第176章 尼玛,这小子疯了吗,连虎须都敢拔!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皇城外。
距离玄武门几十步远的距离。
秦牧趴在车窗上,一脸不解的看向老黄头。
“老黄,你这是啥意思,为啥让我走西华门呀?”
“而且还不让我跟冯爷爷他们打招呼!”
朱元璋听到“冯爷爷”又是一阵拈酸吃醋。
“以后不许叫那老疯子爷爷!”
“你只有咱这一个爷爷,记住了吗!”
“咱是怕你跟他们混在一起会出事!”
朱元璋随口瞎编一个理由,秦牧听了却是神色一凛,郑重其事的点点头。
“多谢黄爷爷,我明白怎么回事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惊讶的嘴巴都能塞进去个西瓜。
咱自己都特么没明白呢,这孙子又明白啥了?
秦牧看向玄武门方向站在风中的冯胜等人,脸上闪过一丝悲戚之色。
“一定是咱大明的皇帝陛下,决定对这些老将动手了!”
“啥?”
朱元璋闻言大吃一惊,心道这孩子都什么脑回路,这也太清奇了吧?
“你凭啥这么说?”
秦牧听到老黄这样问,却是一副早已看透世情的通透表情。
“哼!”
“黄爷爷,我知道您跟朱皇帝亲近,对咱大明皇帝忠诚无比。”
“而且,因为您的关系,朱皇帝对我也挺不错的,又给我升官,有给我很多的赏赐。”
“但我还是得说一句,咱朱皇帝太刻薄了。”
“不就是想立朱允炆那小子当皇太孙,怕那孩子太小,驾驭不了这些老将嘛!”
“何必做的这么绝,解除这些老将的兵权不就可以了?”
朱元璋一脸大写的懵逼,怔怔的看着秦牧。
此时此刻,他真的想扒开这家伙的脑壳,看看这家伙的脑子到底是咋长的。
这孩子年纪不大,咋满脑子都是暗戳戳的思想?
“又开始胡说八道!”
“咱皇帝才不是你想的那么龌龊呢!”
“赶紧滚吧,再磨蹭,小心先生打你的手板!”
秦牧见老黄头板着脸,不由撇撇嘴。
“又被我说中了吧?”
“每次都是这样,一说到皇帝的坏话,您老就不高兴!”
朱元璋抬手就打,然而没等他的手打到秦牧,这小子反手却揪了一把他的胡子。
朱元璋感到下巴一痛,随即就见到秦牧一脸小人得志的嘴脸,正朝着自己做鬼脸。
“lualualua……”
这给一旁的二虎都给看傻了。
尼玛,这小子疯了吗,连虎须都敢拔!
朱元璋经过短暂的错愕,怒不可遏的去打秦牧。
却不料秦牧早有防备,见一击得逞,赶忙催促马车开动。
“越哥快跑!”
刘越听到秦牧的话,当即一甩马鞭,朝着西华门疾驰而去。
朱元璋看着渐行渐远的马车,脸上的愤怒渐渐消失,最后化为无可奈何的苦笑。
“这臭小子,咱改日非得狠狠打他的屁股!”
二虎听到朱元璋如此说,不由尴尬的挠挠头。
这老头又吹牛呢!
真有本事你就打呀,谁拦着谁不是胖虎!
二虎见秦牧的马车走远,不由对朱元璋说道。
“皇爷,卑职扶您上车?”
朱元璋摇了摇头。
“这么短的距离还上啥车,来回不够折腾的呢!”
“你在后边赶着马车,咱走过去就行!”
“好嘞!”
二虎调转车头,跟着朱元璋走向玄武门。
随着朱元璋越走越近,玄武门边上的诸位大臣,也总算是看清这老头的长相了。
当朱元璋走到距离他们十步远的时候,众人齐刷刷的跪倒在地,嘴里山呼万岁之声。
朱元璋朝着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他们平身。
随即直接走进人堆里,一边走,一边询问朝廷大事。
“最近有扬州和镇江的奏报吗?”
“城外的灾民,你们打算如何安置?”
“工部对武库的清点工作完成几分了,什么时候能给咱确切消息?”
一进入工作状态的老朱是非常专注且认真的。
他一边领着众臣前往上早朝的宫殿,一边在路上询问众人对于朝廷政事的看法。
不管大臣们说什么,他都能飞快的做出决断。
很多时候都是一言而断事,处理政务的效率极高。
没等走到大殿呢,他身边的人就已经少了一半,很多人已经得到皇命,开始回衙门办公了。
剩下的人随着他进入大殿,开始详细的讨论一些大明国策,以及一些比较棘手的事情。
比如说灾民的安置问题,以及对蒙元出兵之事。
这两件事都非常棘手,且短时间内根本处理不好。
比如说灾民安置这块,扬州和镇江都是人口稠密的州府,谁也不知道后续会有多少灾民进京。
因此,眼下的应急办法,是无法应对后续的发展的。
如果向往常一样在京城周边设粥场,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灾民进京的情况。
一旦京城周围聚集的灾民太多,还会引发瘟疫等新的问题。
至于出兵蒙元这边就更麻烦了,各地的物资调配,各地卫所军士的抽调,以及行文各地官府,提早准备大军出动的口粮等等。
只有一件事情好决断,那就是打不打的问题。
打是肯定要打的,不仅朱元璋这样看,大明的其他文武百官也这样看。
只是打多大,打到什么程度,则需要进一步的磋商。
是将蒙元那边的进犯打退就行,还是深入敌境,对他们进行猛烈的打击?
如果按照老朱这脾气,肯定是选择后者。
然而大明的财政状况很糟糕,哪怕他这个皇帝已经很克制,不修宫殿,不是铺张,一直严格奉行极简主义,可依然不能彻底的解决大明的财政问题。
原因无他,只因为大明实在是太大了,中原一十三省,边疆还有奴儿干都司、乌斯藏都司等等。
哪个地方受灾,都需要朝廷的救济。
再加上连年的北伐,朝廷的国库就从来没富裕过。
“户部尚书!”
“现在国库存银还有多少,够不够打这一仗的?”
户部尚书陈宗礼上前一步道。
“回禀陛下,现在国库存银只有三十二万两。”
朱元璋听到国库存银,不由一阵头疼。
这点银子,才刚够秦牧那臭小子一年的军费啊!
“存粮如何?”
陈宗礼脸色凝重的摇摇头。
“不容乐观!”
“今年秋汛提前,很多地方都减产或者歉收,秋粮的收解并不顺利。”
“而且,老臣预测,明年开春江南各省将有不同程度的粮荒,愿陛下早作打算!”
朱元璋听到这话,不由想起昨天在玄武卫都司衙门走廊里听到的那番话。
当时他是挺不屑的,根本没把那商人的话当回事。
现在听户部尚书陈宗礼这么一说,他突然觉得这群商人还是有点可取之处。
最起码,消息很灵通,比朝廷都快了一步。
“那就传令各地官仓,务必做好今年的秋粮收解工作,万万不可懈怠……”
“臣谨遵圣谕,回到户部就行文各地官仓……”
朱元璋又跟众人商讨了一阵,就草草结束了早朝。
蓝玉、傅友德、冯胜几人,在众人走后,上前对朱元璋叩首谢恩。
他们都是于昨夜赶回来的,由于天色已晚,不方便进宫谢恩,这才集体等到第二天进宫。
朱元璋勉力了他们一番,又给了他们一些赏赐,就打发他们出去了。
这几个人出了皇宫,一个个就开始玩起心眼了。
傅友德第一个开口。
“哎呀,我这老寒腿的毛病又犯了,可能是不能参与此次北征喽,看样子这次北征的主帅,还得从你俩中选呀!”
“老傅有老寒腿,我老冯身体也不好啊,前两天被皇帝撵出京城,半道上被一头蓝色的老虎给吓到了,吓得我好几天没睡好觉!”
蓝玉听到两人如此说,冷哼一声就要走。
然而,两人岂能放他离开?
两人齐齐上前,一左一右将蓝玉堵在护城河的桥上。
“蓝疯狗,你给我俩说句实话,那秦牧到底是什么人!”
“刚刚我俩要是没看错的话,陛下可是从他家的马车上下来的!”
“难道说,陛下昨夜就睡在玄武卫?”
“而且,咱们陛下对这小子太好了,简直比对亲孙子都好!”
“太子六率都没交给皇长孙继承,而是给划归到禁卫序列里了。”
“然而,对于秦小子,咱陛下却是大方的很,一下子就划拨了三千多的军户!”
蓝玉被两人拦着去路,扭头就往后走。
冯胜见状赶忙追了上去,跟傅友德一前一后将蓝玉给堵在桥上。
“哼哼!”
“今天不跟我俩交个实底,你老小子就别想跑!”
就在两人以为吃定蓝玉的时候,却只见蓝玉朝着两人一阵狞笑。
随即,朝着护城河纵深一跃,直接跳到了河里!
傅友德和冯胜赶忙跑到桥边,却只见蓝疯狗在护城河里一阵狗刨,三两下就游到了岸边,爬上岸后朝着两人大笑一声,随即撒丫子就跑。
两人看到这种景象齐齐傻眼。
这蓝玉到底知道什么惊天秘密,竟然让他如此不顾形象,宁愿跳河逃跑也不愿意透露半个字!
两人互相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丝惊骇。
“老傅,你说那孩子会不会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