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早知道这鳖孙这么会玩,咱就应该给他打五折!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一场天灾过后,整个南京城经过短暂的错愕后,在朱皇帝的英明领导下,很快就恢复了正常的秩序。
六部官员在他的有效鞭策下,各司其职,紧密合作,很快就组织起充足的物资,并运往各个城门口赈济灾民。
应天府府尹宋翊也组织起府衙的衙役,并与五城兵马司通力合作,取代了城外征调的卫所官军。
虽然朱元璋很肯定兵部尚书的做法,甚至对三位管闲事的国公都给予了一定的赏赐。
但身为皇帝,维持帝国稳定才是第一要务。
这等震灾之事,本就是朝廷那帮文官的责任和义务。
总麻烦这些老兵痞算怎么回事?
蓝玉、傅友德、冯胜三位国公,见应天府衙和五城兵马司的人前来顶替他们,立马命令自家护院家丁撤出赈灾序列。
与此同时,他们仨也骑着马,优哉游哉的走在回城的路上。
陛下赏赐的圣旨已经下达,当着一众灾民和官兵的面宣读的。
这让三人觉得非常有面子。
陛下此举不仅证明很欣赏他们三人,同时也向天下人宣告,他没有动三人的意思。
三位表示非常开心,同时对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秦指挥使表示深深的感激。
他们三人心知肚明,如果此事不是秦牧首倡,他们仨别说立功了,就是不被那老屠户给治罪都算是运气。
现在之所以能捞到功劳,还不是老屠户看在他大孙的面子上,对他们仨格外关照?
“老疯狗,咱算是知道你之前为啥憋得嗷嗷叫了,哈哈哈!”
蓝玉听到冯胜打趣他,不悦的翻了翻白眼。
“冯疯子,我可警告你,别大嘴巴出去瞎咧咧!”
“要是坏了那孩子的前程,我蓝某人跟你势不两立!”
冯胜闻言不由撇撇嘴,一脸的不屑。
“你当我傻呀!”
“我就算再大嘴巴,也不可能四处宣扬这事!”
“再者说,这种事咱瞒还来不及呢,哪能满世界嚷嚷!”
“咱们现在对那孩子的好,将来那孩子都会回报到咱们后世子孙上!”
“这可是真正的为子孙后代积福!”
傅友德听到冯胜这番话,不由拍掌称赞。
“老冯平时虽然大咧咧,但这事看的确实明白!”
“咱们现在不是在帮那孩子,其实是在占那孩子的便宜,在给咱们的子孙积福!”
“福气这东西可是有数的,咱们仨分得多,别人自然就分的少!”
“这种好事,傻子才四处宣扬!”
“只是这臭小子不讲究,三封信把咱们仨调出来干苦力,一纸奏疏又把兵部上下忙的团团转。”
“他倒好,自己躲在家里呼呼睡大觉,真是不当人子!”
蓝玉和冯胜听到傅友德的抱怨,脸上也露出无奈的苦笑。
目前来说,这秦牧哪儿都好。
做事大气有分寸,说话得体懂世情。
练兵有方知军事,进退有度守规矩。
明明早就对城外的灾民上心,但却从没想过越级上书,直接将奏疏递到皇帝面前。
而是依足了官场规矩,老老实实通过兵部尚书传达。
只是因为事发紧急,来不及走五城兵马司的正常途径,这才想着通过他们三位国公的门路,直接送到兵部的案头上。
他们三位国公,之所以敢陪着这小子胡闹,不仅仅出于对他的关爱,也是看了他的奏疏后惊为天人,这才甘愿冒着被陛下责罚的风险,联袂去找兵部尚书,给兵部尚书施压。
否则,以茹瑺那胆小怕事的性子,岂敢挑这么大的梁?
是他们三位国公作保,承诺不管闯下多大的祸事,都由他们三人一力承担,这才有了兵部的振作之举!
三人赶回城内,发现城内多了一辆辆满载着黑煤球的马车。
就在三人疑惑之际,突然听到了车夫扯着嗓子的叫卖声。
“玄武卫最新出品无烟无毒蜂窝煤,紫禁城同款蜂窝煤,咱大明皇帝用了都说好哩!”
“一块蜂窝煤可烧一个时辰,做饭烧水两不误哩!”
“一担只要一百文!”
“买一担送灰铲,买十担送煤炉!”
几人听到这车夫的吆喝声,集体麻瓜了。
他们仨累死累活的忙着,某个鳖孙呼呼睡懒觉也就罢了,竟然还大把大把的挣钱,这就太过分了吧?
这一刻,他们仨同时有种被日了的感觉,那酸爽……
蓝玉气得鼻子都歪了,直接叫嚣要好好教训那鳖孙。
其他两位国公爷附议,表示要一起揍那臭小子出气!
然而当三位国公回到家,看到家里院子里堆得满满的黑煤球时,那好不容易升腾起的怒气,霎时化为云烟散去。
傅友德板着脸踢了踢煤球,朝着管家询问道。
“这是何物?”
“回禀老爷,这是玄武卫最新发明的蜂窝煤,最是方便好用,而且无烟无尘,比咱们平时用的木炭强出百倍!”
“另外玄武卫还给咱家送来十个煤炉,都是精铁铸造的好炉子,就是咱们自己雇人打造,每个三五两银子都下不来!”
“最主要的是这煤炉跟煤球是绝配,正好严丝合缝,欢喜的老太君,立马就搬屋里一个。”
“现在阖家的夫人小姐,都聚在老太君屋里喝茶烤火哩!”
管家得意洋洋的说完,还很是感慨的提醒一下。
“老爷!”
“虽然这煤炉和煤球不值几个钱,但这可是真正的雪中送炭呀!”
“现在外边世面上就是有银钱,都买不到好柴好炭。”
“秦指挥使送的这份大礼,可着实不轻呀!”
“您看看,咱们是不是回点啥,表示一下?”
傅友德闻言心中也是充满了感动,可一想到自己三人在城外忙活一大晚上,他就气不打一处来。
“回什么回!”
“这是咱辛辛苦苦一晚上挣得!”
“以后咱家烧煤球不用花钱,缺了就去玄武卫拉。”
“哼哼!”
“要是哪个不开眼的敢找咱要钱,直接把他腿打折!”
同样的场景也在冯胜、蓝玉家上演。
而且三人的表现出奇的一致,都是一副吃狗大户的心态。
三位国公虽然嘴上说的恶毒,但中午吃饭的时候,每个人都多吃了两碗。
蓝玉和冯胜更是开心的喝起小酒,喝完之后躲在房间里暗暗流泪。
虽然煤球不值几个钱,但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值千金!
更难得的是,秦牧此举证明了他是个有良心的孩子。
他们老朱家有一个算一个,最缺的就是良心!
唯一一个有良心的太子爷,还不幸去世。
现在又来了个有良心的秦牧,他们岂能不喜出望外?
在三人各自心怀感动,甚至感激之时,被他们暗戳戳的骂成死没良心的老朱头,也在津津有味的看着锦衣卫密报。
当他看到上千车蜂窝煤运抵南京城时,心中畅快的恨不得仰天大笑三声。
然而,当他看到满大街售卖的人都打着“紫禁城同款”的名号,他终于想明白,为啥秦牧那鳖孙要低价卖给皇宫了。
原来从一开始,这小子就打着薅咱羊毛的主意!
什么打九折,那不过是想借咱的名头,去给他卖煤球!
亏得咱生怕他吃亏,还给他抬了一倍的价格!
早知道这鳖孙这么会玩,咱就应该给他打五折!
不过通过这件事,朱元璋认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皇家的名头也是能卖钱的!
朱元璋放下锦衣卫的奏报,一想到那小子一会儿还得来给他装太阳灯,就又重新捡起奏报,压到一大堆奏折底下。
这猢狲太精了,要是让他看到锦衣卫的奏报,肯定能猜到咱的身份!
朱元璋刚刚将奏报藏好,就听到门外的小太监禀报。
“皇爷,秦指挥使求见!”
“快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