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玄武卫镇山之宝!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秦牧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太医院之行竟然如此顺利。
非但堂而皇之的登堂入室,竟然还能捞到一条大鱼当徒弟!
同时他在心中忍不住幻想,若是将太医院打造成第一所大明现代医科大学,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景象!
秦牧虽然心里暗爽不已,但表面上可不敢托大,见到李振石竟然向自己行礼,赶忙起身回礼。
“李先生言重啦,在医学一道我也只是略懂皮毛,岂敢在你面前充任先生?”
李振石摆了摆手道。
“不能这么说!”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
“你既然在医术上超越了我,那就有资格做我的师父!”
“师父在上,请受徒儿一拜!”
李振石是一心想敲定“师徒”的跟脚,虽说他这把年纪向一个十七八岁的孩子拜师,传出去有些丢人。但一想到秦牧的身份,他也就不尴尬了。
他区区一个太医院院正,要是能拜未来大明的储君当师父,那简直是他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秦牧见这老头真要跪,赶忙一把将其扶助。
“李先生,你可万万不要折杀我,你要真想学,我这就将现代医学的书籍送你研读。”
“真的?”
“真真的,比真金还真!”
“只是,李先生要答应我一件事!”
李振石满脸惊喜的点头。
“莫说是一件,就是十件百件都行!”
“虽然秦公子体恤老夫一大把年纪,不愿意让咱行拜师大礼,但我太医院上下人员,从今往后对你当以师礼待之!”
“我去!”
秦牧听到这话整个人都爽翻了,要是太医院全体人员都是自己的徒弟,那自己岂不是可以常年泡病号啦?
“李太医,师礼不师礼的无所谓,你能不能先给我开一年的病假条?”
李太医听到这个要求,直接麻瓜。
他瞪着眼睛将秦牧上下打量一番,咋看都不像生病的样子啊。
“秦小友,你这要求……”
秦牧尴尬的笑了笑道。
“我不想去当伴读,嘿嘿嘿……”
“哦!”
李振石听到这话,露出一个了解的表情。
他从一开始就被秦牧那玄奇的医术所震惊,几乎忘了他还是个孩子。
现在看到他绞尽脑汁想逃课,这才意识到,眼前这大明嫡长孙,不过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
诸皇子皇孙该有的顽劣习性,在这小子身上一点都不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最起码,别的皇子皇孙可不敢当着皇帝的面,说出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类大逆不道之言。
然而这小子不但说了,还给咱皇帝陛下给整的没有半点脾气。
单论这份圣宠,可谓是千古以降,无人能及!
李振石捋须笑了起来,且笑的非常玩味。
要是换成其他皇子,他帮着作假也就做了,然而眼前这只可是被朱皇帝寄予厚望的,他要是帮着这只作假,估计能被朱皇帝给生撕了!
“秦小友,请恕老夫难以从命!”
这回秦牧急了,明明刚刚说的好好的啊,一会儿说一百件都行,一会儿说以师礼相待。
然后,就提出这么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
“李太医,你莫不是在逗我?”
“你刚刚不是说……”
李振石眨巴眨巴眼睛,一副赖账不认的表情。
“秦小友,老夫刚刚说啥了?”
秦牧突然想到傅友德那厮,也是说的好好的突然就反悔。
不过病假是必须请的,要不然每天耗在宫里太费时间了。
秦牧当即从书包里掏出一本《现代解剖学》手绘版拍在桌子上。
随即打开扉页,露出里边五颜六色的脏腑解剖图。
李振石只看了一眼,两个眼珠子就直了。
这真是青囊秘术!
跟古书上说的一模一样!
而且还有如此详实生动的图纸!
李振石疯魔一般要去抢,然而秦牧早就防着他这手,见到他扑上来,当即将书给抽回了。
“病假条!”
“一手交条,一手交书!”
李振石经过短暂的挣扎后,直接放弃了抵抗。
“中!”
“咱这就给你开病假条!”
秦牧见李振石乖乖就范,又补了一句,将最后的一个隐患也给堵上。
“还有个条件,这事千万不许告诉老黄头!”
李振石听到这话,当场就有摔笔不写的冲动。
这尼玛不是要我死吗!
本来他还琢磨着,先开个假条忽悠住这小子,然后偷偷跑去告诉朱皇帝一声。
要是答应他这个条件,朱皇帝雷霆震怒,肯定会把他给大卸八块!
秦牧见李振石停笔了,夹着书作势就要走。
李振石见状赶忙服软。
“停!”
“我答应!”
底线这东西,只要放弃一点,就会全面崩溃。
李振石就是如此。
李振石刷刷刷给秦牧编了一份病例诊断,然后写上宜安养心神,在家养病的评语,最后又盖上自己的大印。
李振石忙完这一切,赌气似的将假条往秦牧那边一推。
“这下可以了吧?”
秦牧拿过假条上下看了看,满意的将病假条收起来。
他决定了,以后这东西就是玄武卫镇山之宝!
回去就复印个十份八份!
以他对大明这些老头的了解,只能交复印件,要是交了原件,这帮家伙肯定耍赖!
秦牧将《现代解剖学》手抄本扔给李振石,就心满意足的拿着假条溜了。
李振石赶忙抢过所谓的青囊秘术,两手在衣服上使劲蹭了好几蹭,这才小心翼翼的打开。
这一看就是一下午,哪怕太医院散馆他都无所觉,依然沉迷于书中的内容。
他本就是大明良医,有着几十年的行医经验。
不过传统中医的理论过于模糊,很多时候望闻问切也只是看个大概。
真正治病还是要凭借医生的经验。
这就导致很多时候,他明明治好了别人的病,都不知道别人是怎么好的。
然而,有了这本解剖学就完全不同了。
这里标明了人体五脏六腑的确切位置,甚至连颜色都非常鲜明。
看着这精致的图像,李振石不由发出阵阵感慨。
这古人诚不欺吾,五脏对应五行不是祖师爷瞎编,是真的按照其颜色来划分的呀!
在李振石沉迷于解剖学无法自拔之时,朱元璋也结束了一天的工作,打算去玄武卫继续换药,打针。
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跟大孙小聚一下,最好能吃个晚饭。
不过临去之时,得先去长宁宫一趟,看看老十三到底病咋样了。
毕竟,这伤寒可不是闹着玩的病,搞不好是真能死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