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咱要不把你吊起来打,咱都管你叫爷爷!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三艘战舰刚一进港,新河码头附近的几千人,就呼啦一下全都围了上来。


    远处的百姓,更是撒丫子往这边跑,生怕来晚了连根毛都剩不下。


    至于秦淮河对岸的百姓,甚至都等不及渡船,直接一猛子扎到水里,直接从对岸游过来!


    亏得这是江南水乡,甭管大人小孩,都会在水里扑腾两下。


    若是换成北方,这一下指不定淹死多少人呢。


    五城兵马司和码头附近的官兵,见到百姓如此拥挤,生怕发生踩踏事件,赶忙自发的维持秩序。


    然而,百姓的热情太高了,他们这点人根本就不够看。


    就在码头上闹哄哄,几乎要失控之时,原本喧闹的人群霎时安静下来。


    后边的人不再向前挤,前边的人也频频后退。


    五城兵马司的官兵诧异的看向身后,只见刚刚站在甲板上的那位年轻军官,肩上扛着“崇明水师”的军旗。


    在他之后是十几个抬着担架的士兵,排在最前边的三个担架,直接蒙上了白布。


    不用想,这一定就是战死之人的遗体!


    在之后是受伤的士兵,虽然每个人的身上都缠着厚厚的一层绷带,但他们的脸上却没有丝毫沮丧,有的只是坚定与从容。


    这是真正的敢死之士!


    码头上的百姓,见到战死者的遗体,以及那些躺在担架上受伤的军士,这才真正意识到此战的残酷!


    没见到这些人之前,他们还以为崇明水师杀起倭寇来,真的如砍瓜切菜一般容易。


    有感性的百姓,已经开始默默落泪。


    哪怕码头上卖肉的屠夫,见到此情此景,也不禁拿着满是油污的手擦了擦眼角。


    登州大捷!


    莱州大捷!


    台州大捷!


    淮安大捷!


    宁波大捷!


    虽说当兵打仗,天经地义,保境安民,更是理所应当!


    但他们是崇明水师,是属于他们南直隶的子弟兵啊!


    登州、莱州、台州、淮安、宁波,关他们崇州水师何事,凭啥让他们自家的子弟兵,去替别人浴血奋战,流血牺牲!


    然而,我南直隶子弟兵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取得如此辉煌的战功,兵部那帮挨千刀的官老爷,竟然连个功赏都不给,这大明还有公道天理吗!


    随着抬下来的人越来越多,一种名为“愤怒”的情绪,在百姓中间慢慢滋生。


    当码头上的百姓看到船上竟然有锦衣卫,还有禁军之时,顿时集体炸裂了。


    “朝廷不公,有功不赏!”


    “皇帝听信谗言,要治咱崇明水师的罪!”


    “宋国公、颖国公竟然也在船上!”


    “这俩人一定是来抢功的,大家抄家伙打死这俩老不修!”


    宋国公冯胜和颖国公傅友德刚在船上露了个头,就被愤怒的百姓给认出来。


    随后铺天盖地的臭鸡蛋、烂柿子,不要钱似的朝着两人身上招呼。


    两人吓得赶忙躲回船舱,然后蹲在船舱里生闷气。


    他们俩可都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哪个身上不是战功赫赫?


    现在听到老百姓这样骂,给他俩委屈的都快哭了。


    他俩就算再没见识,也看不上这点小功劳啊!


    老百姓竟然说他俩来抢功,真是冤枉死人了,呜呜呜……


    两个国公躲了,可船上的其他锦衣卫和禁军却遭了殃。


    船舱就那么点,他们能搭便船回来,已经算是命好的了。


    没见还有两千多禁军弟兄,用俩脚丫子在陆路往回赶吗?


    因此,这帮锦衣卫和禁军承受了百姓的全部怒火,甚至连祖宗十八代都给捎带上了。


    这些挨了打的禁军和锦衣卫都不敢抱怨,只能灰溜溜的跑下船,但还不敢走远,得盯着扛旗的那位主。


    要知道,指挥使给他们的命令可是盯死这只,谁要是敢放跑了那位,谁就回家洗干净脖子等死吧!


    围观的百姓见锦衣卫一直围在秦牧身旁,心中更加笃定他们是来抓功臣的,那扔起烂柿子来就更起劲了。


    有那阴损的还扔石头,这东西打到人身上,就算不死也得起个大包!


    秦牧扛着“崇明水师”的旗子,旗子走到哪里,哪里的百姓就自发的后退,给他闪出一条路来。


    当秦牧走到码头上的宽阔地带之时,沿街商铺早就自发的搬出一排桌椅,临时搭建出一个台子。


    秦牧直接扛着旗子上台,将旗杆桌子上这么一杵。


    “魂兮来兮,我战死英灵与天不老。”


    “魄兮归兮,我大明父老同仇敌忾!”


    “魂魄归来兮!”


    “海疆不靖,死不旋踵!”


    秦牧说一句,台下的百姓跟着念一句。


    虽然很多百姓压根不知这厮说的啥意思,但他们依然跟着喊。


    因为这话听着解气,听着过瘾!


    傅友德和冯胜,见百姓不在扔臭鸡蛋,这才悄悄探出个头。


    然而,当他们看到台子上飘扬的旗帜,以及整个码头上空响彻的魂兮归兮的吼声时,两人齐齐傻眼。


    冯胜就算是很没原则的偏袒“孙女婿”了,可见到秦牧如此做派,仍然忍不住吐槽。


    “这小子的戏有点过了吧?”


    “杀了一千多人,他这边满打满算才死了仨,其中还有俩是笨死的!”


    “至于那些受伤的乡勇是咋回事,他心里就没点逼数吗?”


    “别人也就罢了,哪怕是被绊倒了摔得,起码还上了战场!”


    “那做饭的三个伙夫,不过是因为风浪磕破了点皮,就这还好意思被人抬着?”


    傅友德低头想了想说道。


    “这小子可能是冲着海禁去的!”


    “你还记得上次在大殿上,陛下嘟囔着有人说要开放海禁吗?”


    冯胜听到这话顿时恍然,原来这小子是打着开放海禁的主意啊!


    可开放海禁真的这样重要吗?


    让这小子宁愿触犯陛下的忌讳,也要行煽动百姓之举?


    看着四周的汹汹民意,陛下若是不重赏“崇明水师”,大明的百姓都不答应!


    至于开放海禁,估计陛下见到这阵仗,应该也要头疼喽!


    朱元璋此时真的在头疼,他怎么也想不到,他这大孙竟然这么会玩。


    又是筑京观,又是扛着旗子开路,最后更是抬着死难者的遗体下船……


    这一拨又一拨的戏码,真比凤阳花鼓还热闹!


    不明真相的百姓看到这些,指不定咋骂朝廷,咋骂咱这个皇帝呢。


    咱是那打压功臣的人吗!


    蓝玉那厮干了那么多天怒人怨的事,咱不也都捏鼻子忍了吗!


    还有秦牧鳖孙,不就是想逼着咱开放海禁吗!


    还魂兮来兮!


    咱就你就尽情的给咱得瑟吧,赶明咱要不把你吊起来打,咱都管你叫爷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