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这臭小子是想干嘛?造反?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秦牧听到这话,心中情绪有点复杂,有感动,有羞愧,以及一点点的不习惯。
他这人独来独往惯了,哪怕上辈子,从上小学一年级,也是一个人背着书包,揣着书本费去学校报到。
从来没人陪,也从来没人管过,完全的放养状态。
他那时候也曾故意犯些小错误,希望获得师长的关注,哪怕打骂他一顿也是好的。
然而,每次都被忽视,甚至是无视。
时间一长,他也就习惯了当一个透明人。
现在贸然多出个老黄头,对他又是关心,又是管教,实话说让他有些不习惯。
可不习惯的同时,还有那么点感动和淡淡的渴望。
这种感情很复杂,复杂到他自己都难以形容。
或许,这就是长辈的关爱吧?
只是这份关爱有点疼。
“黄爷爷,实话实说,我活了两辈子,您老是第一个管过我的人。”
“即使是我义父,管我的次数,还没我管他的次数多呢……”
朱元璋听到这话,不由微微点头。
他见过刘里正,也派锦衣卫明里暗里打听过多次,知道那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绝对教不出秦牧这样的好大孙。
秦牧之所以能有今天这番成就,有他这个亲爷爷的扶持,但更多的是他自身的努力。
不过,听到秦牧如此说,老朱心里就是一阵泛酸,感觉自己愧对这孩子。
这孩子明明如此优秀了,自己竟然还下那么重的手打他,自己当真是个老混蛋!
“大孙,咱刚刚那样打你,你可曾怨恨咱?”
秦牧闻言尴尬的笑了笑道。
“有点!”
“不过,更多的是不习惯。”
“我这么多年都是一个人过的,冷不丁跳出来一个老头,非要给我当爷爷,还管东管西的,我怎么可能习惯?”
老朱本来心下有些疑惑,可听到秦牧这番解释,当真是又羞又恼。
“哼!”
“依咱看,还是打的轻了,早知道咱应该在打重点,看你还敢不敢胡说八道!”
秦牧嘿嘿一笑,也不在跟老黄头争论,直接给老货头夹了跟鸡腿,让老黄头用手拿着啃。
老朱一边啃着鸡腿,一边跟秦牧闲聊。
“大孙,朝廷现在钱粮很紧张,北边要忙着打仗,南边要忙着赈灾,抽不出多少钱粮来帮你组建水师。”
“现在将崇明水师并入你玄武卫,你有啥困难就跟咱说,咱想办法帮你解决。”
“不过钱粮上肯定不能让你满意,咱只能是尽量帮你筹措。”
秦牧闻言咽下一大口饭后说道。
“黄爷爷,钱粮的事不用朝廷操心。”
“养水师哪用花自己的钱,只要带着他们没事出去溜溜,军费自然就有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脸色当即就黑了。
“别净说大话!”
“咱可是听兵部的人说了,想要组建一支海军,少说也要五百万两银子!”
“咱就不信了,就凭你卖咸菜那点钱,你能养得起海军!”
“你有啥困难就直说,有啥条件也可以跟咱提,可不能大包大揽,胡吹一气。”
“要知道,一旦你接手了崇明水师,那可就是立了军令状!”
“要是你以后干不好,或者闯下什么祸来,朝廷可是要问罪滴!”
秦牧闻言噗嗤一笑。
“黄爷爷,钱粮就免了吧,毕竟朝廷还要打蒙元。”
“不过条件确实有一个,只要朝廷开放海禁,我敢保证非但不要朝廷操心海军的军费,每年我玄武海军,还能给朝廷贡献个几百万两银子!”
“呃呃……”
朱元璋听到这话整个人都傻了。
这天底下还有养军队不花钱,反而能赚钱的道理?
“大孙,你莫不是在哄咱?”
“咱知道你小子一心都在海上,虽然咱不知道为啥,但咱得提醒你一声,你可千万别乱来呀。”
“你要是真闯出祸来,咱这个皇……黄老头可保不住你!”
秦牧直接放下饭碗,溜须拍马的给老黄头捏着肩膀。
“黄爷爷就放心吧,我有的是办法赚钱,保证不让朝廷操心!”
朱元璋见这小子说的如此笃定,虽然心里有点放不下,但还是决定试试。
毕竟,只要他还活着,不管这小子闯出多大的祸事,他都有把握给平喽。
而且,从本心里说,老朱是不大看得起水师的。
哪怕给水师改了个“海军”的名字,在他眼里也就跟摸鱼的差不多。
他当年又不是没打过水战,跟陈友谅在鄱阳湖大战之时,他就看明白了。
啥水师不水师的,拼到最后拼的还是谁的船大,谁的船多!
“既然你这样说,那咱就在给你个恩典,准许你玄武卫所有军士持双户籍!”
“既可以享受军户的待遇,又可以保持民户的身份!”
这事朱元璋也考虑了很久,自从那次跟秦牧聊完军事改革后,他就一直在琢磨这事。
只是他岁数大了,已经折腾不动了,只能撕开一个口子,让这小子替他折腾。
秦牧听到这话,当真是又惊又喜。
他最纠结的就是朝廷的军户制度,生怕坑了刘家村的一干小伙伴。
毕竟,这些人可都是跟着他一起长大的玩伴,很多人还帮着他跟邻村打过架呢!
要是因为自己的一点私心,将他们改成军户,让他们的后世子女不能参加科举、当官,那他可真是罪莫大焉。
现在听到老黄如此说,秦牧心中的惊喜可想而知。
“老黄,你说的是真的!”
朱元璋见到这皮猴子如此惊喜,心中也是微微得意。
可听到他又开始没大没小,气得他照着这小子的屁股就拍了一巴掌。
“是不是又讨打啦!”
“刚给你点颜色,你就开染坊!”
秦牧被打的“嗷”的一声惨叫,不过依然兴奋的抓着老黄头的胳膊。
“黄爷爷,您这个恩典可太大了,当真是惊到我了。”
“不过这么大的事,您老说话好使不?”
“要知道,咱朱皇帝这辈子就干了那么几件事,而且还颇为得意和自豪。”
“您老提出这么个双户籍的法子,那可是犯了朱皇帝的大忌讳,搞不好会惹得皇帝猜忌的!”
“要是因为我,让你遭受没必要的责罚,那这个恩典我宁愿不要!”
老朱听到这番话,心中当真是复杂难言。
这小子能为他考虑,着实让他感动。
可这一口一个朱皇帝,还说什么朱皇帝这辈子就干了这么几件事……
这不是指着和尚骂秃驴吗!
“咱的事不用你操心,咱在皇帝面前还有几分面子,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受责罚。”
“只是你以后能不能对咱大明皇帝恭敬些?”
“你这么口无遮拦,要是传到皇帝耳中,少说要打你三百大板!”
“哎呀,知道啦,以后再也不说咱大明皇帝的不是啦!”
秦牧敷衍的应承完,突然想起一件事,再次开口询问道。
“对了黄爷爷,我要是办几所书院,会不会犯了朝廷的忌讳?”
朱元璋闻言开心的一拍大腿。
“办书院是好事呀,怎么会犯朝廷的忌讳?”
“话说,你是不是对朝廷有啥误解,咱大明朝廷对地方官的考核,可就有文教这一项。”
“要是某个县,连续几年没有新晋秀才生员,吏部考核的时候可是会定个下等的,而且县里的学谕、县令都会受到斥责!”
秦牧听到老黄误会自己的意思了,赶忙开口解释道。
“黄爷爷,说我的是其它类型的书院,并不教授四书五经,而是教授一些航海知识,以及专业技术类的书院。”
“可能……可能还会涉及一些军事方面的知识……”
朱元璋听到这话登时有些犹豫。
航海类的知识也就罢了,军事方面的东西也教,这臭小子是想干嘛?
造反?
他爹都没敢干的事,他倒是挺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