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用不了多久,这小子就能替咱监国理政啦!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朱元璋批完大臣的奏疏,舒服的伸了个懒腰。


    在伸完懒腰后,老朱抄起怀表“波”的一声打开,看了眼时间,竟然快到申时了。


    他直接拿起桌子上的一个袋子,倒背着手就走了出去。


    二虎在一旁小心的跟着,不用问,肯定是去文华殿那边。


    这老头一定是想去看热闹,看看他大孙是怎么被打的。


    两人赶到之时,正好赶上齐泰考察皇长孙朱允炆和朱允熥的功课。


    老朱见到朱允炆有些打磕绊,脸色就有些不喜。


    以前朱允炆的功课一向是最好的,怎么今天表现如此之差?


    反倒是朱允熥,虽然年纪更小一点,但却比那些叔叔还强。


    几百字的文章,愣是只打了几个磕绊,就给完完整整的背了出来!


    而且看这小子的磕绊之处,明显有几分故意的成分。


    这是不想夺了兄长的风头,有意为之啊!


    老朱想到此处,对朱允熥不由多看了几眼。他以前还真为看出来,这孩子竟然还有这份孝悌之心。


    看来,自己一直把目光聚焦在朱允炆身上,忽略了对允熥的培养。


    这也是一个好孩子啊!


    齐泰在考察完两个皇孙的学业,很快就走到了秦牧桌前。


    老朱等的就是这一幕,看到齐泰要考察秦牧的学业了,眼神中充满了紧张和激动之色。


    可当他听到“人在塔在、德玛西亚”一类的话时,脸色当即就黑了。


    这是什么玩意?


    咱的皇明祖训里没写这两句啊!


    不过老朱很快就明白过来,这肯定是那鳖孙在搞怪。


    想到这里,老朱心里隐隐有几分怒气。


    会就是会,不会就不会,搞这么多怪干啥?


    难道你搞怪,咱就不罚你啦?


    幼稚!


    齐泰在经过短暂的错愕后,拿戒尺重重的抽了一下桌子。


    “秦牧!”


    “我可是奉旨考教你的功课,你别跟我嬉皮笑脸的!”


    “从头开始背皇明祖训,错一个字,打一板子!”


    秦牧冷哼一声,随即从皇明祖训里朱元璋自序开始背诵。


    “朕观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


    “当时法已定,人已守,是以恩威加於海内,民用平康。”


    “盖其创业之初,备尝艰苦,阅人旣多,历事亦熟。”


    ……


    秦牧一口气背诵了洋洋洒洒几百字的老朱自序,连个磕绊都没打。


    这一下不仅齐泰震惊,就是一旁的朱允炆和朱允熥两兄弟,也被秦牧给镇住了。


    不是一直说这小子是学渣吗,咋还突然逆袭了?


    就是躲在门外的老朱,听到秦牧如此连贯的背诵几百字的自序,也震惊的张大嘴巴。


    若不是这自序是他最近新补的,他都怀疑这小子是不是早就偷偷看过,这才背的如此滚瓜烂熟。


    不过,这小子一天的时间,能把这几百字的自序背下来,也算是不错了。


    说明他今天真的用功了。


    然而,前部背诵完几百字的老朱自序后并未停歇,而是继续往下背诵皇明祖训的首章。


    “朕自起兵至今四十馀年,亲理天下庶务,人情善恶真伪……”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以後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淩迟,全家处死。”


    秦牧背到这儿的时候,稍微停顿了下。


    主要是感慨老朱的小心眼,和权力欲熏天。


    不过是个丞相而已,至于这么苦大仇深吗?


    只是上书建议设立丞相,都得凌迟,全家处斩!


    他也不想想,他那后世子孙搞出来的内阁首辅,跟丞相有啥区别!


    当然,这只是秦牧心里的吐槽。


    为了不被杀鸡儆猴,他还得硬着头皮往下背。


    至于这口槽,只能以后找机会跟老黄吐了。


    “皇亲国戚有犯,在嗣君自决……”


    这是老朱给皇亲国戚开的后门,就算是皇亲国戚犯法,朝廷也不能拿问,必须由皇帝自决。


    “不征之国……”


    这倒不是老朱眼界窄,相对来说是老朱更务实。


    老朱在皇明祖训里明说了,这些地方都地处偏远,又收不上来税,又不能给大明提供啥产出。


    不能因为贪图开疆拓土之功就劳民伤财,劳师远征。


    总之一句话,不能干赔本的买卖!


    接下来就是告诉后世子孙如何居家过日子之类。


    “凡帝王居安,常怀警备。日夜时刻不敢怠慢,则身不被所窥……”


    这是教导后世之君注意自身安全,每天都要盯着宫内守卫,防止被人刺杀。


    “虽亲信如骨肉,朝夕相见,犹当警备於心,宁有备而无用。如欲回避左右,与亲信人密谋国事,其常随内官及带刀人员止可离十丈地,不可太远。”


    秦牧背到这段之时,严重怀疑朱皇帝有被迫害妄想症。


    跟自己亲信之人密谈,还得找几个带刀侍卫在一旁守着,这得多怕死?


    你看看人家老黄,地位也不低,官职也不小,不也每天就领个傻乎乎的跟班瞎溜达吗?


    相较于被迫害妄想症,老朱还有这非常强烈的忧患意识。


    “凡警备常用器械、衣甲,不离左右;更选良马数疋,调教能行速走者,常於宫门餵养。及四城门,令内使带鞍辔各置一疋,在其所在,一体上古帝王诸侯防御也。”


    别怀疑,这就是皇明祖训里的内容。


    老朱一边教子孙如何保障自身安全,一边教后世子孙要常备武器、铠甲,以及跑得快的马匹。


    一旦遭遇宫廷政变,或者其它危险,好方便跑路。


    通过这一点,秦牧有一万个理由相信,靖难之役之时,朱允炆那孙子肯定是跑了!


    看看这准备的多充分,每个城门都得放几匹快马,还得提前备好马鞍,命太监日夜看守。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提前预备了度牒和僧服之物,不过皇明祖训上没写,应该就是后人杜撰的了。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口水话。


    “凡帝王居宫,要早起睡迟,酒要少饮,饭要依时进,午後不许太饱。在外行路则不拘。”


    秦牧非常怀疑,老朱这是实在憋不出来词儿了,开始跟某个作者一样疯狂灌水。


    这种早睡早起,少喝酒,按时吃饭之类的内容,都能被他放到皇明祖训里,这老朱得多无聊。


    然而,这只是开始,后边还有必这更无聊的内容呢。


    在背诵完持守、严祭祀、谨出入、慎国政之类,就是老朱最看重的礼仪了。


    在这里,老朱不厌其烦的注明各种神仙祭祀的规格等级,甚至连穿什么衣服,磕几个头都林林总总的给你标注出来。


    你们以为这就完了?


    实际上这才只是老朱舐犊情深的冰山一角!


    老朱就连皇帝过生日,诸藩王、王子、皇子、皇孙怎么上贺表这种事都专门做了规定!


    其原文如下。


    “凡进贺表笺,皇太子、亲王於天子前自称曰长子某,第几子某,王某;称天子曰父皇陛下,称皇后曰母后殿下。”


    这就等于是手把手的教人写作业了,连格式都给你提前拟好,你只需要往里填词就成。


    按照老朱做的这份布置,他后世子孙不用多优秀,只要智商超过八十,都能混吃等死活到老……


    在之后就是封爵的规则,各个爵位的等级、俸禄、仪仗、属官之类。


    这也是秦牧能用一天时间背下来的原因之一。


    因为里边有大量重复的内容,有些内容只要背下来一句话,后边依次递减即可。


    比如说藩王的俸禄之类,磕头的多少等等。


    当然,这还得得益于他为了考秀才而下过的苦工。


    他为了考个秀才,可是背了几百篇八股文呢。


    这东西一边锻炼了他的文采,一边锻炼了他的记忆力。


    有这几样加成,才有他一鸣惊人的壮举!


    齐泰见秦牧连珠炮似的背诵,他也被震惊了。


    他以前以为秦牧只是有点偏才,于算学一道上天赋惊人。


    却不料此子还有如此博闻强识之能。


    这一万多字的皇明祖训,就是让他这个解元背诵,没有个三五天也完不成啊。


    然而,眼前这秦牧竟然只用了一天就能背诵。


    这份才智,当着让他刮目相看。


    如果不是秦牧过于惫懒,对书堂的先生们也不咋恭敬,他都有收其为徒,将平生所学悉数传授的想法了。


    毕竟,得英才而教育之,这本就是人生之一大乐事也!


    门外的老朱也被震撼到了。


    其实,秦牧能背出几百字的自序,就已经超额完成任务了。


    老朱原本给他定的课业是一个月内背诵完皇明祖训,平均分摊到每天,也就是三百字左右即可。


    然而,齐泰布置课业的时候没提这茬,秦牧傻乎乎的也没问!


    他直接当成是全篇背诵!


    因为有了这个错误的认识,这才给他急的连午饭都没顾得上吃,争分夺秒的被这破玩意。


    要是知道只需要背三百字,他早特么趴桌子上睡觉了,至于累的跟狗似的?


    老朱一见秦牧背了这么多,就知道齐泰一定是使坏了,让这小子误以为要一天内背完全部。


    这让老朱既有些生气,又非常开心。


    生气齐泰那厮竟然敢耍他大孙,开心秦牧竟然如此聪明,还真的只用一天时间就背完了皇明祖训!


    虽然老朱早就知道大孙聪明,但也没想到大孙能聪明到这个程度。


    他只是命人稍微督促了一下,这小子就能给他带来这么大的惊喜!


    不过高兴之余,老朱心中升起阵阵自责。


    若是这孩子从小长在他身边,由他日夜教导,勤加督促,肯定比现在还优秀百倍、千倍!


    不过现在也不晚!


    老朱恶狠狠的想着,只要咱派人好生盯着他,对他严加管教,用不了多久,这小子就能替咱监国理政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