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皇爷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这是要找秦少主的茬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紫禁城,乾清宫。
朱元璋忙完早朝,第一时间就命人将锦衣卫的奏报呈上来。
当老朱看到一摞奏报之上,竟然摆放着“玄武卫”的奏报之时,他一脸嫌恶的将其扔到一边。
昨天晚上的事着实刺激到他了,朝廷这边穷的底掉,秦牧那边一出手就是百八十万两,让他情何以堪?
不过,更让他疑惑的是,秦牧哪来的这么多钱?
最后看他将一群商人给请了进去,这孩子该不会借高利贷吧?
要真是这样,那可太让人失望了。
老朱对秦牧寄予厚望,是打算将其培养成接班人的。
可这个接班人为了瞎胡闹,竟然去向商人借高利贷,这可有点突破他的底线了。
因此,老朱在草草看完锦衣卫的其它奏报后,又从地上将玄武卫的奏报捡了起来。
这上边的内容乃是朱十三,和若干锦衣卫暗探联手打探来的消息。
实话说,老朱已经对那些暗探丧失信心了。
毕竟,秦牧连着些人是谁都揪出来了,还能指望他们搞到有用的东西?
不过看了锦衣卫的奏报后,老朱顿时大吃一惊。
上边林林总总的记录着玄武卫每日的银钱往来,虽然很多都是估算,但依然让他有触目惊心之感。
煤球生意每日入账三千两!
煤炉生意每日入账不低于一万两!
火柴生意每日入账三百两!
肥皂生意预计每日入账不低于一千两!
玻璃生意……
水泥生意……
砖瓦生意……
林林总总几十项,粗略算一下,玄武卫屁大点地方,每天就能收入两万两银子以上!
这一年下来可有七百多万两白银啦,比朝廷一年的税收还多!
当然,老朱这里算的税收,指代的是现银收入。
实际上大明国库收入的大头是粮税,和各种杂七杂八的实物税。
全部折算成白银,每年至少在四千万两白银左右。
但实际上想把这么多的实物换成银子,往往要折价两三成,最后也就是三千多万两而已。
因此,老朱看到玄武卫的日收才会如此惊讶。
要知道玄武卫收的可都是现银啊!
老朱看到此处,当即黑了脸,对着一旁的二虎问道。
“玄武卫可曾缴税?”
二虎指了指奏报的最下方。
“皇爷,最下边有缴税数额。”
朱元璋闻言,这才看向奏报的最下方。
看到下方写着每日缴纳税银六百七十两,无实物缴纳的字迹,他只感觉一阵讽刺。
这小子大赚特赚,每天竟然只给朝廷几百两银子,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怎么就这么点?”
“他每天净赚两万多两银子,就给朝廷几百两,他这是埋汰谁呢?”
二虎听到这话顿时一阵头大,听着老头这语气,是又不打算讲理了呗?
“皇爷!”
“玄武卫已经算是很厚道的了,从来都是主动交税!”
“而且,三十税一是您老人家定下的商税啊!”
“玄武卫每天确实赚不少,但按照朝廷的税率来算,可不就是几百两银子吗!”
“再者说,人家生产东西还有成本呢,您不能直接拿毛收入算啊……”
二虎算是彻底的既得利益者,老朱将宫里蜂窝煤采购的分成赏给了他,他每个月都能从玄武卫拿到一百五十两银子的分红。
因此,他自发的替玄武卫说了一句话,也算是证明他没白拿这个钱。
老朱听到二虎的说辞,气得吹胡子瞪眼。
他憋了一肚子火,可偏偏发布出去。
毕竟,是他这个皇帝把税率定的这么低的,这能怪的谁来?
收税!
提高税率!
老朱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件事。
通过玄武卫的收益,他感觉自己这些年简直亏大发了。
要是不从那帮奸商手里把钱要回来,他死了都不能闭眼。
不过,在整治那帮奸商之前,还得先整治那鳖孙!
自己为了给他修房子,穷的都要当裤子了。
这家伙倒好,每天大把的银钱赚着,也不说孝敬自己点!
“二虎,今日那鳖孙可曾迟到?”
二虎偷偷的翻了个白眼,知道皇爷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这是要找秦少主的茬。
“回皇爷,秦少主的马车后半夜就停在了宫门外,他整晚都在马车上睡得,宫门一开他就进文华殿报道了!”
老朱听到秦牧竟然睡在马车里,心中早就心疼的不行了,可嘴上却不饶人。
“哼!”
“来的这样早,这是来看美女的吧?”
“他今日的功课是啥?”
“学的可曾认真?”
“回禀皇爷,据说是背诵孝经!”
朱元璋闻言再次冷哼一声。
“孝经才两千多字,算是便宜他了。”
“告诉齐泰,明天给这小子的功课加倍!”
二虎赶忙答应一声,不过转头他就给秦牧传信,让他最近几天小心点,千万别犯什么错误。
秦牧一听到这话,还有啥不明白的?
一定是某个老黄头,见他把锦衣卫给拉拢腐化,想要给他穿小鞋呗?
好在宫里的课业不重,无非就是死记硬背而已,他总算是咬牙坚持下来,没给先生任何打板子的机会。
经过锦衣卫几天的严厉督促,诸位皇子皇孙的课业水平也渐长,每天挨打的人越来越少。
只有那么一两个冥顽不灵之辈,始终坚守不住自己的底裤,每天都会被拖出去打板子。
很不幸,豫王朱桂就是其中之一。
好在有秦牧帮他托情,锦衣卫始终未曾真正用力。
因此他虽然每天挨打,却每天都活蹦乱跳。
不过他的好日子,也只维持到第五天。
因为按照之前圣旨的规定,五天一小考,十天一大考。
考试之时由皇帝亲自出题,如果皇帝陛下有时间,更是会亲自莅临考场,亲自监督众人的学业。
因此,到了这一天时,整个文华殿都仿佛笼罩这一层沉闷的气息。
就连两世为人的秦牧,心里都有些忐忑,生恐考试不合格,给某个阴险的老头揍自己的机会。
两个小太监进入文华殿,其中一人端着一个盒子,另一个人手捧一柄黄玉如意。
“齐先生,这就是皇爷出的第一道考题,请所有皇子皇孙、皇女、皇孙女,以及大臣子女以盒中之物赋诗一首。”
“限时一炷香!”
“若有拔得头筹者,赐黄玉如意一把!”
“若是写的狗屁不通,就拉到廊下打板子!”
齐泰听到太监这样说,赶忙躬身一礼,从起手中接过盒子。
然而,当秦牧打开盒子,露出里边之物时,不仅他本人愣住了,就是文华殿中的其他人也都是一愣。
“呱呱……呱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