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这鳖孙不错,总是能带给咱惊喜!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孝义之人吗?


    太子妃吕氏听到别人如此称赞,心里暗自得意。


    她之所以皇宫门口哭,原因只有一个。


    那就是让更多的人看见,仅此而已。


    虽然她恨死了常英子生的两个孽种,但依然要表现出足够的悲伤给人看。


    否则她就是不贤良淑德,不是个称职的继母。


    太子妃吕氏正哭得梨花带雨之时,魏国公徐辉祖和其母贾氏也风风火火赶来了。


    白莲教为了将声势搞大,同时给许多人送了信。


    至于魏国公这个苦主,他们当然不会放过。


    本来两人是想进宫哀求皇帝陛下的,毕竟抓捕的白莲教叛逆,全在锦衣卫大牢关着。


    没有皇帝的旨意,谁敢私自放人?


    可当他们赶到宫门口,看到太子妃在那儿跪着哭泣,两人也不好越过太子妃进宫,只能也跪在一旁暗自垂泪。


    要说这徐辉祖,对自家三妹是真不错,真是使出吃奶的劲来哭了。


    徐三小姐的母亲贾氏,那哭得就更伤心了,简直可以用悲痛欲绝来形容。


    “不是说好入宫伴读么,怎么就被歹人给绑了呢!”


    “堂堂紫禁城,连个臣僚家眷都护不住吗,嘤嘤嘤……”


    徐辉祖听到这话,吓得脸色惨白,这话可有怨怼之嫌了。


    太子妃吕氏闻言,赶忙朝着贾氏致歉。


    “国公夫人息怒!”


    “这事都怪我家那不争气的允熥,我听东宫的下人说,允熥天天拐带这妙锦去宫外给一个伴读的马夫送饭……”


    “许是送的次数多了,这才引起歹人的注意,将他们俩给绑了,嘤嘤嘤……”


    “我身为允熥的嫡母,教导允熥不利,致使其犯下如此大错,还连累了贾夫人之爱女,在这里给贾夫人赔罪了!”


    吕氏说着的时候,直接一个头磕了下去。


    这可着实吓坏了徐辉祖和其母贾氏,两人赶忙爬过去扶起吕氏,口中连声说着不敢当此大礼。


    太子妃又虚与委蛇的说了点场面话,可谓是既捞到了里子,又捞到了面子。


    顺带脚还贬损魏国公家一番,瞅瞅你们教育的什么贱货,好好的大家闺秀,竟然给一个伴读的马夫送饭,真是不知羞耻。


    魏国公母子听到此言,当真是羞愧的无地自容。


    贾氏更是心里暗暗发狠,等将爱女救回,就上书辞了进宫伴读这差事,并好好管教一番。


    本来想着徐氏之女全能匹配皇子,成就一番美谈。


    哪成想自家女儿如此不自重,竟然对一个伴读献殷勤,简直是自甘堕落!


    就在三人哭哭啼啼,闹成一团之时。


    太监总管于淳带着皇帝陛下的旨意出来了。


    “太子妃、贾夫人、魏国公三位快快请起。”


    “皇帝陛下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并且派了得力之人调查此事。”


    太子妃闻言“非常关切”的问道。


    “派了谁?”


    于淳看了眼太子妃,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道。


    “派了玄武卫都指挥使秦牧!”


    太子妃闻言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秦牧不过是个黄口小儿,这种大案要案,他哪来的本事破获。


    不过转念一想,太子妃又在心里对朱元璋一阵大骂。


    这老东西还真是偏心眼子偏的邪乎,为了不让他大孙出征,竟然连这等不要脸的招数都玩出来了!


    这种大案,没个十天半月都休想破获。


    也就是说,秦牧要被这个案子拖住手脚,迟迟都不能出征。


    难道在那老东西眼中,这秦牧就真的这么重要吗?


    徐辉祖听到这话也傻眼了。


    在他想来,皇帝陛下再不济也得派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出手吧?


    没想到,这么大的事情,皇帝陛下竟然派了个孩子!


    这不是拿自家三妹的性命开玩笑吗!


    “于公公,您没开玩笑吧?”


    “皇帝陛下真的只派了个孩子来调查此事?”


    “魏国公稍安勿躁,这秦指挥使还是很有能力的,曾经于海上打击过倭寇哩……”


    “允熥殿下和妙锦小姐被绑之事,交给秦指挥使去办,定然万无一失!”


    这就是典型的睁着眼睛说瞎话了,打仗跟破案他能一样吗?


    徐辉祖不听这话还好,听了这话心里更慌了。


    他甚至隐隐觉得,皇帝陛下就是不想派此人出征,这才故意拿这个案子来压住他。


    “不行!”


    “本官信不过他,我这就进宫面圣,让陛下令择大理寺、刑部等朝廷重臣处置此事!”


    “再不济,也得让蒋瓛亲自挂印!”


    “总之,舍妹的性命,全不能交到一个无赖之手!”


    其他围观的大臣,听到这话也纷纷附和。


    他们也没想到,皇帝陛下竟然将如此重大的案子,交给一少年来办理。


    在他们看来,这根草菅人命也没什么区别了。


    于是乎,众人义愤填膺的闯进皇宫,打算找皇帝理论。


    然而,皇帝连见都不见他们。


    没办法,众人只好跪在殿外给皇帝施压。


    只是他们谁也未曾想到,皇帝压根就没在宫里,而是跑到城楼上看风景去了。


    朱元璋来到玄武门城楼之上,透过城垛看着下方哭哭啼啼的太子妃吕氏,对一旁的锦衣卫说道。


    “去查查,这事跟太子妃有没有关系!”


    “若是有关,就直接让其死于意外吧!”


    边上的锦衣卫千户,听到这话心中都是一凛。


    皇爷这是动了真怒啊!


    “回禀皇爷,据东宫的哨探回报,最近太子妃一直紧闭门户,从未曾出过东宫半步。”


    “之前有御史言官上书请求派秦牧出战之事,或许与太子妃有些关联,但关联也不甚大。”


    “太子妃之父吕大人,生前官职本就不显,影响不到几个人。”


    “更多的人都是出于公心,不忍前方将士受疫病折磨,这才跟风上书的。”


    朱元璋闻言冷哼一声。


    “算这女人懂得分寸!”


    “不过,她这戏演过了,让咱看着很厌烦!”


    “把那几个官员的名单给咱准备好,咱哪天找个由头,全给他们发配到云南去!”


    朱元璋没有明言名单是什么,但锦衣卫心中却非常清楚。


    皇爷要的名单只能是一个,那就是跟太子妃亲近的官员名单。


    “是!”


    “属下回头就让底下人汇总出来。”


    ……


    在老朱暗戳戳看热闹之时,玄武门外一众围观的百姓之中,也有一个带着幕罗的女人,在观看宫门前的这个热闹。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此次绑架皇孙案的策划者兼组织者韩云烟。


    “朝廷竟然指派了秦牧来办理此案?”


    “那秦牧赚钱还有两下子,办这种事真行吗?”


    “还是说,皇帝陛下根本就不在意皇孙,故意派这么给少年来敷衍了事?”


    韩云烟对于朝廷的态度非常困惑,甚至一度怀疑朝廷宁愿牺牲一个皇孙,都不愿意放过白莲教了。


    可就在这时,一队锦衣卫跑了过来,在城门口张贴了巨大的告示。


    很多百姓闻讯赶过去看热闹,韩云烟也混在百姓之中跑了过去。


    城门楼里窥视的老朱也来了兴趣,赶忙派人去打听告示上写了什么。


    不多时,一个锦衣卫颠颠跑来,给老朱讲述告示上的内容。


    “白莲教的叛逆听着!”


    “人我们会放,但尔等必须保证人质的安全!”


    “一个时辰后我们会先放一半的人,作为交换,你们也必须放回一人!”


    “如说看不到你们的诚意,剩下的白莲叛逆全部处死!”


    “回禀皇爷,这是秦指挥使让我们贴的……”


    “说是要先稳住白莲叛逆,不能让他们狗急跳墙!”


    “但也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必须占据主动!”


    朱元璋闻言,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尤其秦牧的最后一句话,简直是说到了老朱的心坎上。


    这句话既保全了朝廷的颜面,又给了嚣张的白莲叛逆泼了一盆冷水。


    那就是,朝廷不会被你们牵着鼻子走!


    这鳖孙不错,总是能带给咱惊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