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这种仗给狗栓俩铃铛都能打,还用的着你指挥?
作品:《大明:开局被朱元璋拐去当孙子》 玄武卫的大炮,是仿照后世红夷大炮的形制生产的。
这种大炮的威力有限,远不如喀秋莎那般铺天盖地的效果。
因此,其在战场上最大的作用就是破坏。
破坏敌方的阵型,使敌方陷入混乱,然后己方骑兵趁机冲杀扩大战果。
这就是秦牧为何将傅友德套麻袋的原因。
要是不能及时带兵冲锋,等蒙元骑兵适应了炮击的节奏,这东西的威力将大打折扣。
在秦牧带着骑兵冲入蒙元营地之时,大同城城头上的大炮齐刷刷熄火。
傅友德见到大炮不再射击,这才暗暗松了一口气。
随后趴在城墙上,拿着秦牧给他的望远镜观战。
傅友德看到乱糟糟的蒙元大营,心里暗暗叹了口气,自己全家老少的性命,总算能保住了!
傅友德见秦牧没有危险后,就开始思索这种打仗模式了,对秦牧提出的炮骑协同更是多了几分领悟。
他敏感的觉得,这种打法将是未来战场上的主流。
而且,随着大炮威力的提升,可能未来还会产生纯大炮对轰的场景。
然而,这都是后话了。
最起码以眼下来说,放眼全世界,也未必有几个国家能生产这等威力巨大的大炮。
因为铸造这种大炮可不是有铁就行,否则大明的大碗口铳,也不至于用铜来铸造啊。
相对于铜炮来说,铁炮更难铸造,一个搞不好就会炸膛。
他们大明早些年也不是没尝试过搞铁铳、铁炮,只是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也不知秦牧搞到了什么秘法,竟然可以批量制造铁炮。
单是这份功劳,都足够从朝廷换个公爵了。
战斗持续的时间很短,基本上秦牧的骑兵冲过去,那些被大炮打蒙了的蒙元人就跪地投降了。
没办法,首领都跑路了,这帮子就会打顺风仗的小喽啰,除了投降也没法干别的呀。
也有少数蒙元骑兵,见到明军冲过来,骑上战马就跑。
秦牧扛着大狙干掉几个,就放弃这种浪费子弹的行为了。
这大狙的子弹可珍贵的很,用在这些蒙元喽啰身上实在是浪费。
秦牧派出几百人的队伍追击,就开始着手打扫战场。
当他清点蒙元营地的战利品时,看着堆积如山的锅碗瓢盆,差点被这群土鳖给气死。
“这群蒙元人这么没见识吗,抢的都是什么玩意!”
田六子一直跟在秦牧身边,哪怕他只有一个胳膊,但依然可以靠两腿控制战马,用另外一个胳膊抡刀子。
听到秦牧的碎碎念,田六子解释道。
“指挥使,蒙元就是这么穷啊!”
“蒙元人进入咱大明,不喜欢绫罗绸缎,只喜欢咱们大明的铁锅。”
“卑职早年当斥候的时候,曾经装扮成行商,深入过草原腹地。”
“咱大明几百文一口的铁锅,到了草原能换十只羊!”
田六子说到这里的时候,从地上捡起一个木头勺子。
“就这么个勺子,在草原上都能换条羊腿吃喽!”
“不过,蒙元之所以这么穷,主要是还是归功于咱们陛下!”
“咱们陛下禁止边境跟蒙元人做生意,就开那么几个榷场,还只有跟咱大明交好的部落,才能拿牛羊换上一点咱大明的物资。”
“至于瓦剌人,哼哼,就算赶一百头羊来,也休想换走一只铁锅!”
秦牧听到这话整个人都麻了。
这尼玛不就是贸易战吗!
原来大明的时候,咱们就开始通过贸易战来限制蒙元啦!
事实上,中国古代的贸易战,比秦牧预想的还要早,最远能追溯到春秋时期。
当年齐国灭鲁国的时候,就是疯狂的买鲁国的鲁缟(一种丝织品),鲁国人见有利可图,就不在种粮食,全部改种了桑树。
等齐国发现鲁国的粮食无法自给自足时,突然不再收购鲁缟,也不再向鲁国贩卖粮食。
因此,不费吹灰之力就将鲁国给灭了。
所以在对待北部少数民族问题上,历代中央王朝都非常重视贸易战。
“指挥使,这些战利品你打算如何处置?”
秦牧诧异的看了田六子一眼。
“这是战利品?”
“这分明是咱大明百姓的血汗!”
“去通知那些被蒙元俘虏的大明百姓,让他们过来挑,能拿多少拿多少!”
“剩下的咱们也不要,给附近府县发文,让他们自己派人来拉!”
田六子听到这话,赶忙答应一声,随后去那边传令。
秦牧见傅友德骑着战马跑过来,赶忙凑上去炫耀。
“傅大将军,你看我这仗打的咋样?”
傅友德冷哼一声,直接将头转向别处。
“这种仗给狗栓俩铃铛都能打,还用的着你指挥?”
秦牧知道这老头记恨他套麻袋之事,也不跟他分辨,指着一旁跪在地上的俘虏问道。
“傅大将军,一般来说,咱们大明是如何对待蒙元俘虏的?”
傅友德想了想道。
“看情况吧,粮食富裕就养着,要是缺粮食就宰了。”
“不过眼下咱们不缺粮,大同城这些年攒了不少军粮,够养他们几个月了。”
“是杀是留,全看你心情。”
“不过别全杀了,留下几百人送到京城献俘,让皇帝陛下也跟着乐呵乐呵。”
“哦!”
秦牧敷衍的答应一声,就开始思考如何安置这些俘虏了。
蒙元临时营地约有几万人,全杀是不可能了,可留着他们也确实太费粮食。
让他们干点啥呢?
秦牧想了一会儿,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想法。
傅友德看着秦牧一脸思索的样子,心里就不由暗暗发笑。
其实明军对待蒙元俘虏这事是有章可循的,一般来说都是收缴武器,然后从蒙元骑兵里挑选一些悍勇之徒,编脸成军,让他们替明军跟蒙元打仗。
这种驯化草原游牧民族的事情,从汉唐时期就一直在做。
不管是汉武帝,还是唐太宗,都曾收编过草原游牧民族的部落,用以牵制和对付草原上的其他部落。
相对来说,草原人是没有太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的,他们只认部落族群。
只要朝廷对部落首领加以笼络,底下那群牧民更是没有任何反抗思想的。
而且,跟着大明混,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牧场,还能用牛羊跟大明商贾换取物资,比之漠北的蒙元人舒坦多了,他们傻了才会造反。
只是傅友德故意不说,想刁难一下秦牧,看看这小子能不能想到这等办法。
“秦小子,你有主意了吗,到底打算怎么处置这些蒙元人?”
“你要实在没办法,就求求老夫,没准老夫心情一好,就告诉你解决之法了,哈哈哈!”
秦牧听到傅友德的话,不由嘿嘿一笑。
“不用麻烦傅大将军啦,我已经想到如何处置这些人了。”
傅友德见秦牧说的这般笃定,好奇的追问。
“你打算如何处置?”
秦牧从怀里掏出一张地图,指着地图上的一条红线说道。
“我想修一条路,一条从南京直达大同的路。”
“我暂时给这条路命名为京同铁路。”
“铁路?”
“嗯!”
“铁路!”
“一条由铁轨串联起来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