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李靖归来,三线兵事!
作品:《历史模拟:朱元璋都不选,还想通关?》 一晃。
模拟世界内的数年时间已经过去了。
如果说以前陈沐还会数着大唐又灭了哪个国家,疆域又扩张了多少……那现在的他压根就懒得看了!
老话说得好,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
既然他选择让大唐朝着四面八方不断扩张,那他就必须肩负起守住这些地方的责任。
他必须因地制宜的定制出所需的政令,然后尽可能的为后代提供更多的选择。
如此一来,哪怕未来大唐的疆域缩小一些,但至少还能保留住大部分精华部分……比如说在这几年中已经被稳住的草原,又比如说广袤的西域,以及北方仿佛没有尽头的雪原。
也许在如今的大唐之中,只有他知道这些土地有多么珍贵!
毕竟其中蕴含的资源,全都是未来的龙夏最为紧缺的!
除此之外。
眼下的陈沐虽然没有殖民的条件,但他却已经开始为大唐铺垫这一条路……至于未来能不能走,又何时会走,那就要看后人的造化了。
“陛下!”
大唐皇宫内,风尘仆仆的李靖上前几步,单膝跪下。
这一次西征,他已经许多年没回来了。
“辛苦了!”
陈沐上前几步,扶起李靖,忍不住笑道:“药师,你看起来苍老了许多……”
“天不遂人愿啊!”
李靖长叹一声:“末将本想亲自去陛下惦记的那个天竺国看看,可惜已经没那个力气喽!”
“无妨!无妨!”
陈沐顿时笑道:“回头朕赏你几个天竺舞姬,我父皇他可喜欢的很,还一直夸这些舞姬比颉利可汗跳的还好!”
“多谢陛下!”
李靖连忙行礼。
顿了顿。
他又像是想起什么,急急取出一封信,神神秘秘道:“对了陛下,我们这次从您说的按个山口找到了前往天竺国的路。”
“结果就在那个地方,末将碰到了您的一位故人!”
“您要不要看看他给您写的信?”
“噢?”
陈沐忍不住笑道:“你又碰到玄奘法师了?”
“对!”
李靖哈哈笑道:“说来也是凑巧……他刚好被一伙贼兵抓了去,差一点就被人给炖了!”
“也幸亏他那大徒弟聪明,还去附近的小国搬来救兵。”
“……”
陈沐顿时哭笑不得。
好家伙!
这个低武版的‘西游记’竟然还碰到这种事了?
展开信件看了看,里面的内容倒是没什么出奇……只是唐玄奘感谢大唐再一次解救他的话,以及对他这位大唐皇帝的感激!
信里还特别提到陈沐当年亲自为唐玄奘挑选的几个徒弟,还说了几件师徒间的趣事。
看完了信。
陈沐也忍不住问道:“药师,这个唐玄奘,现在怎么样了?”
“看上去还行!”
李靖略微思索:“比上次见面瘦了不少,但精神依旧……玄奘法师是有大毅力之人,他这一路走来,换成旁人怕是早就受不住了!”
“可他不但甘之如饴,甚至还专门记录了沿途的所见所闻。”
“确实!”
陈沐点头一笑:“就是不知道等他找到咱们的天竺都护府的时候,他会怎么想……”
“……”
李靖顿时哑然失笑。
说来也是他们这位皇帝陛下的恶趣味,竟然专门叮嘱西征军不要对唐玄奘透露消息。
毕竟……
当李靖在中亚所向披靡的时候,李孝恭已经从南面攻入天竺。
按照现在的进度,等到唐玄奘跑过去的时候,大唐应该也差不多拿下这些地方了!
相比较其他区域。
陈沐除了想把天竺打造出一个超级补血包之外,并没有任何其他想法。
后世的带英虽然统治了阿三国几百年,可最后不还是被阿三国反向输入,连首相都变成了阿三人。
虽说华夏文明极为包容,但这种文化……陈沐是一丁点都不想沾!
真要让华夏大地也开始变得干净又卫生,估计他有多少评分也不够扣的吧?
所以对于那些已经征服的天竺地区,陈沐非但没有改变当地的政治架构,甚至还愿意给他们更多的自由和财富。
他唯一要求的,就是按时交税,以及改良婆罗门教。
简单来说……就是种姓制度!
现在的婆罗门教已经初具规模,并且还在不断演化、完善。
而陈沐要做的,就是在最高种姓中加入一个特殊的种族……大唐、天龙人!
所有国王、贵族,都必须获得大唐的承认才能够生效,否则就会被视为无效,且任何低种姓的人都可以杀死对方,从而取代对方的种姓。
同样的,每隔一段时间,大唐都可以通过沟通神灵来获取一定的配额,从而提升一些低种姓佼佼者的地位……
你别说。
这种做法还真就在天竺地区备受欢迎。
毕竟……低种姓的人都想获得大唐的青睐,从而提升地位。
而高种姓的人在拿到足够的好处之后,自然越发拥护这一套制度。
如此一来……
天竺人获得了宝贵的自由和尊重,大唐则获得了税收和免费劳动力,大家都有了光明的未来!
“陛下!”
李靖看着皇宫内制作精美的沙盘,忍不住问道:“您以前不是说……天竺这地方有着大片大片的平原,只要拿下来,就可以成为咱们华夏的基本盘吗?”
“没错!”
陈沐点了点头,又忍不住摇头叹道:“之前我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朕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统治成本!”
“这一点,其实也是在你攻克西域之后朕才渐渐明白的!”
“西域路途遥远,如果没有像你李靖这样足够让人信任的将领,其实很容易滋生出割据势力。”
“朕在的时候倒是不担心,可未来就很难说了!”
“所以……”
“朕已经决定要进行军事改革,在府兵制的基础上结合募兵制,并且进行兵、将分离!”
“……”
耐心的听着陈沐的话,李靖心中却感慨万千。
同样的话,如果换一个君王说出来,也许他李靖就得反思一下是不是君王怀疑自己,所以故意拿话点他。
但他眼前的这位大唐皇帝李世民,却从未对他有过怀疑。
很快,李靖便按照陈沐的思路尝试着理解军改的情况,并及时结合大唐的情况提出不少建议。
到后来,连程咬金、尉迟恭等人也参与了进来。
一群人将领争论着该如何限制兵权预防造反,又该如何用更加完善的底层士官、参谋来保持军队的战斗力。
也是在众人的讨论中。
一匹快马飞奔入宫,带来了东部战区的消息。
倭国已彻底平定。
徐世绩已经押送着所谓的‘天皇’踏上回归长安的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