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毛公鼎背后的隐秘?
作品:《四合院:能动手就不动嘴》 结果,这三辆地排车居然一趟还拉不了。
经过一番忙碌,最终跑了足足四趟,才总算将这些东西以及那几个昏迷不醒的人全部安全地拉回到了交道口派出所。
当何雨政终于返回交道口派出所时,天空已经渐渐泛起鱼肚白,黎明即将到来。
他顾不上休息,立刻指挥着所里的同事们,将那些人妥善看管起来,并找了一间屋子暂时存放那堆物品。
一切安排妥当后,何雨政这才感到一阵疲惫袭来,他决定先稍作歇息,恢复一下体力。
时间悄然流逝,转眼间,新的一天开始了。
“卧槽!牛逼啊!”
突然,一声惊叹打破了派出所里的宁静。
原来是马向东来上班了,他一到所里,就听到了醒来的何雨政的汇报。
马向东的眼睛瞪得浑圆,仿佛要掉出来一般,满脸都是难以置信的表情。
“这可真是大功一件啊!”马向东缓过来以后,还是激动得难以自持。
他兴奋地拍了拍何雨政的肩膀,“这些古董说不定都是国家的稀世珍宝呢,你这次可真是立了头功啊!”
面对马向东的夸赞,何雨政却显得十分谦逊,他摆了摆手,说道:“马哥,先别这么着急下结论,这些古董的真伪目前还不清楚呢,得找相关的专家来鉴定一下才行。”
就在两人交谈之际,马向东面前的座机突然毫无征兆地响了起来,清脆的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突兀。
马向东急忙抓起座机的听筒,放到自己的耳边。
电话那头的声音似乎有些急切,他的眉头也随着对方的话语逐渐拧紧。
短短几秒钟的时间,他的脸色就像被一层阴霾笼罩,变得异常凝重。
挂断电话后,马向东深吸一口气,然后转头看向何雨政,语气严肃地说道:“雨政,刚刚接到上级的紧急通知,有一群敌特分子正在我们周边活动,上级要求我们立刻加强戒备,迅速查清情况。”
何雨政听到这个消息,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心中暗自思忖,果然事情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这批古董的来历本就有些扑朔迷离,如今又牵扯到敌特分子,这其中的关系恐怕错综复杂。
他想起之前关于前世毛公鼎的一些传闻,据说它在十几年间一直被保存在台中郊外的雾峰乡吉峰村。
然而,何雨政总觉得这个说法有些不对劲,其中可能隐藏着什么秘密。
他越想越觉得,那边的毛公鼎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用来迷惑众人的烟雾弹,是假的。
真正的毛公鼎,说不定就是眼前这件,而那个假的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完成这一场瞒天过海的计划。
把真的运过去,假的销毁,那就变成了,那件毛公鼎自始至终都是真的。
当年的情况确实非常紧急,他们的撤退十分仓促,很多重要的物品,根本不可能等到一切都准备妥当后才被运走。
所以,这其中必然存在一些疏漏和破绽。
就像是毛公鼎这件重宝,就地隐藏,后面再找机会悄摸运过去。
而这一切,神不知鬼不觉!
马向东不知道何雨政的心理波动,他立刻召集所里的公安人员,开始部署下一步的行动。
“大家都打起精神来,我们要尽快审讯那些人,看看他们背后还有什么人。同时,加强对这批古董的保护,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
马向东的声音在会议室里回荡,语气严肃而坚定。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明白任务的重要性。
他们各自领命而去,迅速展开行动。
马向东看着何雨政疲惫的面容,关心地说:“雨政,你已经连续工作一夜了,回家休息一下吧。”
何雨政摇了摇头,拒绝了马向东的好意,“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我得亲自去审讯那几个壮汉,从他们口中挖出更多线索。”
他毫不犹豫地走进审讯室,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
审讯室里,灯光昏暗,气氛压抑。
何雨政的目光如鹰般锐利,扫视着被审讯的众人。
“说,背后指使你们的是谁?和这批古董有什么关系?”何雨政的声音冷冰冰的,虽然是个娃娃脸,可有他的体型在,也带着一股莫名的威严。
然而,那些人却都紧闭双唇,一言不发。
何雨政并不着急,他知道这些人不会轻易开口。
他决定采取一些策略,让他们感到压力。
就在这时,一名公安匆匆走进审讯室,附在何雨政耳边说了几句。
何雨政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的眉头紧紧皱起。
有人潜入了存放古董的屋子!
尽管及时发现了潜入者,没有造成什么损失,但还是让他那个潜入者逃脱了,这意味着敌特那边已经开始行动了。
何雨政心中暗自思忖着,眼前的局势远比他之前所预料的更为错综复杂。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他深知必须采取果断而全面的措施才能应对。
经过深思熟虑,何雨政决定双管齐下。
一方面,他决定加大对嫌犯的审讯力度,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线索和突破口;
另一方面,他迅速下令在派出所内外布下天罗地网,严密监控,以防敌特分子再次作案。
与此同时,时间紧迫,分秒必争。
何雨政毫不犹豫地奔向马向东的办公室,急切地要求马向东尽快与上级取得联系,请求相关的古董专家,前来鉴定剩余的古董。
每一刻的延误都可能导致重要线索的流失,因此他强调这一任务的紧迫性。
马向东同样明白事态的严重性,他也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按照何雨政说的,急匆匆地小跑着出门,骑上自行车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去,去市局找能够协助鉴定的专家。
站在交道口派出所的院子里,何雨政环顾四周,看着如今已经扩充到四十来个人的队伍,心中却依然感到人手严重不足。
无论是审讯、布控还是其他各项工作,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支持,但现实却是处处都捉襟见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