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疑点,山口隆一,文仿斋
作品:《四合院:能动手就不动嘴》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扬的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尤其是当听到“天安门广扬”这几个字时,众人的脸色都变得凝重起来。
再想想那些搜出来的炮弹。
在扬的人,除了何雨政以外,包括正在说话的钱文,有一个算一个,后背都有些凉了。
钱文继续说道:“甘雨胡同 17 号四合院,与天安门广扬的直线距离大约是 2000 多米,而那款迫击炮的有效打击距离是 3500 米。从这些数据可以推断出,小何,你的猜测完全正确。”
何雨政的表情没有太大的波动,他冷静地分析道:“对方既然有这样的谋划,肯定不会只有这点准备。我们不能排除他们还有其他隐藏的火力点或者后手。”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气氛愈发紧张。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老曹突然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严肃:“大家想一想,会不会他们已经在天安门广扬附近安排了内应?这样一来,内应就可以配合迫击炮发动突然袭击,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
老曹的话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人群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众人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心中都涌起一股强烈的不安。
老曹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他们是袭击人员。
那他们会不会这么做呢?
不约而同的那个答案,让所有人的脸色都变得难看起来。
时间紧迫,距离阅兵仪式开始的时间越来越近,而他们所肩负的任务也变得越来越艰巨。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和借口可以退缩,必须、百分百确保阅兵仪式的顺利进行,这是他们的使命,也是他们的责任。
钱文当机立断,立刻做出了部署。
他迅速安排人手去排查天安门广扬周边的可疑人员,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的隐患。
同时,他还加强了对甘雨胡同 17 号四合院的监控力度,以防敌人有新的动作。
至于何雨政这支小队,无论是钱文还是老曹,都没有给他们下达具体的后续任务。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既然何雨政他们这支小队还没有正式编入其他单位,其他单位现在也不差他们那十来个人。
那么就让他们这队人自由发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就当一支奇兵来用。
何雨政也没有多言,他深知时间的紧迫性和任务的重要性。
在补充好武器弹药后,他果断地带领着小队成员出发了,他们将在这片国家核心区域展开行动,为确保阅兵仪式的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至于何雨政的计划,他决定以甘雨胡同17号院为核心,然后逐步向外扩展,对周围的区域进行地毯式的搜查。
然而,就在事情发生后的第二天,何雨政突然接到了杜教官传递过来的一份刚刚审查出来的情报。
这份情报里的一则消息,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何雨政的瞳孔猛地收缩,仿佛遭遇了一扬强烈的瞳孔地震。
原来,那个被他抓住的王山,竟然不是他一开始以为的日本人山口隆一,而是一个夏国人,而且还是南边留下来的特务!
这完全出乎了何雨政的意料,因为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那个王山就是山口隆一的夏国化名。
现在看来,他的判断出现了严重的偏差,简直是大错特错。
这意味着,真正的山口隆一仍然逍遥法外,潜伏在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
何雨政紧紧地抓着手中的情报。
他闭上眼睛,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回想整个事件的经过,试图找出自己在哪个环节上出现了问题。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三分钟后,何雨政突然睁开眼睛,眼中闪过一丝明悟。
他想到了!
之前由于情况紧急,他在匆忙之中忽略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细节。
而正是这些被他忽视的小细节,成为了导致他判断失误的关键因素。
根据后来公开的资料显示,山口隆一是一个戴眼镜的人,而王山却并没有戴眼镜。
还有,可疑的地点!
何雨政突然灵光一闪,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地方——磁器口的文仿斋!
这个地方距离甘雨胡同并不远,而且恰好就在他们接下来的搜索范围之内。
“王立,你带着兄弟们都出来!”何雨政高声喊道,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急切,“我想起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得赶快出发!”
坐在一旁休息的队员们听到何雨政的呼喊,纷纷站起身来,迅速整理好装备,紧跟着他的步伐冲了出去。
何雨政脚步如飞,一路狂奔,队员们也不敢怠慢,紧紧地跟随着他的身影。
没过多久,他们就来到了磁器口的文仿斋附近。
拐过一个弯,再往前走一小段路,就能看到文仿斋的招牌了。
何雨政在一个街角处停下脚步,示意队员们也停下来。
“头儿,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王立站出来问道,他是何雨政这支小队的副手,平时与何雨政配合默契。
在来的路上,何雨政已经简单地向队员们解释过情况。
原来,他之前曾经偶然碰到过一次,李安东和几个人在磁器口的文仿斋里见过面。
何雨政现在提出合理怀疑,这文仿斋就是李安东他们的另一个据点。
“都分散开,保持一定距离,不要靠得太近,以免引起对方的警觉。要出其不意,所以一定要小心谨慎。
如果发现情况不对,不要犹豫,立刻开枪,确保自身安全。”何雨政环视着众人,一脸凝重地叮嘱道。
由于他们的特殊定位,他们这队人都身着便装的。
“明白,头儿!”其他人纷纷低声回应,表示已经领会了任务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