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义子
作品:《亲娘重生,带着反派儿子在种田文里逆袭》 马车很快就出了青石镇,朝着官道一直往前走,去往云州。
一路上,众人几乎马不停息,昼夜赶路。
终于,在第二日中午到达了云州。
因为出事的地点在云州边境,而且对方又用了炸药,所以此时已经闹到了云州州府那儿。
不过,据墨书所言,这云州知府并不是谢翊的人,而是只忠于陛下的直臣。
姜沅默默地在心底盘算了一番,随后问道:
“此地离燕京很近,那么此事是否已经传到燕京。”
“尚未传过去。”
墨书低头回道:
“大人身份贵重,如果消息传回去,只怕朝野上下皆有动荡。而此刻正值大周和北凉即将开战之时,不宜闹出如此大的动静。
所以知府大人和我们商议,只通过密函禀告陛下,对于其他人等,不得透漏分毫。”
这么考虑倒也有几分道理,毕竟,谢翊出事尚不足两日,说不定还能找回。
若是此刻闹大了,各方势力搅和进来,反倒还把情况弄复杂了。
姜沅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很快,姜沅来到了云州边境,燕山县。
县衙内,知府大人何如晦与县令施文安正在大堂议事,听到下人禀告,说谢家的人来了,便立刻站了起来,出门相迎。
只见一名风神秀逸,气质矜贵的年轻公子从外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几名护卫,看起来气势十足。
不过这么年轻,会是谁呢?
何如晦和施县令互相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抹震惊。
而就在这时,姜沅对着他们施了一礼,语气平静地说道:
“见过两位大人。”
何如晦微微皱眉,出言问道:“你是……?”
姜沅神色自若地回道:
“我乃谢大人的义子,如今义夫出事,府中上下便交由我主事。”
义子?
何如晦的眼里露出一丝震惊,不敢置信地看着眼前之人。
“我从未听说此事,不知你有何凭证?”
姜沅早有准备,一脸平静地从怀里掏出令牌,向他们展示。
这下,何如晦和施文安都不再怀疑她的身份了。
“既如此,谢公子便请进内堂详谈。”
“嗯,有劳两位大人了。”
姜沅轻轻颔首,随即神色坦然地走进了屋内。
身后,何如晦和施文安又对视了一眼,只觉这事来的太突然了一些。
传闻谢翊的妻儿很早就过世了,之后他便再未娶妻纳妾,膝下一直空虚。
以至于有人在说,待谢翊百年之后,这偌大的谢家恐怕就要落到他那无能的弟弟手里。
没想到,他居然悄悄地收了一名义子。
何如晦忍不住又打量了姜沅一番,却见她虽然年纪尚轻,但不管是行事作风,还是说话气度,都和谢翊有几分相似。
若说是父子,倒也真就说的过去。
思及此,何如晦便不再去多想姜沅和谢翊之间的事了。
反正什么义夫义子的,他们高兴就好。
于是乎,何如晦便与姜沅说起了正事。
自谢翊被卷入河水之后,他们已经派人去下游搜寻了,只是目前仍然一无所获。
倒是救起了几名护卫,不过,那些人对谢翊在哪儿也是一无所知。
说到这,何如晦的脸上露出了浓烈的忧愁。
他虽不是谢翊的人,但谢翊身为首辅,在他的地界出事,他也也没好果子吃啊。
姜沅见何如晦与施文安全都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不由得微微皱眉。
“两位大人,那除了谢家的护卫之外,那群刺客有线索了吗?”
这话一出,何如晦与施文安瞬间从忧愁变成了尴尬。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知道怎么说。
半晌,施文安在何如晦的眼神指使下,略带紧张地回道:
“谢公子,事情是这样的,那河道决堤之后,水势太大,把当时的一切全都冲走了。
不过据救回来的护卫所言,当时的刺客也都死的差不多了,那找不回来应该也没事。”
听到这话,姜沅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出言说道:
“此话差矣,大人可知,那刺客并非咱们大周朝的人,而是北凉人。”
“什么?!”
何如晦与施文安如遭雷劈了一般,惊的差点从椅子上跌下来。
北凉人到了云州?
这可比谢翊死了的消息还要可怕。
云州是哪儿?距离燕京不过两日时间的路程。
北凉人要是能闯到这儿,然后布下此局,利用火药,那燕京岂不是危险了?
何如晦回过神后,眸色锐利地看着姜沅问道:
“谢公子可知自己在说什么?北凉人怎么可能闯到这儿来?你当雍州二十万大军是摆设吗?”
姜沅知道他没这么容易相信,倒也不着急,只神色淡定地回道:
“何大人少安毋躁,我能说出这话必然是有我的证据。不瞒您说,北凉人之前就已经对我义夫动手了。
而义夫此番回京,也是为了向陛下禀告此事,谁知,半道中居然又遇到北凉人的截杀。
所以何大人,这件事不是我义夫遇刺那么简单,而是北凉人闯入大周,暗杀当朝首辅的大事。您该知道这其中的重要吧?”
话音落下,何如晦和施文安的脸色瞬间变得一片惨白。
若真若姜沅所说的这样,那此事就要换一种方式来解决了。
思及此,何如晦当机立断,让施文安再加派人手,把附近几个县的官兵全都叫过来,沿着河道细细搜寻。
哪怕就是刺客的尸体,也都要全部带回来,一一验证。
至于谢翊和他的护卫,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找不到就不许回来。
除此之外,他还要立刻写密函给当今陛下,让他下令严查,把这帮从北凉潜进来的刺客统统剿杀。
听到何如晦的安排,姜沅的心里才总算松了一口气。
有了这番安排,搜寻谢翊的人便多了,救回来的机会自然也就更大了。
而接下来,如果大周开始严查北凉人,那对谢翊动手的刺客就无处可藏了。
最重要的是,一旦事情闹大,她手底下的人就能更好的有所行动,也不会惹人注意。
姜沅有心把事情闹大,但何如晦此刻实在太过震惊,便没有注意到这点。
此时此刻,何如晦已经把姜沅视为重要人证,并对她十分客气,把她安置在县衙居住。
姜沅没有推辞,带着墨书等人留在了县衙。
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事,
私底下,姜沅从各处调来的谢家暗卫已经全都来到了此地,并根据姜沅的猜测,沿着不同方向搜寻。
虽说何如晦也是朝中重臣,但这种时候,自然是用自己人才能放心。
至于何如晦的人,不过就是当个幌子,用来搅乱视线的。
毕竟,那帮刺客还没有完全抓捕干净。
想到这,姜沅的眸中划过一道凌厉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