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追狗入穷巷必遭反噬\’

作品:《穿书七零:绿茶知青发家致富钓军官

    宋念华道:


    “之前宋传根在村里一手遮天,咱村的干部们儿,都没有机会在公社领导跟前露脸儿,连老村长都不例外。”


    “公社领导不知道你们的脾气禀性,能力如何?特别村里人对你还不十分认可,自然不敢随便安排了。”


    “现在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你只要努力工作,把村子带的越来越好,领导和村民们就会认可你的。”


    “二婶,我这么说你是为了你好,你要清醒一点,现在是我们宋家最重要付阶段,这个‘代’字能不能摘下来,就看这次了。”


    “念华啊,听你说的这么严重,二婶这心里咋有点发慌呢!”孙春梅一脸忐忑,“你知道二婶就上过两年学,会的不多,我,我怕管不好村里的事。“


    竞选时“一腔孤勇”,热血沉下后,心里就发慌!


    正常现象!!


    “不用慌,这我早就计划好了,二婶按我说的做就行了,当然,这事儿还得咱们全家一起配合。”


    宋念华笑着说:“咱们家作为‘代理村支书’的家属,肯定被整个村儿的人盯着,首先,咱们一定要热爱祖国,拥护领袖,遵纪守法,为建设农村贡献力量。”


    “其次,咱们要注重学习和自我提升,在工作中有突出表现,还有咱们家人要关系和谐,夫妻平等,尊老爱幼,与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


    “在村里起到表率作用,促进咱村的和谐发展!”


    “只有有了这样的好家风,咱家才稳稳当当的,走的长远,别像宋传根似的,一个‘跟头’把全家都摔进大牢里去了。”


    “这点,咱们人都需要格外注意,只要咱家人齐心协力,二婶的仕途之路一片光明,今天是村支书,或许以后,就是公社书记,县委书记……”


    宋家人又一次惊讶地张大嘴巴。


    念华妹妹(大孙女儿、侄女)心也太野了,在他们心里,孙春梅能当上村支书,都 是‘踩狗屎运’,运道顶了天了。


    还公社书记、县委书记……他们‘白日梦’都不敢这么做!


    他们懵懵怔怔的点头答应。


    宋念华见状,笑着摇头,随即又特意叮嘱:“以后咱家人见到宋来福两口子,别刻意为难他们,别再提那事儿了,还当亲戚处着。”


    宋来福——宋传根的大儿子,之前借着亲爹是村支书的关系,在村里生产队的当了个小队长。


    宋传根一家三口‘组团’蹲大牢,宋来福一家没被牵连,但小队长是干不成了,还被村里指指点点,日子过的挺憋屈。


    “还当亲戚处?”宋老头一听就‘炸了’,老脸气的通红,“宋传根他们一家敢拿‘野药儿’害你,我没把他脑袋揍‘放屁’了,没带着你二叔和大勇他们,把他们家房子掀了,而是直接叫了警察,这就够怂包的了。”


    “咱们以后还要给来福那小兔崽子好脸儿,念华,这也太憋气了!”


    那个年代的农村就是这样,村民之间有了矛盾,要么靠‘人脑袋打成狗脑袋’的暴力解决,要么靠族中老人‘做公断’。


    倒是很少叫警察。


    不是不相信政府,而是习惯了‘自己家的事儿,不麻烦外人’的观念。


    宋老太太扯了一下宋老头,“喊那么大声干啥?有话好好说,念华这么嘱咐,肯定有她的道理。”


    “你不懂,先听大孙女儿说。”


    宋老头儿的怒火,瞬间被‘拦腰砍断’,他一屁股坐在床沿儿上,不说话了。


    “爷,你别急,这老话说的好,‘追狗入穷巷必遭反噬’……”宋念华笑着跟他解释。


    宋家人:“……”


    有听没有懂。


    宋老头更是直接插口道:“啥、啥、追谁家的狗,我没事追什么狗儿……”


    “不是那村那种‘狗儿’。”宋念华无奈笑笑,也没多解释,“我是说,既然宋家三口都守国法,咱们就别再不依不饶了,要宽宏、要大度,让全村人都知道,咱们家是厚道人家儿了。”


    “上面领导们,最想看到的,就是咱们村和睦,共同进步。”


    “好名声,对二婶的帮助很大的。”


    宋念华‘煞有其事’解释着。


    宋家虽然还是没太明白,但不妨碍他们愿意听宋念华的话。


    ——


    次日,孙春梅就“走马上任”了,都是之前干惯了的活儿,没啥难度。


    村里干部们不知道是不是把老村长的话听进去了,没闹啥幺蛾子,还挺配合孙春梅工作的。


    村里秋收已进入收尾,机耕机也把十里村的荒地开垦完了,足有一不可多亩,进账三百多块。


    霍志刚带着鱼塘的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教他们,小鱼苗儿也从之前的手指长短,长到手掌大小了。


    霍斯年则被宋念华利用到了极致,上午到鱼塘学养鱼,下午去机耕队帮忙开挖掘机,一天工作十八小时以上。


    好好的京圈大少爷成了宋念华手下的“得力干将”!


    偏偏他不敢反抗!


    毕竟,宋念华还用‘洗脱成份再加上赵教授’当胡萝卜吊着他呢!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天,宋念华吃过晚饭,直接拎了点吃的用的,往宋来福家走去。


    村头的大树上,一群刚吃过饭,没事凑在一起乘凉加‘八卦’的大爷大妈正说笑着,看见宋念华,开口问道:


    “念华,不忙啊,这是要干啥去啊?”


    “又去给你爷你奶送好吃的!”


    “不去我爷奶家,我去看看我来福叔儿。”宋念华边答边走。


    “咋,看谁?”大妈们不敢相信问,“念华去看来福了?”


    “她是这么说的。”


    “哎哟,宋传根都要害她了,她咋还要去看他儿子呢!”


    “对啊,自从宋传根进去后,他家的门就没进过人儿,蹲大牢的犯人,那成分,谁敢沾惹啊!”


    “唉,念华这孩子,还是心善仁义啊!”


    “好孩子啊,大河那老东西,也不知道上辈子积了多大的德,虽然大儿子没了,老天爷却很他们家送来了个有能耐,又孝顺的大孙女儿,一点不比大河家老大两口子差!”


    大爷大妈们看着宋念华的背影,满口感慨着。


    ——


    宋念华来到宋传根家门前,一样青砖瓦房,是村里最气派的存在。


    相比上次来时的门庭若市,而此时却冷落非常。


    “来福叔,婶子,在家吗?”


    她迈步往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