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娘,你别太过分了!
作品:《睁眼就在卖闺女,极品寡妇旺全家》 刘百户都不稀得跟她多说,袖子一甩,跟着回屋。
一转眼,偌大的院子只剩下了老马氏一个人。
她左右看看,嘟嘟囔囔的嘴里就没停过:“这天天一个两个的,就我弄的里外不是人,也不知道我这都是为了谁?”
家里没有人说话。
另一边,李文清提着肉回到家,几个小姑娘还围在院角落的大树下练字。
他凑过去看了一眼,一边提着肉往灶房走一边道:“小妹,她们几个写的字儿你看了没,真是越来越有样子了,看来咱们家以后要出好几个读书人了。”
李知夏刚刚把材料都准备好,听到这话探头出去看了一眼,笑眯眯道。
“读书人好啊,多读点儿书,以后到哪儿都不会受欺负。”
“谁说不是呢?”李文清把肉放到一边的台面上,准备洗手帮忙,“得亏咱爹小时候都让咱们念过两年书,不然现在哪有这种日子?前两天咱回家的时候,我还听几个发小说,他们也打算让自己家孩子念书了。”
李知夏听到这话抬头:“这么想就对了,不过这几次回家,我咋没见大嫂家那个小闺女?”
她之前一直有不少事情要忙,也就没注意到这件事儿,现在看着几个花儿一样的女孩儿,突然想起来另一个侄女。
大哥李文正这辈子得了两个孩子,大的就是那个正在读书的儿子李和生,小的是和小枣差不多大的女儿李桥桥。
当年,苏氏在她和大嫂之间选择了来照顾她坐月子,为此没少让大嫂说酸话。
李文清也很久没有见过这个侄女儿了,闻言头也没抬道:“大嫂娘家那边不是有个弟妹以前在绣房干活儿吗,现在桥桥的年纪也算不上小了,大嫂就把她送过去想让她学门手艺,毕竟小姑娘家家的要是有门手艺以后也好嫁人。”
现在对于姑娘家别说识字了,肯让她们学门手艺的就已经是不错的爹娘了。
李知夏恍然:“原来是这样,学门手艺也不错。”
姑娘家没法考科举,学门手艺也是个养活自己的法子。
李文清赞同:“是啊,要不是为了这个,大嫂也不会每个月给她娘家几十文。”
李知夏没有再评价,把剩下的一点材料准备好,开口道:“行,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三哥准备起锅烧油吧。”
李文清一听这话立马就坐到灶台下熟练的生火:“现在就准备熬猪油渣吗?”
李知夏看了眼肉:“不着急,先把另一个做了,把肉拿过来一下。”
李文清把那一大块儿肉拿过来,见她直接就要上手,有点心疼:“一做做这么多吗,咱们家应该吃不完吧,要不然切下来一点儿先放着?”
李知夏没有犹豫,直接把猪肉去皮切碎了:“不用,做完了,吃不完就给爹娘送点,这段时间咱们挣了点儿钱,也没给爹娘买过什么,正好离得也不远,也让他们尝尝这新鲜玩意儿。”
说起爹娘,李文清就没什么好说的了,甚至主动过来帮忙:“还学以前把这些肉腌好吗?”
其实他们家以前是肉之前从来都不腌的,但自从来到李知夏这边,他渐渐的也学会了做肉前先腌肉。
李知夏摇摇头:“不用以前的方法,你帮我拿三个鸡蛋来。对了,忘记让你买猪网油了,你再去老刘家一趟买点儿这个呗。”
李文清刚把鸡蛋拿过来,听到这话有点儿好奇:“要那玩意儿做什么,又不能吃,又不能用的。”
“当然是等等要用,快去吧。”李知夏接过鸡蛋打碎,将鸡蛋和肉混合。
程小枣听见这边的动静跑过来,家里以前都是她在做饭,对这个她自然也要更上心一点儿。
“娘,你这是在干啥呀?”
李知夏抬头抽空看了她一眼,解释道:“腌肉,用鸡蛋腌肉,到时候肉质会更加的细腻。”
程小枣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将这点记住。
李知夏算着时间,感觉肉腌的差不多了,拿起一边的秋油倒进去和葱末一块拌匀。
程小枣及时的收回脑袋,不去看她那让人心疼的用量。
李文清急匆匆的跑回来,因为怕耽误她的事儿,他一路上基本上都是用跑的,这会儿气喘吁吁的将猪网油递给她。
“小妹,给你。”
李知夏接过:“刚好肉也腌好了。”
她小心翼翼的将肉馅儿倒出来,然后分别用猪网油包裹成卷。
李文清撑在一边儿看着她的举动,一边平复气息一边觉得好奇。
“小妹,你这个到底是要做啥呀,我以前咋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做法?”
李知夏没再卖关子,抬头一笑:“脱沙肉,我在书上学的法子,正常,今天没啥事儿,想着做出来尝尝好不好吃。”
“脱沙肉。”李文清还真是头一回听说这个名字,看着被腌的红红的肉,哪怕没有吃过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听起来就好吃,小妹,还需要干啥,你直接说,我帮你一起。”
李知夏被他兴冲冲的语气逗笑:“不用检查了,都准备的差不多了,看看油热了没。”
李文清探了探:“差不多了。”
李知夏小心翼翼的将包好的肉放进锅里,只听到刺啦一声,香味瞬间顺着灶房飘了出去。
院子里的几个小孩儿差点没忍住往那边跑来。
他们房子后头老宅,吴氏一脸不满的放下筷子,咒骂道。
“天天就他们家知道吃,吃就吃吧,为啥不把那窗户都给堵住,弄的满村都是肉香味儿,也不知道搁那儿馋谁呢。”
张氏作为婆婆今天刚做完饭,心里也憋着一肚子火,听到这话忍不住抬头道。
“人家吃个肉你也有意见了,不知道的还以为人家吃的你们家的肉呢,这么想吃肉就出去多赚点钱,你看看你们大伯人家家儿媳妇儿,天天摘了菜就往镇上跑着去卖菜,一个月到头还能攒不出点儿银子?”
吴氏本来就是眼红说句酸话,一听到这话立马就不乐意了,要是放在以前她还能忍,但是如今这个关头,她把筷子一放,毫不客气道。
“左右娘就是怎么看不惯我呗,在你眼里,人家家儿媳妇就是要比我好的多,那你们老程家当初非要娶我干啥呀,又不是我求着你们娶我的,现在跟我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娘,你也别太过分了。”
被她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下面的,张氏的脸色也没好看到哪儿去,碗哐当往桌上一放,也不吃了。
“老二,听听,你媳妇儿平常都是怎么跟你娘说话,你们眼里就没我这个当娘了是吧?”
程家川苦着脸,夹在中间说这个也不对,说那个也不行,为难的要命。
“娘,媳妇,你们都少说两句吧,他们家吃肉说到底和咱们家有啥关系呀?”
吴氏瞪他一眼,在桌子底下狠狠的踩了他的脚一下:“你说有啥关系,老娘当初怎么就嫁了你这么个没本事的,护不住自己家人就算了,连点儿钱都赚不到手里,你说你要是赚的钱多,让家里的孩子都不馋肉吃,我能说这个事儿吗?”
程家川苦着脸低下头任他说。
程守田原本是不想插话的,毕竟吴氏怎么说都是儿媳妇儿,他这个当公公的出口训斥实在是不太好看。
但是听她越说越过分,二儿子被说的头都抬不起来,忍了又忍,还是忍不住开口道。
“老二媳妇,说完了没,说完了就老老实实的吃饭,哪儿那么多意见?人家都说了,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家里是短你吃了还是短你喝了?也不是我说话难听,当时要不是你嫁进来,你们家估计都要被饿死了。”
吴氏一噎,对于程守田,她还是有几分畏惧,不敢轻易出口反抗的,见程家川也一句不说,她在心里压了压怒火,没再说话,重新捡起筷子吃饭。
她都闭嘴了,其他人自然也不想再找事儿,跟着沉默的吃饭。
整个老家的气氛压抑的要命。
李知夏还不知道自己一块肉居然惹出了这么大的麻烦,感觉肉煎的差不多了,把多余的油捞出来,然后拿出自己提前准备好的一点酒和半杯的清酱倒进去,香味儿越发变得浓郁起来。
“成了。”她盖好锅盖,“哥,把火调小一点儿吧,用小火把汤焖煮完就行了。”
李文清应声,从灶火里头抽出来两根木头。
李知夏转头去一边儿蒸米饭。
等这边儿米饭蒸的差不多了,灶房里的肉香味儿也基本上藏不住了,几个孩子不知道假装无意路过这边多少次了,李知夏看在眼里,心里轻笑一声,走过去把锅盖打开。
浓郁的香味儿瞬间恨不得冲进她的天灵盖。
一直在一边儿看着火的李文清咂舌:“乖乖,不愧是都能写进书里的玩意儿,闻起来就是比其他的肉香的多。小妹,这就算做好了吗?”
李知夏点头,把肉捞出来后,又把自己之前准备的蘑菇之类的配菜在油锅里简单过了一下,接着,将卷好的肉卷切成片,把蘑菇等物装饰在一边,一大盘的肉就这么摆在了饭桌上。
四个孩子围在旁边,眼睛都要移不开了。
小草直愣愣的看着肉:“小枣,你不是说小姑不会做饭吗,咋这个肉闻起来这么香?”
程小枣这段时间也没少吃好吃的,但是看到这个她还是忍不住馋:“我娘是不会做饭呀,不过这个肉闻起来真的好好吃。”
李知夏拿筷子出来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着挨个拍过她们的头:“馋了还不赶紧去拿碗准备吃饭,光盯着有什么用?”
四个孩子对视一眼,不好意思的笑笑,迅速窜进灶房拿碗。
一家人就那么围坐在桌子边上,旁边的素菜已经没人看了,每个人的眼神都盯在这一盘肉上。
李知夏率先下了筷子:“愣着干什么,想吃就吃,锅里还有呢,今儿个让你们吃肉都吃过瘾。”
李文清紧随其后。
一口肉放进嘴里,不同于往日吃的那种感觉,就像沙子一般松软,偏偏外皮又是被油炸过后的焦脆,两个不同的感觉碰撞在一起,让他立马幸福的眯起了眼睛。
“这肉被油炸还真是香的不行,感觉往日里吃的席都没这个好吃。”
李知夏忍不住笑,看一下旁边的几个女孩儿,她们几个的口最近随了她,都比较喜欢吃偏瘦一点的肉,她有点儿担心她们几个会不会觉得腻。
“感觉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需要改的?”
程小枣已经快把小脸都埋进碗里了,含含糊糊的回应道:“不用,太香了,娘你说的对,往里头放点儿鸡蛋腌肉,这个肉吃起来真的好嫩。”
小草夹着几个蘑菇:“这蘑菇也好吃,感觉跟吃肉一样,一咬进去还有汁呢。”
李知夏轻笑一声,彻底放下心来,专注的享用美食。
这一大盘肉,比他们家平常两天吃的肉都要多,所以哪怕几个人都恨不得把肉吃完,到最后也还是剩了一点儿。
程小枣开始收拾碗筷,嘴里还小声的念叨着:“盖上盖子,这些肉还能留到晚上吃。”
李知夏没有反驳,看向旁边的人:“走吧,把锅里剩下的那点儿盛出来拿回家让爹娘尝尝,顺便去看看那些肥料腌的怎么样了。”
“成。”李文清今天其实吃的有点撑,不想动,但是这都是之前说好的,他用手撑着膝盖起身,准备去赶牛车。
程小枣已经抱着碗来到灶房,看了眼锅里还有大半锅的肉,她犹豫了下,抬起小脑袋,有点儿心虚的小声问道。
“娘,剩余的这点儿肉我能不能盛一点儿给爷奶送过去,让他们也尝尝?”
李知夏正在盛菜的时候顿了一下,脑子里突然闯入了之前原住在的时候,程守田那老两口偏心的事情。
其实老程家一直不算太穷,但是偏偏就是在暗地里偏心,她嫁进去那么多年,要不是性格泼辣,那肉根本就轮不到她吃,用吴氏的话说,谁让她没生个儿子呢?
程小枣一直观察着她的面色,见她这样,还以为是惹她生气了,惊惶失措道。
“娘,你别生气,我不送了,你别生我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