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六十四章 餐饮部的经理
作品:《新婚夜你接寡嫂回家?我改嫁你哥去随军》 临近年关,已经回到景明楼工作的周颖如被曾淇叫到了办公室。
曾淇最近一直都在忙着市里餐饮公司的工作,很少回到景明楼这边,周颖如实习的情况,他都是问的小张。
“真不能把小周同志留在财务部吗?”小张看着曾淇,想要最后挣扎一次。
曾淇将小张填好的表格接过来,放到办公桌上,“小张,你还没转过这个弯来?”
“小周没来之前,我们不就已经通过气了吗,等各个部门实习结束,就让小周接手我的工作。”曾淇老神在在地看着小周。
“我当然知道,就是有些不甘心。况且以小周同志的资历,您不能直接让她当经理,肯定还是要从助理或者下面餐饮部的经理做起啊,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来财务部,干一段时间再提上去。”
曾淇转着手里的签字笔,语气轻松,“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放心,等他回来了,我有办法让他心服口服。”
小张扶了扶眼镜,“您总是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您现在工作忙,不可能天天都守在咱饭店里,到时候发生了什么,还得小周同志自己去处理。”
曾淇手里的笔停了下来,他拔出钢笔,在桌面上的申请文件中签下自己的名字,饶有兴致地看着小张,“你觉得小周同志会处理不过来?”
“要想当好景明楼大饭店的总经理,眼下这些都是成长路上必须经历的,甚至以后她要面对的,远比眼下这些更艰难。”
小张闭上嘴,不再说话。
周颖如敲门而入,看到办公室里还站着一个面生的年轻人。
个子不高,但衣着入时。
上身穿着一件最时新的米色拉链夹克,下身一条色调搭配得很相宜的驼色长裤,脚上一双擦得锃亮的皮鞋。
头发梳得光光的。一双闪着亮光的眼睛,神采飞扬,薄薄的嘴唇带着三分嘲弄的意味。
姚宝田顺着曾淇的目光,看向门口。
上下打量了一番进门的年轻女同志,猜到了来人的身份。
不怪父亲要打电话,催促自己尽快结束京市的学习,赶紧回来,准备接手景明楼的工作。
这就是曾经理给自己找的继任者,周颖如。
“小周同志,这位是姚宝田同志,他一直在京市学习,最近才学成归来。”
“小姚,这位是周颖如同志,大学生,明年毕业就是咱们餐饮部的副经理,已经在饭店里实习过一段时间了了。”
姚宝田眯着眼,脸上堆起虚伪的笑容,伸出手,和周颖如握了握,“小周同志,久仰大名。”
周颖如笑得疏离,“您好,姚宝田同志。”
姚宝田扭脸问曾淇,“曾经理,我爸退休前说了,让我来顶他的班。”
“小周同志去了餐饮部,我去哪里?”姚宝田瞥了一眼沉默不语的周颖如,露出几分冷笑,“总不能直接让我当总经理吧,这也不合规矩。”
曾淇一怔,神色很快恢复如常,“当然不会。姚师傅的意思我们都明白,开会也讨论过了。”
“小姚你啊,还是先在餐饮部当经理,先干一段时间看看。”
姚宝田这才漫斯条理地对周颖如说道,“小周同志,以后我可就是你的顶头上司了,工作上我们可要好好配合,免得出错。”
周颖如当然听得出姚宝田语气里的挑衅,只当自己没发现,淡淡地应道,“好。”
姚宝田见周颖如不接自己的茬,洒脱一笑,“曾经理,我还有事,先走了。”
等人出去了,曾淇这才看向周颖如,脸上的笑容多了几分真心实意,“让你过来认人,免得年后回来上班碰到了,不知道怎么相处。”
“姚宝田的父亲是我们景明楼大饭店的老人了,不到二十岁就在后厨帮工,从后厨一路升到餐饮部的经理,直到退休,对景明楼的业务知根知底,每个部门也都有说得上话的人。”
曾淇端起桌上的杯子,喝了一口。
热茶早就凉透了,姚宝田一回来就到自己这里来打探口风,应付了半天。
“实话实说,在遇见你之前,我们内部默认的将来都是小姚同志接替我的位置。”
“小姚同志自己也是这样的认为的,不然也不会老老实实到京市去学习了一年多。”
“但我碰见了你,小周同志,”曾淇放下茶杯,转身去拿热水壶,往自己的杯子里重新添了些热水。
看着沉沉浮浮的茶叶,和茶杯重新冒起的热气,曾淇接下来的话意有所指,“一潭死水难起浪,半亩方塘活水来。小周,现在看来,你才是适合当总经理的那个。”
“小姚受他父亲影响太深,觉得景明楼只要维持现状,就可以继续发展下去。”
“但我不这么认为,这次你跟着外出考察也看到了,沿海城市的发展都在加快,如果我们还固守着原来的盘子,只会越做越小。”
曾淇抬起头,看着周颖如的目光里全是希冀,“我希望你来做那个大刀阔斧改革的人。”
“你放心,有我在后面给你撑着,就算捅破了大天也有人给你善后,你放心去做。”
周颖如抿了抿唇,总觉得曾淇话里有话。
看着周颖如意有所指的神情,曾淇笑了,“在后厨和客房部的时候,你也发现了不合理的地方,对不对,比如合同工和正式工,比如……”
曾淇果然已经发现了,周颖如看着曾淇,斟酌着不知如何开口。
曾淇把话说了下去,“我当然看到了,我还可以告诉你,不仅是这两个地方,在我们的管理层里,也存在这种问题。”
“每天上班就是应个景,事情丢给勤快的人干。三个人和十个人的工作结果没多大差别……”曾淇看着周颖如眼睛越瞪越大,难得来了兴致。
“这些问题我知道,不仅我们大饭店有,很多国营企业都存在这个问题。”
“你还记不记得之前过来宣传的那个杨金生?”曾淇话锋一转,提到另外一个人。
周颖如点点头。
“接待他的时候我就对他很感兴趣,等人走了以后,我查了查他的履历。”
“发现他之所以被树立成典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对自己的工厂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