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七章 外出考察
作品:《新婚夜你接寡嫂回家?我改嫁你哥去随军》 陈三妹看着撒了一地的小米粥,就像自己稀里糊涂,跟婆婆纠缠不清的这些年一样。
黏黏糊糊,没解决什么实际问题,反而黏在自己身上,脱都脱不下来。
陈三妹闭了闭眼睛,终究是刚才大宝离去的目光触动了她。
“我要分家。”陈三妹缓缓吐出一句话。
这句话落地的时候,陈三妹才觉得自己周身都轻松了起来。
病房里寂静异常,周颖如不说话,目光里全是赞许。
李大娘皱皱巴巴的脸抽搐着,她尽力坐起来,双手撑在床边,努力用脚尖够着地上的拖鞋。
她抬起头,猩红的眼睛死死剜着陈三妹,“你个丧门星,你再说一遍!”
“我要分家!”陈三妹没有一丝犹豫。
“你敢!”一个拖鞋飞过来。
由于李大娘身体不便,所以拖鞋只落在陈三妹跟前,并没有砸到她身上。
“你要是敢分家,我现在就一头撞死在医院里,我看逼死婆婆的你要不要去坐牢!”
李大娘说着就要往床头柜上撞,丁琳冲过去想要拦住,一个声音却更快地响起来,彻底将李大娘寻死的动作按下暂停键。
“李大娘!想想国家和部队每年给你的补贴!想想你的房子!”
张喜燕推门而入,走到周颖如身边,“小周,回来了怎么也不到村办去找我。”
周颖如有些抱歉,“着急跟丁琳回来,看看陈三妹这里的事,没顾上去您那里。”
张喜燕点点头,知道李大娘是个难缠的,走到床边,冷眼看着不再发疯的李大娘。
“李大娘,你不好好在卫生所里养病,这是在闹什么?”
“张主任,这个挨千刀的混蛋,她要跟我分家!”李大娘眼泪簌簌地落下来,一个劲地捶胸顿足,不知道的还以为陈三妹怎么欺负她了。
“分家就分家,至于寻死觅活的吗?”
“再说,您不是早就把他们娘仨赶出去了吗?怎么,当初您不留他们的时候,没想过那叫分家,现在陈三妹只是正式地提出来,您老就受不住了?”
张喜燕处理家庭纠纷多年,对陈三妹家里的情况心知肚明。
当年她们做了小半年的思想工作,嘴皮子都要磨破了,都没劝得李大娘回心转意。
一个办公室的人只能帮着陈三妹大包小包的搬家,要不是看在她烈属的份上,村子里格外照顾,给她们娘仨砌了个土坯房子,现在陈三妹还没个落脚的地方呢。
李大娘自然也想到了当年的事。
但那时候自己身体还健康健,国家一次性发放的抚恤金都在自己手里,有这笔钱在手,她为什么还要留着陈三妹这几张嘴巴,在家里吃她的喝她的?
现在不同了,陈三妹手里有房子,有地,两个孩子也渐渐大了起来。
没看这才几年的时间,陈三妹就偷偷摸摸攒了两万多,只要给她时间,她还能挣到比这更多的钱,要是分了家,以后这些钱岂不是自己一分都拿不到?
李大娘翕动着嘴唇,不甘心地说道,“我现在腿脚不便,不能自己生活,陈三妹不给我养老,谁给我养老?”
张喜燕一眼看破李大娘的小心思,却不屑于戳穿她。
“李大娘,陈三妹就是跟你分家,属于你的那一份抚恤金也是你的,谁也拿不走。”
“同样的,属于陈三妹和两个孩子的那几份,上次我们已经交接过了,所以现在陈三妹同志提出分家,对于你们的生活并没有半分影响。”
“大宝和小宝还是你的孙子,将来有出息了也会回来看看奶奶。”
“你要是把事情做得太绝,连两个孙子都跟你断了关系,怎么办,你想过没有?”
李大娘嘴巴紧闭,就是不肯松口。
这些天花乱坠的道理对她来说没用,以后分不到陈三妹挣的钱,才是李大娘心里最大的隐患。
“李大娘,如果你不同意分家,那我现在就报警。”周颖如抄着手,冷冷地给李大娘最后一击。
李大娘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看着这个油盐不进的女同志。
她跟陈三妹不同,根本就不好拿捏。
上次当着村主任和那么多部队领导的面,她都能丝毫不乱地自证清白,自己家里这点子破事,她是真的会说到做到,不留一点余地的!
李大娘最后看向陈三妹,发现这个由着她按扁搓圆这么多年的媳妇,第一次直视自己。
澄澈的目光里没有半分害怕和愧疚,全是坦然自若和孤注一掷。
陈三妹是真的要和自己分家,不管闹得多么难看,不管别人会在后面议论得多么难听。
李大娘读懂了陈三妹的眼神。
提着的那口气泄了,最终还是进监狱的恐惧占据了高地,李大娘颓唐地坐下,心如死灰地说,“好。”
“分家可以,我现在住的房子不可能分给陈三妹,那两个孩子也不行。”
“那是我们家的祖宅,我们世世代代都住在那里,谁都夺不走,村子里要尽快给我修好!”
张喜燕淡淡地回她,“李大娘你放心,房子修缮工作下周就会开始,最多两个月,您就能回去住了。”
“保证比你原来的房子还要好。”
周颖如看到李大娘松口,忙不迭地问张喜燕,“张主任,村办今天可以把分家协议写出来吗?”
张喜燕看了一眼墙上的钟,点点头,“问题不大,我这就回去。”
李大娘剜了周颖如一眼,你就这么迫不及待。
周颖如视若无睹,那当然,说不定一会儿李大娘就反悔了。
未免夜长梦多,要赶紧把协议签了,以后李大娘再闹,陈三妹手里也有武器可以保护自己。
这么一块狗皮膏药,剥下来的时候,连皮带肉都是轻的。
丁琳拉着陈三妹,和周颖如一起,离开病房,回到外面的长椅上坐着。
等着张喜燕带着分家协议过来。
“到时候是不是村办还要来人?”周颖如问。
总觉得这种事情,需要有德高望重的人在场,才能镇得住李大娘。
丁琳点头,“前些年我见过村里别人分家,村主任,村办的人来了五六个,得双方签字按手印才作数。”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