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进展

作品:《新婚夜你接寡嫂回家?我改嫁你哥去随军

    岳听松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稳稳捏住手里的酒杯,对王副师说道:“爸,这段时间,多谢您对我的照顾和提点,我先干为敬。”


    “好!”王副师看着女婿如此上道,语气里也多了几分慈爱,“我们年纪慢慢大了,未来都是你们年轻人的。”


    “我和佳佳妈妈,对你们小两口没什么要求,只要你们好好的,最好再有个自己的孩子,我们两老就放心了,等我退休了,带着孙子逛公园去,也算是颐养天年了。”


    “爸……”王佳佳娇嗔地责怪着父亲,明艳的脸上浮起一层羞色。


    不知道是不是酒精的作用,岳听松只觉得自己大脑现在运转得尤其缓慢,在灯光的映照下,王佳佳那张平时看起来尖锐刻薄的脸,居然也多了几分娇艳柔美。


    岳听松左手握拳,用力控制平息身体里的燥意。


    酒过三巡,王副师和刘珺交换了个眼神,清了清嗓子,语气和蔼地说:“小岳啊,我们也知道,你爸妈在乡下带孩子不容易,之前不开口,是担心影响你的工作。”


    “现在看到你表现好,我们也放心了。”


    “等什么时候你和佳佳商量好了,就把你爸妈接到市里住着吧,包括孩子,一并带上来。”


    岳听松一听,兴奋地想要站起来立刻道谢,王副师伸出手,示意他坐下,听他把话说完。


    “但是我丑话说在前头,”王副师话锋一转,“家里人住着多了,更不能委屈了佳佳。事事要以她优先,佳佳年纪小,你要让着她。”


    “爱人嘛,娶回家就是要好好疼爱的,你说对不对?”王副师语气缓慢,掷地有声,像是在给岳听松建议,又像是一种隐秘的威胁。


    “毕竟你们住得不远,佳佳到时候受了委屈跑回来诉苦,我可饶不了你!”王副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


    岳听松抹掉头上冒出的豆粒般的汗珠,不知道是不是今天的白酒度数有些高,他只觉得自己的冷汗一直都没停过。


    “爸,妈,你们放心,我肯定会好好照顾佳佳,不让她受委屈。”


    王佳佳坐在刘珺身边,听到这种干巴巴的保证,虽然心中不屑,但想到父母说,丈夫很快就要提拔了。


    想到自己能够成为家属院里,最年轻的团长太太,一种久违的骄傲和得意袭来,让王佳佳心中熨帖不已,看着岳听松也顺眼多了。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尤其是岳听松,喝了不少酒,回去的路上,脚步都有点发飘。


    王佳佳扶着岳听松回到家,正想叫醒对方,让他洗个澡再睡。


    还没来得及张口,人就被岳听松扑倒了。


    “岳听松!你给我起来,重死了!”王佳佳用力地捶着岳听松的后背。


    岳听松撑起身子,醉眼惺忪地盯着王佳佳半天,总算是看明白了面前的人,是自己的妻子。


    他打了个长长的酒嗝,熏得王佳佳直捂鼻子,挣扎着站起身就要往房间走。


    没想到岳听松跟着站了起来,长腿一迈就追到王佳佳身后,将身形纤细的王佳佳用力一捞,两步就放到床上。


    王佳佳怔怔地看着岳听松,心脏怦怦地跳着,不知道是在紧张还是期待。


    岳听松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精神愈加亢奋起来。


    刚才席间,王副师是不是还说希望他们有个自己的孩子来着?


    岳听松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解开女人的衣服。


    他动作缓慢,随时提防着王佳佳扇过来的耳光,结果直到面前女人玲珑有致的身体暴露在黑暗里,王佳佳都没有任何抵抗的举动。


    只是微微发抖,红着脸垂着头,一声不吭。


    岳听松轻笑一声,实在按捺不住,压了上去。


    ……


    杨金生到黄岩市第二天,就在市委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各个加工厂的选址地。


    大半天下来,杨金生只是提出了自己简单的几点建议。


    但在讨论到是否进口外国工厂的生产线时,杨金生和省里的专家意见产生了分歧。


    专家的意见是使用国产的,再进口一两条国外的,配合生产使用。


    既能控制成本,也可以更快地让工人们熟悉操作流程。


    但杨金生不这样认为。


    “国外的生产线更先进,更成熟。”坐在市委书记的办公室里,杨金生不急不徐,喝了一口热茶后,缓缓说道。


    专家据理力争,“国外的生产线可不便宜,随随便便一条就要十几万,有的甚至要几十万,全部都用国外的,一个加工厂没有百万根本下不来!”


    杨金生放下茶杯,抛出自己的理由,“我在南方调研的时候,看到那边的工厂都是全资引进国外生产线。”


    “有的时候,还会因为僧多粥少的问题,互相抬价格,高价收购,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创造先进的,符合世界主流发展水平的生产力!”


    专家扶了扶要滑落的眼镜,“杨厂长不用把话说得那么大,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市里这批加工厂,基本都是建在村镇里,当地财政本来就紧张,市里出面跟银行磋商,才贷出的两百来万,几个厂一分,剩下的还需要集体集资,不能盲目地追求太贵的生产线,那不现实!”


    市委书记坐在杨金生旁边,看省里专家气得脸色发青,一副挽起袖子就要跟杨金生理论的书生意气,忍不住开口劝道:“江老师不要激动,我们这是在探讨,探讨,还没有最后拍板,有问题,有意见,提出来嘛。”


    杨金生看市委书记说话了,也缓了口气,放松身体靠在椅子上,悠悠地喝着茶,“我的意见就是尽量全部使用外国生产线,能买多少买多少,实在不够,再用国内的顶上。”


    杨金生说完,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放在茶几上。


    “各位领导,这是南方主做进出口外贸的一家企业,我已经去实地考察过,质量价格各个方面,都是信得过的。”


    “如果通过他们购买R国的机械,他们还会安排工人过来给你们讲解,保证工人们能够独立操作,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杨金生说完,抬起手表,笑着说道:“时候不早了,我回招待所休息一下,后天还要去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