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四章 工作指导

作品:《新婚夜你接寡嫂回家?我改嫁你哥去随军

    小宝看着奶奶,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 才让奶奶脸色不太好看,“奶奶,我妈有钱。”


    “她有好多好多钱,每次只拿两张十块,就能给我和哥哥买好多吃的。”


    “我妈把钱都收得可好了,平时还叮嘱我们,不能乱进她的屋子,动那些钱。”


    李大娘想要去倒水喝的动作停住了,她将刚才小宝说的话,迅速在自己的脑中过了一遍,按捺住心中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地问:“小宝,你知道你妈把钱放在哪里?”


    小宝点点头,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说出来的话究竟有多重要,“在她的衣柜里。”


    李大娘差点没拿住倒水的杯子。


    陈三妹的钱,那些本就该有自己一份的钱!居然就放在她房间的衣柜里。


    李大娘四下环绕一圈,又看了看墙上的挂钟,知道今天是来不及了,只能将这个计划放在心中。


    李大娘假装一切正常,将倒好的水递给小宝,露出了最近最真心的一个笑容,“小宝,喝点水,别噎着了。”


    看着小宝像个小动物一样,低着头小口小口地喝水,李大娘爱怜地摸了摸小孙子的头顶,由衷地赞叹道,“小宝可真是个好孩子,奶奶最喜欢小宝了。”


    ……


    李大娘蛰伏了一个多星期,好不容易等到了孩子们上学的这天。


    她早就摸清了陈三妹每天的动向,早上起来,给孩子们做好一天的饭菜后,她就要去自己承包的海域检查,这一趟再回来,基本就是中午头了。


    在这期间,陈三妹的家里就是没人的。


    李大娘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了一个退潮的清晨。


    她起了个大早,拉着邻居去赶海,跟着同伴们一起离开,直到快走到陈三妹家附近的路口时,才假装想起来什么似的,“哎呀,我忘了买面粉,你们先回去吧。”


    “我去趟供销社。”李大娘说着,将草帽往下拉了拉,头也不回地朝供销社的方向走去。


    那条小路同样通向陈三妹的家。


    李大娘拿出陈三妹交给她的钥匙,说起来自己这个媳妇,真是个实心眼。


    不管她怎么撒泼打滚,还是把自己当作长辈一样敬重着。


    当初陈三妹送钥匙来,李大娘看都不看,恨不得直接扔出去。


    要不是看在两个孩子的份上,李大娘是真的想彻底和陈三妹划清界限的。


    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如今陈三妹日子越过越好。


    钥匙插进锁眼,顺利地打开院门。


    李大娘只庆幸自己当初没有一时冲动,将钥匙扔了出去。


    不然今天偷偷溜进来,将属于自己的钞票拿走的大计,根本就实施不了。


    李大娘推门而入,不出所料的,家里静悄悄的,一个人都没有。


    她蹑手蹑脚地钻进卧室,打开唯一的木柜子,只看到一摞叠得整整齐齐的衣服。


    不对啊,小宝明明说,陈三妹就是将钱收在柜子里的。


    不死心地李大娘伸出手,在衣服的间隔间摸来摸去,试图找到一点别的东西。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大娘终于摸到了一个塑料袋。


    她小心地将袋子从衣服堆里抽出来,松了口气。


    李大娘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紧张得整个后背都湿透了。


    她将袋子翻过来,解开上面的结,陈三妹足足给这一摞钱,套了三个塑料袋!


    李大娘费了好大力气,才看到整整齐齐的一沓百元大钞。


    她不敢数,光看厚度就是她这大半辈子从来没见过的模样。


    筹划了这么久,真的摸到这沓钞票的时候,李大娘只觉得它们比烫手山芋还难拿。


    但是时间来不及了,再耽搁下去,万一陈三妹突然回来了,自己就白来这一趟。


    李大娘一咬牙一狠心,全是这个女人欠自己的!


    她用拇指和食指在舌头上蘸了蘸,用力将钞票搓开,手忙脚乱地拿走一大半,然后将剩下的零星几张,重新放回塑料袋里。


    多少还得给两个孩子留一点,李大娘这么想着,重重将衣柜的门关上。


    她伸手摸了摸胸前鼓起的一块,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终于到手了。


    李大娘毫不留恋,抬脚就离开了陈三妹家。


    陈三妹从婆婆家回来,走到家门口的时候,发现小路尽头那个快步离开的身影有几分眼熟,但就是想不起来是谁。


    她回到家,抬头看了一眼时间,还没到十一点,大宝和小宝还没有下课。


    陈三妹环顾四周,日子好不容易有点起色,自己还是不折腾了吧。


    她在心里这么劝自己。


    她这二十多年以来,都是循规蹈矩地走过。


    结婚生子,按部就班走到今天,难道真的要去将全副身家赌在一个虚无缥缈的未来?


    陈三妹赌不起。


    这样想来,郭婷还是要比自己强的。


    至少她的身后有娘家,有丈夫,有婆家,有孩子。


    而自己的身后,空无一人。


    形单影只的陈三妹还要努力成为两个孩子的依靠。


    找个机会跟村主任说一声,自己还是干好眼前这点海产养殖的活路就行。


    至于投资分红这些新兴的玩意儿,陈三妹深觉自己还是不要掺和的好。


    军区机关大楼,会议室。


    左首长沉吟不语,认真听着下面人关于推进加工厂落地的工作汇报。


    沈季平发言完毕以后,岳听松志得意满地站起身,清了清嗓子,对左首长说道:“报告首长,我有一个建议。”


    左首长颔首,“说说看。”


    岳听松将早已准备好的报纸举了起来,脸上流露出得意的神色,语气都轻快起来,“大家请看,这份中央报纸上面,有一位民营企业家的报道。”


    “这个人叫杨金生,是南方布料厂的厂长。”


    “由于他在自己工厂里的改革方案优秀且卓有成效,已经得到了中央的接见和报道,成为了当地的典型。”


    “这位杨厂长,现在是全国炙手可热的管理专家,经营大师!通过我的发小帮忙,我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他本人。”


    “首长,我已经邀请到了杨厂长,在百忙之中,抽空到我们黄岩市来一趟,给我们现在的加工厂落地工作,做出一些最先进,最前沿的工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