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娇蛮郡主x假正经太子49

作品:《娇娇貌美又好孕,绝嗣帝王宠疯了!

    殿内,鸾凤和鸣的帐子放了下来。


    姜杳知抱着赵璲,将他整个人都侧躺着环进了她的身体之中亲密无间。


    “云太后身份特殊,不可妄动。”


    不知道静谧了多久,赵璲轻柔的嗓音飘进了姜杳知的耳中。


    沉稳而又自持,仿佛方才因着杀母之仇还悲痛愤怒的人并不是他一般。


    可是姜杳知却能听出来那轻柔嗓音下隐藏着的压抑仇恨。


    “我没事的,这么多年都过去了,也不急于一时半刻便要报仇,我不急,元娘也不要急。”


    不要因着心疼、在意他,而失了平常心,想要为他出头。


    这对于他们现下的处境,绝对是雪上加霜。


    要让一朝太后,宣帝的生母恶有恶报,绝对不能出现半分差池,否则便是灭顶之灾。


    生母和一个嗣子,孰轻孰重宣帝不难选择。


    或许,宣帝会因为旧事而对云太后生出不满、忌惮,可是绝对不会对云太后下手,母子情分摆在那里。


    可若是....


    姜杳知顿时便明白过来了赵璲话中藏着的深意,低头保证般的亲了一口。


    “殿下放心,我绝对不会胡乱行事的,来日方长,我们慢慢布局便是。”


    他们都知道绝对不可能让宣帝对云太后下手处置,可是一点一点的摧毁宣帝对于云太后的母子亲情。


    有些事他们去做,和宣帝自己去体会是截然不同的。


    比起本应该得到,却被人为的除掉,一生困于那得不到中,想来宣帝心中滋味也不会好受。


    高高在上太久的人都会或多或少的染上一些上位者的毛病。


    就像云太后不喜云翌炀脱离掌控一般,宣帝也不会喜欢有人替他做决定。


    哪怕是这个人是他的生母,替他做了一个看似是为他好的决定,却从未问过他是否乐意。


    宣帝作为执掌万里江山大权的帝王,又岂会真的半分都不在意?


    姜杳知和赵璲相视一笑。


    来日方长,他们一点都不着急。


    ——


    太子殿下彭城遇刺一案交由大理寺,不过三日工夫,背后的凶手便被揪了出来。


    宣帝本就因着灵山一案怒火一直没消,却偏偏又传来了太子遇刺的消息。


    心里那股火气一直没发出来,大理寺将证据一提上来,宣帝立刻便毫不留情的处置了。


    楚王府的世子赵璟意图刺杀太子,赵璟贬为庶人圈禁宗人府,就连楚王也受牵连被贬为平郡王赶到了一个犄角旮旯的封地,想来这辈子是和荣华富贵无望了。


    这两件事一出,朝堂中人任谁都不敢再在宣帝面前闹出任何差池,当差都提起来了十二万分的精神。


    就连对待姜杳知这个太子殿下都和蔼了不少,加上雪灾赈灾一行办的还算不错。


    她这个太子在朝中也算是站稳了脚跟,开始了临朝听政。


    而慈宁宫也仿佛并没有了什么动静,赵璲腹中的孩子也一天天安然长大。


    皇宫之中看似波澜不惊,可背地之中的波涛汹涌却悄无声息的蔓延开来。


    隐藏在水面下的较量也在无声无息中展开,颇有一种风雨欲来之感。


    赵璲怀的乃是双胎,不仅宫中皆知,就连京中众人也知晓,只感叹舞阳郡主的好命。


    瓜熟蒂落时,只要不是双生子,依照大周还从未有过龙凤胎的祥兆。


    或许,对于子嗣稀少的皇家来说,哪怕是双生子也并不是没有办法解决。


    总之,太子妃这一胎只要诞下小皇孙,这东宫也算是彻底的立住了。


    而过了六个月后,姜杳知只觉得赵璲的肚皮像是吹了气的皮球一般鼓了起来。


    像是倒扣了一口罗锅,大得让人都忍不住心生担忧。


    赵璲身边伺候的人也增加了一倍,生怕有个什么意外。


    而风平浪静了近一个月的湖面,终于掀起来了点点波澜。


    先是有孕六个多月的太子妃不小心误食了阴寒之物,动了胎气,差点小产。


    太子悲愤大怒,跪求宣帝为妻儿做主,查出心思恶毒之人。


    宣帝也为这一对还不知男女的双生胎欢喜不能自已,他这一辈子再不会有自己的后嗣。


    自从赵璲立为太子后,又很快娶妻生子,宣帝也体会到了做父亲、祖父的期待。


    不管如何,赵璲以及他的子嗣都会是宣帝的后嗣。


    在他的眼皮子底下居然有人敢谋害皇子皇孙,这简直是在打宣帝的脸。


    整个皇宫都被帝王的雷霆之怒给震慑的仿佛连活着都成了一种奢望,宫中押进慎刑司的宫人不计其数。


    一个个钉子被拔了出来,随着太子妃母子转危为安的消息传来,宣帝那股雷霆之怒才算是稍稍缓解。


    宫中伺候的宫人听见这个消息也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可没等他们这口气松太久,从太极宫肃然谨慎的态度来看,或许真正的风雨才即将来临。


    最深受其害的人要数曹敬,才从东宫那场风雨中安稳度过,可谁想到这不查不知道,一查竟是查到了那位主儿的身上。


    尤其是这查出来的内容,怎么看怎么都不让人乐意。


    本来太子妃差点一尸两命之事查到了慈宁宫,就已经够让宣帝生怒了,可是谁能想到居然还牵扯到了二十多年前的徐氏呢?


    当年不仅仅赐婚一事,云太后掺了一脚,甚至就连徐氏生产,到后面病逝.....


    曹敬心中或许要比云太后更加知晓陛下对那位主儿的心思,从前只当是有缘无份,皇权更加重要也就罢了。


    如今先是中年无子,又将徐主子的儿子过继后当成了亲儿子,心中何尝不是抱着自欺欺人的念头。


    将来百年后,宣帝膝下有子璲,生母徐氏,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死同穴了。


    可是,谁能想到当年徐主子病逝居然不是意外,而是人为呢?


    尤其是,当年徐家尽管有个宠妃在后宫,可他们心中清楚赵明蘅并不是为君之人,又岂会一条路走到黑?


    当初,徐家是决定让徐书意争一争太子侧妃的位置的。


    这样一来,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哪怕是赵明蘅真的没机会坐上那个位置,徐家也不至于落败。


    可惜......


    曹敬到现在都不敢想,宣帝捏着密信时那阴翳如海的神情。


    从未得到和本该得到,究竟是哪个更遗憾呢?


    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