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小朝廷。

作品:《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

    谢正阳笑道:“农耕桑麻,关系民生大事,也关系本县的税赋能否完成。郝继友兄台,行吗?”


    王贵顺着话问道:“郝孝廉,管理农耕桑麻,你行不行?”


    “当然行了。”


    郝继友大喜过望,抱拳道:“反正都是黔首百姓种地,我又不种地。我只要管着他们,让他们交税就行了!”


    王贵苦笑不语。


    姚督学又来打圆场:“郝孝廉虽然年轻,但是肯学,磨炼一下,定能胜任!”


    “是吗?”


    谢正阳冷笑,看着姚督学:“我看可以让郝孝廉,先回去学习种地,磨炼好了再来。四肢不勤,五谷不分,怎么做农曹官?假如耽误了本县的税赋,侯爷和郡守,都饶不了我们!”


    姚督学不敢说话了。


    郝继友还不服:“我是孝廉,我理应入朝为官……”


    谢正阳一笑:“这样吧郝孝廉,你去皇都洛阳做官,才不至于埋没你大才。桃源县这个小地方,你施展不开的。”


    王贵也挥手:“你二人速退,以后有空缺再说!”


    郝继友趁陈利,悻悻地退去。


    谢正阳对王贵说道:


    “前天那个鲁信健,我看还是能干事的人。派人去叫过来吧,做我的助手。以后,桃源县的农曹事务,我来负责。我保证完成每年的粮草赋税,不够的,我自己掏钱补上!”


    淳于风笑道:“谢公子,农曹官可是个辛苦的差事。”


    谢正阳说道:“本县一半税赋,都要上交给侯爷的,是侯爷的俸禄。为了侯爷,我愿意吃苦。”


    王贵点头:“既如此,谢公子就兼任农曹官吧。”


    于是,谢正阳就两个职务,相当于后世的县公安局长兼任农业局长。


    黄昏时分。


    刘学文带着七十多汉子,来到县城。


    大多数是刘家庄的。


    石塘村的谢保、贾老三也在。


    还有潘有财,从二龙山带了七八个兄弟,混在其中。


    刘学文笑道:“谢公子,这是第一批,明天下午,我们刘家庄还有三十人过来,为谢公子效力。”


    “是为朝廷效力,不是为我。”


    谢正阳摆摆手,将众人带去校场,登记造册,编成三个排,七个班。


    挑选人才,担任排长和班长。


    校场里就有军营,可以住宿。


    完成整编,晚饭过后,谢正阳又带着大家,去城里城外走一圈,让大家熟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