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他不一般

作品:《医学吊车尾?逆袭狂揍医界权威!

    “目标是将颅内压降到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为后续的开颅手术争取时间。”


    “我会严格控制放液速度和总量,尽最大可能避免脑疝的发生。”


    刘顺点点头,没有再多问细节,只是说:“好。我相信你的判断。准备吧。”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像是对其他人解释,又像是自言自语。


    “有时候,打破常规,才能创造奇迹。”


    赵旭打完电话回来,脸上依然带着不解:“主任,我还是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


    “张枫医生虽然……但他毕竟年轻,而且这完全违背了我们的操作常规……”


    刘顺看了他一眼,淡淡地说道:“赵旭啊,你看事情还是太表面了。”


    “这个张枫,很不一般。”


    很不一般?


    赵旭更加疑惑了。


    ……


    手术室内,无影灯的光线聚焦在手术台中央。


    冰冷的金属器械碰撞声,心电监护仪规律的“滴滴”声。


    刘主任站在张枫身旁,目光紧紧锁住张枫即将操作的区域。


    他沉吟片刻,压低声音建议道:“张枫,要不要……把骨窗开得再大一点?”


    “这样视野更清晰,操作起来也更稳妥些。”


    毕竟,颅脑手术,视野是生命线。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传统的开颅手术,恨不得把整个颅骨都掀开,为的就是那宝贵的视野和操作空间。


    张枫摇了摇头,声音透过口罩,显得有些沉闷:“刘主任,不必了。”


    他顿了顿,解释道:“孩子伤得太重,颅内压刚刚通过腰穿降下来一些,但依然很高。”


    “开大骨窗,意味着更大的创伤,更多的出血,术后恢复也更慢。”


    “我希望……他醒来的时候,能少受一点罪。”


    “这么小的孔……”刘顺眉头微蹙,即便隔着老花镜,他也能想象那操作难度。


    “你能行吗?”


    这可不是腹腔镜,有各种角度的镜头可以辅助。


    这小小的孔洞,几乎是盲操。


    张枫眼神平静无波:“放心吧,刘主任。在显微镜下,足够了。我可以做到精确止血和修复。”


    他的自信,并非凭空而来。


    脑海中,系统模拟手术已经进行了无数遍,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已烂熟于心。


    刘顺深深看了张枫一眼。


    他不再多言,只是重重地点了点头:“好。我相信你。需要什么,随时开口。”


    他往后退了半步,将主刀的位置完全让给了张枫。


    他心中也不禁嘀咕,这小子,究竟是哪里来的底气?难不成真是天纵奇才?


    赵旭站在稍远一些的地方,他刚刚结束一个协调电话,确保了术后ICU床位和备用血源。


    他看着张枫那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听着他和刘顺的对话,心中的疑虑更重了。


    这么小的切口……这简直是拿患者的生命在开玩笑!


    可刘主任……竟然同意了?


    黄汉林站在赵旭旁边,也是一脸的不可思议。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小声对赵旭说:“赵哥,这……这孔也太小了吧?”


    “跟钥匙孔差不多。这怎么操作啊?”


    “别说清除血肿了,器械能不能顺利放进去都是个问题。”


    神经外科的手术,向来以精细著称,但那也是在视野充分暴露的前提下。


    张枫这操作,在他看来,无异于蒙着眼睛走钢丝。


    张枫没有理会旁人的目光和议论。


    他伸出手:“微型颅骨钻。”


    器械护士迅速将一把精致小巧的电钻递到他手中。


    “嗡——”


    轻微的马达声响起。


    张枫手腕沉稳,钻头精准地在男孩头部特定标记点落下。


    骨屑纷飞。


    很快,一个直径不足两厘米的小孔,出现在男孩的颅骨上。


    小孔边缘光滑,足见操作者的技艺精湛。


    “吸引器。”张枫再次开口。


    护士立刻递上。


    那吸引器的头部,也仅仅是勉强能从小孔中探入。


    刘顺凑近了些,即使如此近的距离,他也只能通过那个小孔,隐约看到一小片脑组织。


    以及正在缓慢渗出的暗红色血液。


    视野……实在太差了!


    他的心,不由自主地揪紧了。


    这样的条件下,要清除几十毫升的血肿,还要进行血管和神经的修复……这难度,简直是地狱级别的。


    他开始有些后悔,是不是太草率地相信张枫了?


    万一……


    刘顺不敢再想下去。


    张枫却像是完全没有感受到这种压力。


    他俯下身,将显微镜的镜头对准那个小孔。


    目镜中,原本模糊的视野瞬间被放大、清晰。


    脑组织、血管、出血点……一切都清晰可见。


    “弯剥离子。”


    “显微剪。”


    “双极电凝。”


    张枫的指令清晰而迅速,不带丝毫犹豫。


    每一次剥离,每一次剪切,每一次电凝,都精准到了极致。


    手术的速度,竟然比之前做腰椎穿刺时还要快上几分。


    器械护士起初还有些手忙脚乱,毕竟这种单孔微创的颅脑手术,她也是第一次配合。


    但很快,她就被张枫的节奏带了起来。


    手术室内的气氛,依旧紧张。


    刘顺站在张枫身后,虽然无法直接看到显微镜下的操作。


    但从监护仪上各项生命体征的稳定,他能感觉到,手术……似乎进行得很顺利。


    黄汉林则紧盯着悬挂在墙壁上的大屏幕。


    那是显微镜的画面投射。


    虽然画面有些晃动,而且因为角度问题,很多精细操作无法完全展现。


    但他依然能看到那片小小的术野中,张枫的器械是如何精准地避开重要神经和血管。


    一点点将血肿清除,又如何细致地处理着那些破裂的微小血管。


    “出血量……目前清除出来的,目测大约有25毫升了。”黄汉林喃喃自语。


    他旁边的赵旭闻言,脸色更加凝重。


    25毫升,对于一个几岁的孩子来说,这个出血量已经相当可观了。


    “黄医生,”赵旭忍不住问道,“你说……即使手术成功,清除了血肿,这孩子……他醒来后,会不会有什么后遗症?”


    这是所有脑外科医生都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大脑,是人体最精密、最复杂的器官。


    一旦受损,很多功能是不可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