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训斥

作品:《千金弑:屠尽侯府祭前生

    裴景明和曲凌讲述当时的情况


    长公主当着众多朝臣的面发了怒,“你简直不知所谓。”


    赵玄翊坚持,“宋光罪无可恕,但他为王朝也立下汗马功劳,若能免其一死,改为流放,既能彰显朝廷仁德,也能震慑百官。”


    他罔顾长公主如刀锋的眼神,“况且,朝堂之中,他的党羽不计其数,若骤然处死,其旧部必会人心惶惶,生出变故。”


    长公主盯着他。


    突然伸手拔出剑,一一指着在座的每一位大臣。


    能走进议政殿的,哪个不是人中龙凤,权贵世家。


    此时却是大气都不敢出。


    “听见没,太子的意思是,你们之中,或是你们的下属之中,有与宋光同流合污,甚至是,想谋逆之人。”


    长公主用剑敲着桌子,殿上无人敢吭声。


    赵玄翊脱口而出,“孤绝无此意。”


    有胆子小的已经冒出了冷汗。


    赵玄翊在心里叹了口气,知道自己是救不下宋光了。


    还被长公主算计了一道,让朝臣们怪上他。


    “姑母别为难诸位大人,”他低眉敛目,“有气撒在孤身上就是。”


    长公主毫不客气的用剑背抽了他。


    “你的确该打。”那一下打在脖子上。


    赵玄翊疼得倒吸一口凉气。


    既震惊,又羞恼。


    “萧大人以为,本宫这一下,该不该打?”长公主眼神锋利,流转到左手边坐着的第一人。


    萧辞豫不声不响的坐着,紫袍蟒带,脸上挂起微薄的笑意,“长公主教训自家子侄,没什么不应该的。”


    他极为圆滑的既给了太子台阶,又防止有人揪住长公主此举不妥。


    “太子,你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么?”


    长公主寸步不让,赵玄翊有些难堪。


    朝臣们面面相觑,目光纷纷看向萧辞豫。


    先帝当年留下三人辅佐长公主。


    宋光与侯老将军皆食言,唯有萧辞豫没变。


    如今,另外两位都不在了,这些年如履薄冰的萧大人终于迎来曙光。


    长公主众目睽睽之下训诫太子殿下,萧大人不说话,他们更不敢开口。


    他们见萧辞豫闭着眼睛,也跟着闭上眼睛。


    骂吧骂吧,姑母骂侄儿,很正常。


    长公主打完人,把剑扣在赵玄翊的肩膀上,“宋光结党营私,吞没赈灾银,滥杀百官,你在东宫读你的圣贤书,倒是学会了宽仁二字。”


    “可他配得上这宽仁么?”


    长公主用剑挑起一本奏折甩进赵玄翊的怀里。


    “他纵容亲信抢占土地,为非作歹,那些饿死的稚子,流连失所的百姓,哪个不是你的子民。”


    赵玄翊心头一阵发紧,挺直的腰背也有些弯下去。


    “你外祖父恶事做尽的时候你装聋作哑,如今东窗事发却想博个仁德之名,你是把满朝文武当瞎子,还是把天下百姓当傻子。”


    长公主句句如刀。


    “太子也未必是善恶不分,一时想岔了,也是有的。”萧辞豫缓缓开口。


    众人以为他要打圆场,他却说,“储君之位,关乎国之根本,太子久居东宫,缺少历练。”


    赵玄翊感觉不对劲。


    果然,萧辞豫从袖中拿起一本折子,“越州有本奏,另有血书一份,刺史中饱私囊,瞒灾不报,导致越州多年民不聊生,去岁冬,大寒,冻死人无数,今春大雪不化,无法耕种。”


    “下官奏请太子往越州,查清此事,赈灾慰民。”


    赵玄翊汗毛倒立。


    这哪里是奏请,这分明是将他贬斥。


    一国太子,远去越州,且不说有没有命回来,回来后,朝堂之上还有他的位置么?


    “姑母的意思呢?”赵玄翊的拳头在袖子下捏紧。


    他不能当场言明不去。


    那是不问百姓疾苦。


    可他也不能去。


    长公主不疾不徐的收了剑,面上看不出波动,“本宫觉得侍中大人所言及是。”


    殿内寂静无声。


    没人提出异议。


    宋光下狱后,没有官员补上中书令的位子,长公主自己代行中书令之职。


    萧辞豫这个门下侍中本就是长公主的人,而御史台更不用说了,御史大夫张敬是长公主封地的属官,风头正盛的蒋言诤更是长公主一手提拔。


    长公主早就下令,只查宋光,不牵连任何人。


    那些原先不服长公主的人,如今缩着脖子呢。


    太子为宋光求情后被打发去越州,这个时候出来为太子说话,那不是自寻死路么。


    赵玄翊也看清了。


    他知道,宋光一旦被铲除,接下来他和姑母之间必是你死我活。


    只是,局势似乎是一边倒。


    他每行一步,姑母都有反制之力。


    怎么到这个地步的呢。


    是从肃国公府倒台开始,他就处处败于姑母了。


    “孤会和父皇商议此事,”赵玄翊使了个缓兵之计,“越州兹事体大,待圣命下达,孤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皇帝终究是皇帝。


    哪怕是个傀儡,被人拿到台面上来,还得给体面。


    “陛下出宫月余,太子也该前往行宫,给你父皇母后磕个头,一家人聚聚。”长公主长眉微挑。


    赵玄翊是今日去的行宫,赵元容得了消息,立刻就起身了。


    “你不必着急,”长公主对女儿说,“总要让他把该说的话说了,你去太快,说不完,就不知道他们的意图。”


    她亲手给女儿束发,“多带几个人,早起我这心里有些不安。”


    赵元容浑不在意,“师兄在行宫呢,皇后想截杀我,也没那个本事。”


    又转身扬首,“我给阿凌挑了添妆礼,本想着亲自给她送过去。”


    长公主笑笑,“让景明去吧,他是你们的哥哥,阿凌出嫁,要他背着。”


    “阿凌不会要裴景明背她的,”赵元容笑道,“从行宫回来,我去找她。”


    裴景明把这话带给了曲凌。


    他走后,曲凌便让人烹茶备点心,等着赵元容来。


    直到天色渐黑,也不见赵元容的身影。


    曲凌倚在门框,突然出声,“公主府可有消息,郡主为何迟迟不归?”


    “郡主或许太累了,已经歇下了。”听琴说。


    “不会的,”曲凌笃定,“姐姐就算不来,也会派人与我说一声。”


    她说,“快去公主府问问。”


    去的人很快带了消息回来。


    “说是陛下留郡主在行宫住几日,太子也住在行宫。”


    赵元容去行宫,就是为了监视太子。


    曲凌沉默片刻,“我要去行宫。”


    她必须亲眼见到赵元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