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汉髡又不是外族!

作品:《北美新明

    “难怪南直隶一下出现了那么多低价丝绸,他们这不是耍赖嘛!”少女柳眉微蹙,嘟起小嘴,气得跺了跺脚。


    “所以父亲这次亲自前往殷洲,就是为了购买最先进的纺纱织布机和蒸汽机!”


    “林兄,我们还有些事,就先告辞了。”另外几个少男少女,跟青年打了声招呼,便各自离去。


    他们的目的地仅是夏威夷岛,不打算前往更远的华联共和国。


    青年和少女则跟着来父亲来到港口附近的檀香市。


    城市规模不大,但是街道宽阔整洁,街道两旁,鳞次栉比的商铺门前悬挂着各式各样的招牌和幌子。


    风格与大明的街道别无二致。


    走在其中,甚至能听到熟悉的乡音,客栈门口的服务员,正说着一口流利的南直隶话,热情吆喝,招揽着客人。


    “嘀嘀嘀!嘀嘀嘀!”


    突然,急促的警笛声响起,三人连忙避让。


    一辆满载甘蔗的马车从旁边疾驰而过,车夫一边猛踩脚下的喇叭,一边怒骂没长眼啊!不要命啦!


    “几位莫非是从南直隶来的?我一看你们就觉得亲切,要不要进来尝尝,味道保准正宗!”


    服务员听到几人抱怨的交谈声,发现是老乡,立马热情上前。


    下一趟船班要等几天,正好肚子也饿了,三人决定就在这家客栈住下。


    里面坐了不少人,有蓄发的明人,有剃发的‘汉髡’,还有披头散发的土人。


    “小妹,你看那边,是两个红毛鬼,听说以前大明沿海还有许多西洋人,长得跟野人似的,不过现在却是很少见了。”


    林鸿业不动声色地撞了下少女肩膀,示意她往角落里看。


    “那他们都去哪里了呢?回家了嘛?”


    林妙清还是第一次见到红毛鬼,好奇多看了两眼。


    “这个为兄也不清楚,兴许跑别的地方做生意去了吧。”林鸿业摇了摇头。


    他自然不知道华联共和国在东亚与欧洲殖民者的战争,成功将欧洲殖民者赶出了东亚。


    也不知道海外正在发生哪些大事。


    但是这些他所不了解的重大事件,又深刻影响着他们这群普通人的命运。


    饭吃到一半。


    中年男人忽然看向自己女儿,面露微笑。


    “妙清啊,我听说在汉髡那里,女子也可以读书考官,去了那边...”


    “我不要!”未等父亲把话说完,林妙清直接摇头。


    她自幼聪慧,早就明白了父亲这次带自己出来的目的。


    读书考官都是借口,父亲其实是想让她嫁到那个华什么国去。


    但她听说那里距离大明足有万里之遥,就算是坐蒸汽船,来回也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之久。


    实在是太远了,回家探望都不方便。


    中年男人名叫林世安,13岁就开始在南直隶跑社会,在粮站当过伙计,在钱庄当过学徒,今年四十三岁,终于小有成就。


    在南直隶开了好几家纺织厂。


    随着官营织造局日渐衰弱,又遇上了朝廷重开海贸,他们这些私人纺织主终于迎来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期。


    来自海外的订单蜂拥而至,就跟织布机上的线一样,源源不断。


    他一口气又开了好几家纺织厂。


    白银哗啦啦地往家里流,以为马上就要走上人生巅峰。


    可惜,这样的好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


    一群以前当海盗的家伙,居然金盆洗手,跑到陆地上建厂,无论是所用的纺织机器,还是工厂的管理模式,都比他的要先进。


    做出来的布匹,不仅价格更便宜,质量也更好。


    他完全竞争不过。


    听说那群人是被汉髡打败了,被迫回到陆地上,不知传言是真是假。


    但‘汉髡’二字,头一次在他脑海中留下深刻记忆。


    眼看仓库里滞销的货越来越多,林世安便四处打听哪里可以买到汉髡的机器。


    结果发现这些东西被福建那群商人和朝廷给垄断了,一般人没点关系和背景根本买不到。


    他于是决定亲自前往华联共和国下订单。


    同时有了让女儿留在华联共和国的想法,他只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成家,女儿还是个黄花大闺女。


    林妙清从小就是个美人胚子,年芳十三,出落的亭亭玉立。


    不仅识字,琴棋书画也是样样精通。


    也是快到了该谈婚论嫁的时候。


    上门求亲者不计其数。


    要是能在华联共和国找个好女婿,应该能给自己的生意提供不小帮助。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大事,岂是你说不要就不要的!”林世安怒的一拍桌,自己这女儿,看来是有点太惯着了。


    “爹,妙清身子骨本就柔弱,嫁到那么远的地方,逢年过节想回来看一眼都难,而且她年纪还小,一个人在那...”


    林鸿业看向泪眼婆娑的妹妹,心有不忍。


    “此事不必再说了,汉髡又不是外族,不过是一群剃了发的汉人,住着和我们一样的房子,吃着和我们一样的饭,说着和我们一样的话。”


    “爹也不是随便找个人让你嫁了,而是花钱,供你在那读书。”


    “若是遇到良人,就告诉爹,爹一定给你准备一份丰厚嫁妆,让你风风光光出嫁,绝不让你在那边受委屈,就这么定了。”


    林世安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完。


    起身来到前台,订了两间房。


    吃完饭后带着儿子离开客栈,前往了当地一个叫沈氏制糖厂的工厂拜访。


    工厂主名叫沈三石,祖籍南直隶松江府,跟他也算半个老乡。


    听说以前出海做生意,被海盗给抓了,阴差阳错去了殷洲,成了汉髡一员,现在混的风生水起。


    去年沈三石回家乡祭祖时,与他结识。


    这次过来,顺路走动走动,带着儿子认认人。


    三天后,林世安带着儿子女儿,登上了前往华联共和国本土的蒸汽轮船。


    与他们一同驶离港口的,是那支满载军火和蒸汽机零部件的船队。


    方向与他们正好相反。


    “爹,你说这天下...真要乱了吗?”


    林鸿业站在船沿,目送军火船队离去,左右看了看,小声问道。


    “天下大势,岂是我一个小小商人能够乱加揣测的,朝廷邸报上说,袁督师大败建奴,收复了广宁,消灭鞑子,指日可待。”


    “但是啊,朝廷年年都这么说,三饷却是一年比一年高,百姓苦不堪言,多少人被逼的卖儿卖女。”


    “至于真相如何,或许只有亲眼去北方看看,才能知道。”


    林世安摇了摇头。


    朝廷邸报不可信。


    而那些从北方传来的消息又五花八门,说什么的都有。


    “那...那些流贼呢?听说今年河南大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流贼估计又要壮大了。”


    林鸿业紧锁着眉头,继续说道。


    “你整天瞎想这些做什么,这是你操心的事吗,当初花了那么多钱,供你科举,将来报效朝廷,谁知你连第一关都过不去。”


    “还是多花点心思在生意上吧,若世道真乱了,我们就举家逃往海外,投奔汉髡。”


    “好好劝劝你妹妹,这是为了她好,也是为了我们的家。”


    林世安表面淡定,内心实则同样悲观。


    大明朝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在暗示着这个国家已经病入膏肓。


    后院家门口,时不时的就会躺着一两个流民,一直躺在那,直到死去,还得他帮着收尸。


    跟他小时候的大明朝,差距太大了。


    南直隶出现了许多危言耸听的言论,有人说流贼势不可挡,有人说鞑子马上入关,甚至有人说崇祯已经死了。


    给人一种风雨欲来之感。


    有的人极度悲观,痛骂朝廷腐败无能,认为大明朝会在5年内被推翻。


    有的人表示无所谓,大明朝是朱家的大明朝,跟他们又有什么关系,换谁当皇帝都一样。


    还有的人极度乐观,认为流贼与建奴,不过癣疥之疾罢了,不足为惧。


    两个月后,满载军火的船队终于抵达了济州岛。


    将货物卸完,又马不停蹄的赶往朝鲜汉城。


    因为在那里,正举行着一场重要人物的婚礼。


    负责东亚方面的十八名穿越者齐聚。


    “老高,恭喜啊,新婚快乐,我还以为你有什么隐疾呢。”


    “高大哥这是老牛吃嫩草啊,四十岁的人了,居然找了个十八岁的小姑娘,你一直拖着不结婚,是不是就在等今天?”


    众人围在高振身边,一人一句打趣道。


    “唉,早知道会来这里,当初我就不该那么早结婚!”其中一人猛地一拍大腿。


    他话音刚落,就见一个中年贵妇气冲冲地走了过来。


    “洪吉祥,你什么意思?嫌我老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