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日新月异的变化
作品:《北美新明》 “明国人居然趁火打劫!一群无耻之徒!”
“还有那些葡萄牙叛徒,一群软骨头,竟自作主张,把我的领土割让给了别人!”
“如果葡萄牙还在我的统治之下,哪里还会被逼着签订如此屈辱的条约!”
波尔图条约的消息传到马德里,菲利佩四世勃然大怒。
在他看来,整个葡萄牙及其海外殖民地都是自己的。
若昂四世没权力割让,华联共和国作为盟友,更不应该强占。
“陛下息怒,这对我们来说也不算完全的坏事,至少明国人只占了一个波尔图,剩下的地方,我们可以慢慢收复。”
奥利瓦雷斯公爵在一旁安慰道。
他和国王不一样,他想的很开,知道葡萄牙早晚要丢,因为那边的人民根本不认菲利佩四世,对西班牙也是高度仇视。
从贵族到平民,脑后全长了反骨。
继续打下去,只会让国家陷入无休无止的泥潭。
不如先和葡萄牙关系缓一缓,确保本土不受威胁,专心对付法兰西和尼德兰。
反正葡萄牙飞不走,以后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菲利佩四世深呼吸一口气,冷静下来,命人拿来纸笔,给顾宇书信一封。
表示了自己的不高兴,希望顾宇给他一个合理的说法。
他这边还在为顾宇准备今年的圣诞礼物呢,结果却遭到顾宇的无情‘背刺’!
早知道奥斯曼苏丹会因病暴毙,当初就不该答应明国人和威尼斯的人要求。
现在好了,亚速尔群岛给了明国人,多半是要不回来了,那不勒斯给了威尼斯人,也很难再收回。
“要我给说法?”顾宇收到信件,有些忍俊不禁。
菲利佩四世以为他们是在玩过家家吗?
不过顾宇还是给菲利佩回了一封信,安抚对方的情绪。
大致意思就是,华联共和国会永远支持西班牙,强占波尔图实属无奈之举,亚速尔群岛太穷,他的士兵需要更好的驻军环境。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伊比利亚半岛恢复了久违的和平。
葡萄牙在顾宇和西班牙的双重压力下,被迫和西班牙签订了停战协议。
葡萄牙还承诺,对欧陆战争保持中立,不会加入任何一方。
......
视线暂时回到本土。
新安市某处青瓦白墙的奢华园林。
阮星月在浇着花草。
许一安蹲在一个大笼子前,用木棍逗弄里面两只看起来有些呆傻的大鸟。
园林占地面积不大,被打理的井井有条。
飞檐翘角、雕花门窗,没有刻意雕琢,但却处处都能体现出匠心。
随处可见梅、兰、竹、菊,以及松、柏、荷、柳。
假山、流水、小湖、亭台、楼阁,应有尽有。
一座小亭可听雨赏月,一方水榭可品茶观鱼。
这里没有硝烟与战火,也没有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只有岁月静好。
“妈,这是火鸡吗?为什么长这么大?感觉又像是鸵鸟。”许一安好奇问道。
他从没见过笼子里的大鸟,也没在书上看到过,眼中满是好奇。
“它们叫渡渡鸟,你小心点,别被伤到了。”
阮星月走过去,将许一安拉开。
儿子从小就喜欢动物,两只渡渡鸟是许平托人送来的。
它们的性格有点像企鹅,温顺笨拙,对人类缺乏天然敌意,见到人不会跑,也不会主动攻击,而且吃素。
当然,要是被惹怒了,会追着人啄,只不过跑的不是很快。
“渡渡鸟,那它们的家乡在哪里?”
许一安今年才十岁,但是对研究小动物有着很高的热情,还说长大后要当一个生物专家。
对此阮星月不是很支持,但也没有打击儿子的爱好热情
“它们来自毛里求斯,印度洋上的一个小岛,属于非洲的一部分。”
阮星月温柔地摸了摸儿子脑袋。
也蹲下身子,好奇观察起了渡渡鸟,她同样是生平第一次见。
这个时代,还有很多像渡渡鸟一样,后世看不到的生物。
不过随着她们的到来,这些生物或许都可以改变灭绝的命运。
毛里求斯在遥远的印度洋,于去年被共和国的一家非官方殖民公司占领。
晚上,正在新安市视察工作的许平一个人来到前妻家,敲了敲门。
“是我!”
门打开后,鬼鬼祟祟地溜了进去。
“你不是已经跟我离婚了嘛!还来找我干什么!连儿子也不要了,莫名其妙送来两只怪鸟,还有你...”
阮星月责怪的话还没说完,就被许平堵住了嘴。
事后。
“你最近过的怎么样?”许平将阮星月抱在怀里,柔声说道。
“我过的怎么样,跟你有什么关系。”阮星月板着脸,没好气道。
离婚的时候,她努力克制着情绪,努力去理解许平的选择。
现在看到许平这么想念自己,心中不免有些窃喜。
不过,还是得装出一副很生气的样子。
许平哑然一笑,看向怀中之人,搂着的手又紧了些。
阮星月虽已年过四十,但由于保养的好,看起来三十多岁,风韵犹存,正是一个女人最有成熟魅力的时候。
二次事后。
阮星月不再生气了,温柔的像只小猫。
“我看这园林不错,新安市气候也适宜,以后我们就在这里养老吧。”
“好。”阮星月有气无力的应了一声。
“你在新安呆几天?”
“后天就走。”
“不能多留一天吗?”
“下次你来京海找我。”
听到这话,阮星月有些无语的白了许平一眼。
......
在新安市住了两天,许平便匆匆赶往下一个城市。
从1620年穿越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年。
他们从一个只有五百多人的自救委员会,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将近五十万人口的国家。
算上海外殖民地,总人口接近300万。
1638年初,本土总人口32万,三年增加了十八万。
每年来到殷洲的明朝移民,已经稳定在三万到四万之间。
许平不清楚东方现在的具体情况。
但是可以明显感觉到,明廷放松了对百姓出海的限制,开放程度越来越高。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自发移民增多,市场上也出现了许多来自大明内陆省份的物产。
有机会的话,许平非常希望能去大明看一看。
别等崇祯去世,他都没机会与这位‘有趣’的皇帝见面。
许平还想亲眼看看历史上的其他名人,不仅是大明阵营,还有李自成、张献忠等。
离开新安市前,许平特意去看了看城市的郊区和乡村。
让他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十八年前在这里出生的小孩,他们小时候在田间玩耍的时候,或许只能看到父母在烈日下挥舞锄头的背影。
但是,当这些小孩长大,从大学毕业,再次回到老家,便会发现沧海变桑田。
曾经一眼望去荒凉的旷野,如今变成了一片麦浪的海洋。
一台台喷吐浓烟的蒸汽农机,在麦浪海洋中缓慢爬行。
人们的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从婴儿到成年,这一代人见证了共和国的从无到有,也见证了国家发展的日新月异。
让许平不由回想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他出生在农村地区,三四岁的时候第一次见到黑白电视。
八九岁的时候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和网络游戏。
上初中时第一次接触到可触屏的智能手机。
上高中时,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看着就很先进的词汇出现在他的认知中。
等到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回头看去,他也曾经历一场令人难忘的社会变革,恍如隔世。
下一站,南庆市。
港口处依旧是人山人海,来自欧洲、加勒比、南殷洲、北殷洲的货物在这里集散,卖往世界各地。
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座城市的贸易规模超过京海,成为了殷洲地区新的贸易网络中心。
北方城市的货物,都要运到这里,然后再销往别处。
或是走大西洋赤道航线,运往欧洲和非洲,或是一路南下,前往南殷洲。
还有的通过海桥市,进入太平洋,最终抵达东方。
港口常年停泊着上百艘大大小小的船只。
远远望去,桅杆林立,犹如一片海上森林。
码头上,是巨大的仓库群,存储着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
有来自亚洲的瓷器、香料、生丝、丝绸、药材。
也有来自中南殷洲的矿产、木材、橡胶、染料。
还有非洲的黄金、象牙、香料。
来自本土和欧洲的烟酒糖以及各类工业品。
甚至还有个大型奴隶市场,当地政府对奴隶交易进行了规范化管控。
京海和新安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都在这里建立了分部,打造了一个小型金融区。
这天,一支满载火枪、火炮和蒸汽机关键零部件的船队从南庆市出发,南洋舰队亲自护航,驶向海桥。
这支船队的最终目的地,是遥远的大明。
许平正好顺路,视察完南庆市后,乘坐军舰一起前往海桥市。
路过浮光列屿(巴哈马群岛)时,用望远镜就能看到岛上成片的热带种植园,绿意盎然,郁郁葱葱。
困扰加勒比地区的最大问题,依旧是海盗,不过随着未来殷洲联合舰队的成立,海盗问题或许能得到有效遏制。
西班牙国王为了防止华联远征舰队被其他国家拉拢,同意了建立殷洲联合舰队的计划,消息暂时还未传到殷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