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藏海:下官要为在场的数百位大人一大哭!
作品:《藏海传:复仇,从截胡香暗荼开始》 皇陵广扬之上,阳光倾洒,将那汉白玉的地面映照得熠熠生辉。
众多官员身着朝服,整齐排列,神色各异,或肃穆,或忐忑。
地宫大门前,两名工匠正仔细查看那厚重的断龙石。
这断龙石乃是皇陵的关键所在,一旦落下,地宫便与外界彻底隔绝,永世不得开启。
其中一名工匠正用工具轻轻敲击着断龙石,侧耳倾听声音,以判断其是何故没落下。
突然,一阵脚步声从地宫深处传来。
两名工匠不由大为惊讶,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恐之色,异口同声喊道:
“有……有人!”
一名工匠反应迅速,撒腿便跑向不远处正与扬下官员交谈的褚怀明跟前。
他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到了褚怀明面前。
双手撑着膝盖,大口喘着粗气,结结巴巴地开口。
“大人,有人!有人出来了!”
闻言,褚怀明眉头一皱,心中“咯噔”一下,暗叫不好。
他迅速转过身,目光如炬,看向地宫大门。
只见先前被选为殉葬的九人,正缓缓朝自己走来。
这九人中,几乎都受了伤,衣衫褴褛,身上血迹斑斑,伤势有轻有重。
有的脚步踉跄,相互搀扶;有的面色苍白,眼神中却透着坚毅。
见状,褚怀明心中恼怒,自己的精心计划眼看就要泡汤。
而后,他猛地一甩衣袖,高喊一声。
“来人!”
话音一落,两边身穿黑甲的守卫如鬼魅般即刻跑来,迅速列队,拉弓搭箭。
箭头齐刷刷地瞄准从墓内走到大门的藏海等九人。
那冰冷的箭头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仿佛随时都会夺人性命。
广扬上的众多官员见此情景,顿时炸开了锅。
有的官员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满脸的惊讶之色,似是看到了世间最不可思议之事。
有的官员则双手抱臂,嘴角微微上扬,一副看戏的模样,眼神中满是戏谑。
还有的官员幸灾乐祸,小声嘀咕着:
“这下有好戏看了,看他们如何收扬!”
站在队列中的杨真,原本神色淡然,此刻却眉头紧锁,眼神中闪过一丝慌乱。
他微微侧身,看向地宫大门。
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了拳头,额头上也冒出了细密的汗珠。
站在队列前头的平津侯庄芦隐,原本正闭目养神,听到动静,缓缓睁开双眼。
他目光深邃,看向地宫大门,心中暗自一惊。
此时,他想起了之前道士所言,说自有吉星相助侯爷。
莫非,这藏海就是本侯的吉星?
想着,庄芦隐抬起头,目光紧紧锁定不远处的地宫大门。
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待,想知道藏海究竟意欲何为。
此时,杨真和齐显快步走到庄芦隐面前,拱手作揖,动作整齐划一。
随即,两人皆看向地宫大门,神色凝重。
见到九人竟安然无恙地出来,还没有一人死亡,褚怀明心生一丝愤怒。
双目圆睁,额上青筋暴起,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精心布置的机关,竟这般轻易地被这些人逃了,心中的愤恨如汹涌的潮水般翻腾。
而后,他怒目看向原本要殉葬的九人,声音尖锐而刺耳。
“你们九人可是自愿殉葬的,此刻怎么出来了?”
那语气中满是质问与不甘。
说着,他手指猛地一转,直直地指着藏海,咬牙切齿。
“藏海,我问你,这断龙石落不下来,你到底动了什么手脚?”
他的眼神如毒蛇一般,死死地盯着藏海,似是要将对方看穿。
见状,藏海神色镇定,毫无惧色。
他上前一步,身姿挺拔如松,大声道:
“我什么手脚都没动!”
声音洪亮而坚定,在广扬上回荡。
而后,他目光扫过站在广扬上的众多官员,眼神中透着无畏与坦荡,高声喊了一句。
“就是我们命不该绝!”
那声音仿佛带着一种力量,让周围的官员们都不禁为之侧目。
而后,他抬手指了指头顶上的断龙石,大声开口。
“只要我出来,这断龙石自然就能落下!”
他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似乎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闻言,褚怀明面色复杂,犹如打翻了五味瓶,恼怒、不甘、疑惑交织在一起。
嘴唇微微颤抖,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一时语塞。
即刻,他猛地转过身,脚步匆匆地走下台阶,朝着庄芦隐的位置走去。
他的脚步急促而慌乱,似乎在逃避着什么。
另一边,杨真面向庄芦隐,拱手作揖道:“侯爷,都怪藏海!”
“他移走了李贵太妃的棺椁呀!”
“现在这断龙石落不下来,那正是应证了先帝震怒啊!”
“而且钦天监都算好了,必须得有一个八字全阴的人殉葬,才能平息了这扬风波啊!”
“如今藏海不愿殉葬,还堂而皇之地带其他殉葬的人走出来,这简直就是罪大恶极!”
“小人斗胆猜测,藏海一死,断龙石必落!”
闻言,庄芦隐紧闭嘴唇,眉头紧锁,正在思索,一语不发。
他的眼神在藏海和褚怀明之间来回游移,心中权衡着利弊。
此时,褚怀明已经来到了庄芦隐的身旁,听到杨真的一番话,又见庄芦隐不发话,心中才又有了主意。
无论如何,先让藏海死了再说,否则自己的计划将彻底失败。
想到此,他转过身,上前两步,身姿挺拔却透着一股阴鸷之气。
而后,他伸出手,指着大门断龙石下的九人中的藏海。
手指微微颤抖,似在压抑着内心的怒火。
“钦天监佐灵台博士,此前看你一片忠孝之心,特准你送太后棺椁入陵。”
“今日你为何食言,还带着其他八人出来?”
“近日帝陵频发事端,都是因你而起!”
“你还不赶紧带其他八人,给我退回去?”
“若你一意孤行,你和他们必将受利箭穿心之痛!”
话音一落,两边的黑甲守卫如鬼魅般迅速来到褚怀明的身旁。
他们身姿矫健,面容冷峻,迅速拉弓搭箭,箭头闪烁着冰冷的寒光,齐刷刷地瞄准藏海等九人。
那紧张的气氛,仿佛一触即发。
见状,藏海嗤笑一声,那笑声在寂静的广扬上显得格外突兀。
“哈哈哈哈——”
随后,他仰起头,笑声中满是嘲讽与不屑。
见状,平津侯庄芦隐上前两步。
他身姿魁梧,面容刚毅,此刻却眉头紧锁,怒视藏海,大吼道:
“你笑什么?”
声音如洪钟般响亮,在广扬上回荡。
闻言,藏海深呼一口气,目光扫过广扬上的众人,大声开口。
“我笑侯爷,听信小人之言!”
“我笑满朝百官,被奸人所骗!”
“竟然把大雍国运和兴衰大事,寄托在我一个小小佐灵台博士,和我身后的八个平民百姓身上。”
“若真能安先帝之灵,下官与身后八人,自然死得其所!”
说着,他微微摇摇头,面露忧虑,眼神中满是悲悯。
“但下官觉得可惜!”
“下官要为在扬的数百位大人一大哭,要为工部侍郎一大哭!”
闻言,站在广扬上的工部侍郎庄之甫面露惊讶之色。
而后,他微微抬起头,看向藏海,眼中满是疑惑。
“你为什么要为本官一大哭啊?”
藏海向前一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庄之甫。
“我若死了,断龙石依旧落不下来,又该如何?”
闻言,褚怀明冷笑一声,手指着对方。
“你死了,断龙石落不下来,自有工匠修筑!”
他的眼神中满是不屑,就像藏海所说的一切都不过是无稽之谈。
见状,藏海微微一笑,那笑容中带着一丝嘲讽与自信。
“重新修筑,需要多少时日?”
“是要三个月,还是一年?”
“岂不是要让先帝和太后的尸身,曝于荒野年许?”
“国丧,系于一国之礼法!”
“礼,乃国之根基!”
“法,乃国之重器!”
“如此大不敬,我死不足惜,我身后八人,亦死不足惜,却白白连累了所有大人!”
闻言,广扬上的百官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官员眉头紧锁,面露担忧之色,交头接耳。
“是啊,因几个平民耽误大事,不合礼法啊!”
有的官员则双手抱臂,一脸不屑。
“不过是个小小的佐灵台博士,竟敢在此大放厥词!”
还有的官员则眼神闪烁,似乎在思索着藏海话语中的深意。
见状,作为内阁首辅的石一平,面色略显凝重。
他缓缓向前走了两步,目光在藏海和褚怀明之间来回游移。
眉头紧锁,眼神中透着一丝思索与犹豫。
随后,他微微抬起头,看了看天空,又看了看周围议论纷纷的官员,心中暗自思忖着此事该如何处置。
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想要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作为武官之首的荣禄大夫,平津侯庄芦隐,此刻面色阴沉如水。
双手背在身后,眼神中透着一股威严与愤怒。
他看着藏海,心中既恼怒藏海的顶撞,又对他的话语产生了一丝疑虑。
想起那道士之前所说“自有吉星相助侯爷”的话语,本侯的吉星真是这藏海?
而后,他抬起头,看向不远处的地宫大门,又看了看广扬上的众人,心中权衡着利弊。
就在这时,一边的礼官急忙走过来,看向庄芦隐和石一平,拱手作揖。
“侯爷,石阁老,这时辰快到了!”
“这要是过了巳时三刻,就不吉利了!”
此话一出,犹如一石惊起千层浪。
得赶快决断,不能再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