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关羽上表请辞

作品:《三国:穿成糜芳之子,救下关羽

    诸葛亮将糜武和姜维请入正堂叙话,三人足足谈了一个多时辰。


    这场谈话,诸葛亮对姜维甚为满意。尤其是对姜维军事上的认可,以及个人才能上的认可。


    诸葛亮和糜武都是当世奇才,这场谈话也让姜维对诸葛亮和糜武彻底折服,也让他受益良多!


    尤其是诸葛亮和糜武讨论的五年计划,以及五年后北伐的战略,让姜维大开眼界!


    谈话结束后,诸葛亮和糜武又带着姜维前往永安宫面圣。


    现在关张退出蜀汉政坛,刘禅自然是言听计从,对诸葛亮和糜武共同举荐的姜维,也是大加赞许。


    刘禅当即册封姜维为当阳亭侯,奉义将军,丞相府参将一职。


    姜维也正式成为诸葛亮的左膀右臂,进入丞相府,协助诸葛亮处理一切军政要务。


    处理完姜维的事后,糜武迫不及待的就要回家去。


    诸葛亮叫住糜武,笑道:“正德留步,要不去我府上喝一杯,我们还有伯约,边喝边谈?”


    糜武嘴角一抽:“多谢丞相好意,三娘还在家等我呢。”


    “哈哈,对对对,你看我一高兴把这事也给忘了。你与三娘情意深重,又长时间不见,你是该好好陪陪她。”


    “是啊,我总觉得对不起妻儿。”


    “唉,委屈你了正德。”


    “没事。”


    “对了正德,此番准备留多长时间?”


    “看情况吧,如荆州暂无大事,就久待些时日。”


    “也好,你我也是聚少离多,你在成都,大事还有个商量的人。”


    “不过我估计也待不了几个月。”


    “嗯。”


    “丞相,我对朝政之事可没多大兴趣。要是没什么特别大的事情,你可别来找我。”


    诸葛亮闻言笑道:“行,我尽量不叨扰你,你就在家好好陪陪妻儿。”


    糜武咧嘴笑道:“那可多谢丞相了。”


    “不过正德,明日你可要抽空与我去一趟汉寿公府。自从云长回来之后,我几次登门云长都不愿相见。”


    “大司马不愿见丞相?”


    “唉,云长是觉得无颜见我,故而不愿相见!他的病就是因太过自责,而不能痊愈。我想让你明日陪我,你几次救他性命,我想云长应该不至于连你也不愿见。”


    “嗯,可以。”


    “那好,明日我在府上等你。”


    “嗯。”


    糜武告别诸葛亮后,直接回府去了。


    虽然现在刘禅让糜武随时可以离开成都,但糜武和妻儿分别一年多,想趁着现在荆州无事,好好的在家陪陪妻儿。


    一旦返回荆州,又不知要多长时间才能见上一面。


    糜武回到家啥也不做,就陪着糜义和鲍三娘,好好尽尽做丈夫和父亲的责任。


    汉寿公府,关羽因长安惨败,无颜见人。除张飞外,任何人都不肯相见,哪怕刘禅也不愿相见。


    关羽本就是心病所致,病倒至今有一月余,回到成都也有半月余,一直不能恢复。


    当夜,关兴端着药来到床边,将关羽扶起身:“父亲,该喝药了。”


    关羽虽然没有痊愈,但精气神还是恢复不少,至少现在能自己喝药。


    喝完药,关羽微微一叹:“丞相今日可来过?”


    关兴摇了摇头:“昨日派人来过。”


    “大将军可有来过?”


    “大将军昨日方回,陛下昨夜在宫中摆宴庆功,大将军直到深夜方回。听说,今日又与丞相一同进宫面圣去了。”


    “嗯。”


    “这一次要不是大将军,只怕父亲难以突围。而且,大将军只凭三万人,就拿下陇西四郡。不但如此,大将军撤出陇西,不损一兵一卒,还带回万余户百姓,以及钱粮无数。算是,为北伐挽回一些损失。”


    关羽微微颔首:“大将军之才,世间罕见!可我……可笑我自以为是,目中无人。直到现在才明白,我与大将军相比,如萤火必皓月。大哥说的没错,要想匡扶汉室唯有依靠大将军。如今我重病不起,也是时候还政给丞相和大将军了。”


    “父亲?”


    关羽叹息道:“关兴,替我拟一道奏表。”


    “是。”


    关兴没有多问,找来纸笔摆开,看向关羽。


    关羽思量一番,缓缓开口:“臣羽,谨拜表上言于陛下:


    昔先帝委臣以腹心,授托孤之重,任大司马之职,期臣北拒强曹,西固蜀境,以成匡扶汉室之志。臣感先帝知遇之恩,日夜不敢懈怠,遂提兵北伐,欲效死以报。然臣智识浅短,临阵调度失当,致五万将士血洒长安城下,大军几近覆没,北伐功败垂成。此败非战之罪,实乃臣之过也!”


    今臣兵败之后,忧愤交加,重疾缠身,床榻难离,已无力履行托孤之责,更遑论执掌军务,辅佐陛下。陛下念臣旧情,不忍加罪,许臣府中养伤,此恩浩荡,臣感激涕零,却更增愧疚。臣既损兵折将,有负先帝与陛下之托。又身染重病,无法理政分忧,实难再居托孤大臣与大司马之位。”


    “陛下天资明睿,朝中自有栋梁之臣。丞相诸葛亮,智计卓绝,忠勤体国,乃先帝倚重之肱骨,可托以朝政。大将军糜武,骁勇善战,治军严明,能担以军旅。愿陛下亲之信之,倚此二人,整饬朝纲,厉兵秣马,续先帝未竟之业,复汉室旧日之荣光。”


    “臣今免冠顿首,恳请陛下恩准:罢臣托孤大臣之任,解臣大司马之职,使臣得在府中静思己过,以赎前愆。臣虽身退,心仍系汉室,若有需臣之处,纵使粉身碎骨,亦在所不辞。”


    “臣羽不胜惶恐,伏惟陛下圣鉴。臣 关羽 顿首再拜。”


    关羽读完,看向关兴:“可一字不漏写下?”


    关兴微微颔首,将上书拿给关羽:“父亲。”


    关羽看完点了点头:“兴儿,明日一早你代为父进宫面呈陛下。”


    “父亲真决定要请辞吗?”


    “此次战败,让我明白!匡扶汉室,非糜武不能。我若继续居高位,日后必会影响北伐大计!我个人之荣辱,与国家大计相比,又算的了什么?明日你只管前去面圣,务必将我之决心告知陛下。”


    “谨遵父亲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