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关羽退守兴平

作品:《三国:穿成糜芳之子,救下关羽

    关羽虽然逃脱,但突围者不到五千军马。


    被围困的大部分汉军将士,皆没能突围成功。


    现在关羽也顾不上这些被围困的将士,能带出多少人就是多少人。


    虽然突围,但司马懿和戴凌穷追不舍,能不能逃脱还是未知。


    关羽等人不敢丝毫停留,一路朝着兴平狂奔。


    一直到深夜,关羽等人精疲力尽的来到兴平,好在兴平还在汉军手中,城中尚留二千驻军。


    见关羽引兵而回,守将赶忙打开城门,让关羽一行人进入城中。


    再看,随行五千多人,逃回兴平不足三千人。


    三万大军,折损九成,仅剩一成人逃回兴平,而且这一成人能不能活,还是未知数。


    关羽前脚刚进城,司马懿引大军就至。


    当夜,司马懿命人将兴平团团围困,但是没有攻城。


    将士们回到兴平就倒了下去,几个时辰激战,又奔逃了几个时辰,早已是精疲力尽。


    关羽等人亦是如此,个个浑身是血,垂头丧气,精疲力尽的来到治所内。


    “唉!”


    关羽坐在主位上,不由闭目长叹一声。


    魏延等将,皆唉声叹气!


    关羽睁眼看着诸将满脸绝望的神色,再次长叹:“皆因我之错,致使弟兄们陷入此等绝境。数万将士,全折于长安城外,就是死,又有何颜面面见先帝啊……。”


    关羽不由老泪纵横,仰天悲鸣!


    诸将闻声,无不掉泪!


    数万将士,全牺牲在长安城外,今虽逃回兴平,但被魏军团团围困,生死难测,怎能不让人落泪。


    关羽更是心如绞痛般,本想一举攻下长安,可因一时冲动,致使数万将士丧命,国力受损。


    一想到为了心中那点面子,抗旨不遵,一意孤行,不顾劝阻,强行北伐,致使大军蒙难,关羽就觉羞愧难当。


    越想越羞愧的关羽,突然猛然拔剑而出,将剑横在脖颈上,悲鸣道:“皆因我一人过失,致使数万将士丧命,我有何颜面再立于世?又有何颜面活着回去面见陛下?又有何颜面面对死去的将士?又有何颜面面对蜀中父老乡亲?”


    “将军,万万不可啊!”


    周仓,魏延等将无不扑通跪地,双手抱拳,满脸泪痕的劝阻。


    周仓更是跪行几步,连连磕头:“将军不可啊,今我军陷入绝境,如将军自戕,我等将士焉能独活?”


    魏延拜道:“大司马切不可轻生啊,胜败乃兵家常事,岂能因一时失败,而轻生?今虽陷入困境,但我军尚有数千将士,魏军想破城,也绝非易事。何况,太尉以及关兴将军尚有部曲,必会接应我军。我等将士,期盼大司马领我等返回汉中。今大司马如自戕,我等岂不死无葬身之地也?”


    “还望大司马三思而行!”


    “大司马……。”


    治所内跪倒一片,诸将无不泪流满面抱拳而拜。


    关羽看向诸将,紧闭双眼,手中剑随即掉落。


    “啊哈哈……。”


    关羽忍不住悲哭,心中悔恨不已!


    今日局面,像极了当日败走麦城那一幕!


    本想攻下长安,来为自己正名,不想再次落败,这让极好面子的关羽,如何自处?


    尤其想到已逝去的刘备,关羽更是心如刀割般难受,他是真想自杀谢罪。


    只是将士们说的没错,此时自杀非大丈夫所为,自己的错,就该承担到底。


    纵然一死,也得带着将士们回去,亲自向刘禅请罪,才不失为大丈夫。


    关羽想明白之后,收起悲伤,缓缓道:“诸位将军所言极是,今让弟兄们至此局面,皆我之错也!纵然要死,也要堂堂正正而死,又岂能自戕。”


    诸将闻言,这才安心!


    “都起来吧,大家也都辛苦,先下去歇着,明日再想办法突围。”


    “诺!”


    诸将拜别关羽,自行下去休息。


    独留下关羽在治所内,关羽从座椅上起身来到厅中,扑通落跪:“大哥啊,二弟无用啊,二弟对不起大哥临终嘱托。”


    “悔不听诸葛丞相劝告,不听大将军所言,一意孤行而北伐,致使三军将士蒙难,至此大败!”


    “大哥,臣弟愧对于你,愧对于陛下,愧对丞相,愧对大将军,愧对三军将士。”


    关羽已是泪流满面,这次战败让他深刻认识自己,也让他明白,蜀汉想匡扶汉室,唯有依靠糜武和诸葛亮。


    关羽更明白,此次战败给蜀国会带来怎样后果。一想到此,关羽真想拔剑自戕谢罪!


    整整一晚上,关羽都跪在地上谢罪,求心安一点。


    休整一晚,翌日清晨,魏延等将登上城头打探虚实。


    城外早已被魏军围了个水泄不通,但是司马懿并未下令攻城,只围不攻。


    不多时,关羽也来到城头。


    “大司马。”


    魏延等人纷纷拜道。


    经过一晚上,关羽气色好了许多,站在城头一看,不由满脸凝重:“看样子,司马懿是想困死我们。”


    魏延微微颔首:“是啊,今四面被围,毫无突围机会啊。”


    “我军粮草还能维持多久?”


    “一个月不到。”


    “还有多少将士可战?”


    “五千。”


    关羽闻言没有再接话,五千倒是能坚守待援。可粮草却难以为继,加上士气低落,又在魏境,如何久守?


    魏延言道:“大司马,为今之计只能坚守城池,等待太尉发兵接应。除此之外,别无它法。”


    关羽微微颔首:“我现在担心,司马懿围而不攻,就是想引翼德前来救援。”


    “没想到司马老贼,老谋深算。”


    “是啊,大将军早就对我言过,司马懿绝不简单,其善于用兵,遇见不可不防。可我却一句没听,自认为司马懿不过如此,才致今日局面。”


    “大司马也不必自责,虽然司马懿围困我等,但只要我军坚守,我相信陛下必会派兵前来营救我等。”


    “蜀中能调之兵,皆阵亡长安城外。如今蜀中,只怕没有多少兵可调动。”


    “唉!”


    魏延闻言不由长叹一声!


    关羽其实不希望再派人前来救他,他非常明白蜀中兵力不足。如因救他,再调兵马前来,一旦兵败,蜀国可就危险了。


    真到那时候,他就真成了蜀汉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