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寿春告急

作品:《三国:穿成糜芳之子,救下关羽

    曹休身着甲胄,一脸疲倦之色领着诸将来到治所。


    “哼,本司马就不该相信司马懿。前番信中说明,他已派贾逵引五千骑前来驰援。今寿春被吴军团团围困,陆逊连日强攻,我军损失惨重。可贾逵人呢?莫不是司马懿要等寿春城破,我等皆死,贾逵才到?”


    曹休越说越气,来到座椅上落座,不由大拍桌案发泄心中不满。


    孙礼和臧霸等将,连日来守城,同样日夜期盼援军。


    “大司马,司马懿既然信中说已派贾逵前来驰援,必是已经在路上。加之贾逵一路前来,需避开吴军斥候,昼伏夜行,必然耽搁时间。只要再坚守一些时日,末将相信援军必来。”


    曹休闻言,不由怒道:“再坚守时日?吴军每日强攻,再这样下去,必要失城。到了那时,援军再来,又有何用呢?我看是司马懿故意而为,让我等丢城失地,于陛下面前不好交代。而他则在城丢之时,再引军夺回,好独占其功。”


    “大司马所言极是,司马懿此人我素有耳闻。此人善于隐忍,据闻有狼顾之相。今得陛下启用,莫不是想趁机独占兵权?故而援军迟迟不能到达。”


    “还有贾逵,上次陛下让他驰援大司马,可此人沿途拖拖拉拉,致使我军败于石亭,险些全军覆没。大司马只是斥责贾逵几句,此人并对大司马产生怨恨。此番司马懿让其前来驰援,这不是分明想让贾逵报复大司马?我看贾逵必是在路上故意拖延,以此来报复大司马。”


    “如真是这样,我等怕是等不到贾逵前来驰援了!”


    “是啊,这该如何是好?”


    众人这么一细论,将司马懿和贾逵想成小人了。


    曹休本就对司马懿和贾逵有怨言,今听诸将议论,让他深信不疑。


    “哼,早知道就不该相信司马懿。我必要上书,弹劾司马懿和贾逵。”


    曹休愤怒不已,这些天守城本就让大家气性大,尤其是援军迟迟不到,这让曹休和众人不由将心中怨气转移到司马懿和贾逵身上。


    “大司马,我等在此无端猜测司马懿和贾逵,倒不如想想接下来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今寿春被团团围困,只有等援军解围。”


    “大司马,我相信贾逵必会来援。贾逵为人我知道,此人对先帝和陛下忠心耿耿,且为人正直,绝不会因为前番大司马斥责而心怀怨恨。”孙礼言道。


    “这话我赞同,贾逵为人还是正直,绝非小人。”


    司马懿的确是想独揽军权,可此间却无此想法,尤其是贾逵对魏国忠心耿耿,更不会再此危难之时做出此等事。


    曹休见诸将各有各说,言道:“好了,此事就不要再讨论了。吴军明日还会攻城,诸位当抓紧修建防御,纵然没有援军,我等也要死守城池。”


    “诺!”


    诸将皆拜!


    曹休现在也只有坚守一条路,想要破敌,只能等贾逵援军到来。


    同样,陆逊也在为不能攻克寿春而苦恼!


    吴军大帐内,陆逊每晚收兵都会与诸将商议明天的攻城事宜!


    大帐内,诸将个个脸色凝重,虽吴军尽占优势,但连日攻城不克,多少让大家有点沮丧。


    “禀大都督,今日攻城,我军又伤亡数千之多。几日下来伤亡已高达万余,将士也都精疲力尽。”


    “没想到曹休如此顽强,照此下去,破城之后,我军怕是要伤亡数万之多。”


    “是啊。”


    韩当周泰等将都在担忧。


    陆逊闻言,平静道:“无论如何此番也要攻克寿春,我军虽伤亡惨重,魏军也是一样。何况我军尽占优势,魏军虽负隅顽抗,但已是强弩之末。只要我军继续强攻,魏军早晚会溃,只要一溃,寿春必破。到了那时,淮南尽归东吴,纵然魏军反扑,我等也可据城坚守。如不能攻克寿春,都将前功尽弃!纵然已取合肥,也难以抗衡魏军。”


    “大都督所言极是!”


    “诸位将军,再苦再难也要坚持,时不待我啊!倘若魏蜀之战结束,魏军大举反扑,到时候别说取寿春,就连合肥恐难以保存。我等呕心沥血数月之功,也见过付之东流。”


    “请大将军放心,我等必竭尽全力,夺下寿春。”


    “嗯,诸位都下去休息吧,明日一早,继续强攻。”


    陆逊也在担心魏军援军到来,尤其是寿春比他想象中更难攻取,一旦时间拖的越长,就会越危险,


    陆逊心灰意冷的来到帐外,询问身边亲随:“今日可有司马懿消息?”


    “禀大都督,暂时没有,应该明天一早就能抵达。”


    “魏军可有向淮南移动的动向?”


    “除徐州加强了戒备,并未发现魏军有援军迹象。”


    “再派出一波斥候打探消息,我总觉得心神不宁。”


    “大都督是否多虑?现在蜀军正在攻打宛洛地区,魏军主力皆在抵御蜀军。何况宛洛地区叛军四起,魏军根本无暇顾及淮南。”


    “让你去就去,我总觉得太过反常。曹丕怎么可能会完全不顾淮南之地,其必会派遣援军前来。”


    “诺!”


    陆逊越想越不对劲,但又没发现哪儿不对劲。


    主要是贾逵这一路援军,陆逊一直没有探明情况,


    陆逊的担心是对的,魏国可以放弃合肥,但绝不会轻易放弃寿春。


    司马懿非常明白淮南的重要性,虽然临时接手一副烂摊子,但还是第一时间派出贾逵驰援寿春。


    司马懿深知想解寿春之围,就只能出其不意,一举击溃吴军,才有胜算。


    为此,司马懿让出五千精骑兵给贾逵,让其昼伏夜行务必绕开吴军斥候,待到寿春时,出其不意从吴军后面直冲吴军中军。


    只要吴军一乱,城中曹休则可倾巢而出,与吴军决一死战。


    这也是唯一的机会,贾逵也深知成败皆在他身上,一路上可以说是十分谨慎行军。


    每日昼伏夜行,同时派出大量斥候,沿途探路,确保一路无吴军斥候。


    为了不让吴军斥候发现,贾逵将五千骑拆成十几路分多个方向向寿春集结。


    也正是贾逵这个方法,让吴军斥候一直探不到贾逵这路援军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