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底火
作品:《大乾闲人》 鲁修一行人移步至另一间工作间,只见桌上摆放着已然初具雏形的武器,模样竟与后世的步枪颇为相似。
旁边还整齐排列着许多冲压好的弹壳,这弹壳形似后世的霰弹弹壳,后端带有一圈凸缘,底部精心预留了一个小孔。
“不错,正是我想要的样式。”
鲁修说着,随手拿起一枚弹壳,熟练地放进枪里装填了一下,动作顺滑无比,尽显便捷。
只是此刻的弹壳空空如也,既无火药,亦无弹丸。
“我让你们打造的喇叭铜帽做好了吗?”
鲁修紧接着问道。
“做好了!在这儿呢。”
王麻子一边回应,一边从一个布袋子里掏出许多细小的铜管。
这铜管两端大小不一,别具一格。
鲁修接过铜管,凑近仔细端详起来。
只见内壁上粘着不少硫化磷物体,他随手拿出一个颗粒状的硫化磷,小心翼翼地塞进铜管。
而后,移步至另一个工作台,用夹具稳稳夹住铜管,在后端顶住一根木签子,接着举起锤子用力击打。
刹那间,铜管的另一头蹿出火苗,伴随着“滋滋”的燃烧声,火焰缓缓蔓延。
“这后面的药,日后用泥土搓成合适的形状,干燥之后,再用同样的方法附着一些药粉上去。”
鲁修觉得当前火焰燃烧时间偏长,对枪支使用颇为不利,故而如此吩咐。
王麻子赶忙点头称是,将鲁修的话一一铭记于心。
有了可靠的底火作为基础,鲁修将铜管稳稳挤压进弹壳底部,依照先前的方法为底火添加药物,随后在后面封上油纸,并滴蜡封口,以防受潮。
接着,他把弹壳翻转过来,装入定量的火药,用纸板仔细压实,再在上面放置一枚钢柱,最后又用厚纸压实固定。
做完这一系列操作后,鲁修说道:“等会儿做实验的时候,我就不在这头滴蜡了。但若是想让子弹长时间不受潮,封蜡仍是最佳办法。”
王麻子继续点头,表明自己已然领会鲁修的意图。
见他明白要点,鲁修便拿着这颗精心装填好的子弹,来到一个实验工作台上。
这试验台上早已固定好枪管与击发装置,只需将子弹装入,拉动绳子触发枪机,便可完成发射。
张大来见鲁修要亲自测试子弹,赶忙上前说道:“都尉,这事儿让我来吧,平日里实验都是我们负责,您在一旁看着就好。”
鲁修心里清楚,测试子弹与枪支存在一定风险,张大来此举无疑是不想让自己涉险。
“行,那就你来吧,我在后面看看效果。”
鲁修欣然同意。
张大来见鲁修应允,急忙接过子弹,快步走向实验工作台。
他熟练地将子弹安装到位,仔细调整击发装置,使其精准对准底火。
枪口前方是一条约莫五十米长的密闭通道,通道尽头立着一块木板,上面清晰标注着刻度,这是专门为测试小口径武器而精心准备的。
就目前西山制造工坊的水平而言,六分的口径已然是所能制造的最小规格。
张大来一连测试了十几枚子弹,每一次底火都能百分百成功点燃,顺利发射出弹丸。
如此出色的测试结果,让鲁修十分满意。
于是,大乾首款后填装带弹壳的子弹,就此开启生产历程。
然而,枪支在西山制造工坊,此时还仅仅只是个半成品。
按照鲁修最初的设想,他打算在枪身下方加装枪榴弹。
如此一来,在换弹不及时的紧急情况下,士兵便可利用枪榴弹展开攻击,同时也避免了掏手榴弹的繁琐过程。
可理想虽美好,真正着手设计时,却发现诸多问题,这一设想显得颇为鸡肋。
枪榴弹并非无法制造,只是枪挂式榴弹炮的设计实在太过复杂麻烦。
思来想去,鲁修权衡利弊后,决定先制造一批单管霰弹枪。
至于下挂弹的设计,鲁修心中早有独特想法。
新式枪的设计,除了关键的枪管,还有辅助的机扩、枪机撞针等部件,后端配备枪托,前端设有握把。
由于这款枪是单发装填,打一枪便需更换子弹,
为了让使用者能更稳地掌控武器,前端特意设计出握把,而这握把的存在,给鲁修带来了新的设计灵感。
借着前端握把的位置,他巧妙设计出一款短管霰弹武器,两根枪口并排而立。
其中下端的短管霰弹采用前拉上弹的模式。
如此一来,作战时当上端枪膛后退弹,若敌人趁此时机靠近,使用者无需仔细瞄准,直接扣动下端霰弹扳机,便能迅速击毙敌人。
设计完成后,鲁修将详细的图纸交给张大来等人,并命令他们务必在三日内制作出十二把枪,同时配备若干子弹。
有了任意摩擦即可拉火的硫化磷,鲁修又动起了改装手雷的念头。
鲁修回忆起后世在联合部队使用的是压发式手雷,但大乾既没有弹簧,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制作困难,而且成本颇高,过于浪费。
一番思索后,木柄手雷进入了他的视线。
回到家中,鲁修便将木柄手雷的样式精心绘制出来。
木柄拉火手雷的制作相对简单许多,不过此时张大来正忙于造枪,分身乏术。
鲁修决定带上燕双和谢梓,先行尝试制作。
因昨夜一心思索手雷设计,鲁修一夜未眠好。次日,他便再次前往西山。
冶金工匠们见到鲁修绘制的图纸后,迅速依样制作了几个模具,很快便翻砂铸造出十几个手榴弹的头部。
有了这些金属弹头,他们带着弹头找到木工,制作了一些与之匹配的木柄。
拉火装置对于工匠们来说并非难事,以前点火手雷的引线稍作改良便可使用。
此次改良,不过是在引线上加装一个金属铜管,一端穿过麻绳,麻绳上附着硫化磷,盘绕在铜管内部。
如此一来,只要拉动绳子,便能点燃铜管里的火药,进而引燃导火引线。
“燕双,在正式测试手雷之前,咱们先测试拉火索。倘若拉火索能顺利点燃引线,那就说明咱们成功了一半。”
鲁修一口气制作了十几个拉火索后,转头对燕双说道。
“老大,您都交代好几遍啦,我这就去一旁测试。”燕双说完,便带着拉火索跑到一旁,逐个进行测试。
片刻之后,燕双兴奋地跑了回来,大声说道:“大哥,全部测试完毕,效果都很不错。只是这铜管用完就随着手雷丢出去了,找都找不回来,着实有些浪费。”
一旁的木工工匠听明白了缘由,忍不住插话道:“既然后面的手柄是木头的,咱们可以在木柄上做些文章呀。”
随即,他将自己的想法详细告知鲁修。
鲁修听后,陷入深思:“木柄如此之长,在里面上药确实不太方便,而且必须保证里面的火药不会泄露。”
一想到整个木柄内部,要设计一条通往外面的绳子,且拉动绳子要依靠拉火索,释放火焰点燃导火引线,这就对密封效果提出了极高要求,同时还得确保绳索拉动顺畅。
工匠听了鲁修的顾虑,灵光一闪,说道:“要不直接用木材替代铜管,单独制作一个拉火装置不就行了?”
鲁修听闻木匠此言,顿时豁然开朗:“这个主意不错,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