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鲁花探家

作品:《大乾闲人

    新年的氛围总是充斥着人情来往,在一片热闹喧嚣中,又一天悄然过去。


    鲁修正忙着两件事,一方面安排人精心整理回家要带的礼物,另一方面也在细致规划自己离开后,每个人需要承担的事务。


    刘能刚从青河镇归来,此次回去,鲁修特意安排老苌陪同。


    除了谢梓和燕双,黑蛟卫派出了身手矫健的张大彪负责一路的安全保障,锦衣卫则派出了一中队李布青手下的三队一班同行。


    一班长名叫程晨,在加入锦衣卫之前,他不过是个四处漂泊的流民。


    虽自幼读过些书,却因家道中落、贫寒交迫,无奈逃亡到幽州。


    为了能让家中老小有口饭吃,他抱着拼死一试的决心,参加了锦衣卫的选拔。


    可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加入锦衣卫后的生活,与自己想象中的大不相同,家人也得到了锦衣卫的优待。


    如今,他已经成为一名手握十多人指挥权的班长。


    此次出行,一行二十人,赶着三辆马车,其余人则骑马前行。


    正月初三,晴空万里,阳光明媚。他们规划的路线是途经大兴、固安、霸州、文安、清河,最后抵达齐州。


    其中的霸州,地处莫州和涿州之间,宛如一道坚固的屏障,同时也是燕云地区兵源供给的重要关隘,著名的益津关便坐落于此。


    鲁修过往几次途径此地,心中每每都有在此建设一个锦衣卫分部的念头。


    然而,自从青河镇被鲁修选中重点发展后,霸州的计划便暂时被搁置了。


    青河镇的赵长山已回到齐州,鲁修估计那边现在没什么重要事务,于是一行人径直朝着齐州的槐树村进发。


    槐树村自建设工坊以来,一直由鲁传负责管理。


    起初,张大彪在这儿停留了一段时间,后来锦衣卫一中队二队一班接替了蒸馏工作,他便离开了。


    这次让张大彪前来,主要是对二队一班的人员进行换防。


    历经三天的行程,一行人终于来到槐树村。锦衣卫程晨带领的人直接前往工坊,而鲁修则带着众人去往二叔家。


    如今的鲁家大院,已非往昔可比,门前有两名守卫站岗。


    值守的是二班宋安邦手下的人,一个叫于前,另一个是于前担保进来的程石亮。


    于前曾参与过保卫鲁家大院,因此认识鲁修和燕双等人,而程石亮却并不认识他们。


    恰巧此时于前不在门口,而是躲在院子里烤火取暖。


    程石亮瞧见有人前来,立刻抄起手中的木棍,警惕地喊道:“你们是什么人?”


    进村后,前面车上是翠花陪着小姐,燕双在一旁赶车。见有人在门前阻拦,燕双赶忙勒停马车,疑惑地问道:“你又是谁?”


    “槐树村自卫队!”程石亮大声回应道。


    院子里的于前听到外面有动静,急忙操起一把刀冲了出来。看到来人是燕双,他赶忙抱拳行礼,说道:“原来是都尉的人。”


    翠花挑开帘子,看了眼于前,转身对鲁花说道:“小姐,是村里的人。”


    眼看已经到了家门口,鲁花索性打算下车。


    “燕双,我就在这儿下车吧。”


    “好的。”


    燕双急忙将垫在车前的凳子取下,小心地放在下车的扶手边。


    于前看到从车辇里出来的是鲁花,立刻朝着屋内大声喊道:“鲁传,你家大姐回来了!”


    鲁正厚怎么也没想到女儿会突然回来,他一脸惊讶地朝着身边的鲁传问道:“我是不是听错了,说你大姐回来了?”


    “爹,我去看看,说不定是真的。”


    鲁传说完,便像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此时,不仅鲁花下了车,鲁修也从后面跟着下了车。


    鲁传出院子时,正好看到于前在拍打程石亮的肩膀:“看清楚了,这是大小姐,后面那位是王府的都尉,这身衣服都得给我记住咯。”


    鲁花看到鲁传,眼中满是激动,大声喊道:“小弟!”


    “大姐,真的是大姐!”鲁传惊喜地叫出声来,还不忘朝着院子里大喊。


    鲁正厚自然听到了这喊声,激动地在原地直打转。


    鲁尤氏这时走了过来,见状忍不住问道:“你在屋里瞎转啥呢,跟拉磨似的?”


    “不是,大丫头回来了,我都不知道咋整了。”


    这时,又听到鲁传喊道:“爹,堂哥也回来了!”


    鲁正厚听后一愣,随即又对鲁尤氏说道:“听到没?侄子也回来了!”


    鲁尤氏忍不住一巴掌拍在鲁正厚身上,说道:“女儿和侄子都来了,你还在这儿瞎转啥呢?”


    说完,她便拉着鲁正厚朝门外走去。


    ……


    鲁修走进房间后,先是吩咐手下人将礼物一一抬进来,接着恭恭敬敬地给二叔二婶行礼拜年。


    一屋子人寒暄了几句后,二婶便满脸笑意地拉着鲁花去了后院。


    “呵呵,你二婶估计是要和你姐说些私房话了。”


    鲁正厚憨厚地笑了笑,似乎也不知道接下来还能说些什么。


    鲁修有些好奇地问道:“门口咋站着两愣头青啊?”


    “哎,你不知道啊,清河花儿的婆家人又找上门来了,和离的事儿一直拖着呢。”


    鲁正厚无奈地叹了口气,满脸愁容地说道。


    “齐州崔家的人不是说会帮我们调解,还保证一定会给个和离书,连嫁妆的事儿也一并清算清楚吗?”


    鲁修没想到事情会有变故,满脸疑惑地向二叔问道。


    “一开始确实是这么答复的,期间崔仁义还亲自来了一趟。看到村庄的变化后,或许是听到了什么风声,他们这破落户,就改变了说法。”


    “后来又派人来过一次,说要和离必须见到鲁花本人,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不想和离了。”


    听到这话,鲁修不禁皱起眉头,面露不悦地说道:“这崔家果然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略作思考,又问道:“现在和媋桂坊的合作情况怎么样了?”


    “媋桂坊啊,这事儿得问你堂弟。”鲁正厚有些为难地说道。


    一旁的鲁传赶忙接话道:“和崔杰的合作,目前供应卤菜有三石,收入还算稳定。酒水是直接调拨过去的,每天能供应五十坛。”


    鲁修心中一算,五十坛也就是二百多斤,对于刚起步的槐树村来说,这个成绩确实相当不错了。


    “这过年期间,村里的工坊没休息吗?”


    鲁传听到问话,赶忙回答道:“酒坊已经停工休息了,但是卤菜在齐州的需求量更大,崔杰要求我们再加量一百斤。可惜的是,收生猪有些困难。”


    “既然这样,那就还是按照三百斤的量供应,以后也别再加量了。白酒的供应,必须坚持以粮食来交换,这是铁定的规矩,不能变。”


    鲁传听了,也只能默默点头。村里的这两个工坊,卤菜方面他能做主,可白酒的事儿,他想插手也没那个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