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不能用正眼去看的东西

作品:《重回69:带着妻女渔猎荒野

    二赖子的婚礼定在后天。


    而像是王川,徐秀云这样和赖家亲近的自己人。


    明天便要跟着忙活起来。


    准备各种食材,搭建临时锅灶,安排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各种琐碎事。


    “今天辛苦大伙了,你们先坐着,我去厨房准备晚饭。”


    打渔归来,王川又将众人全部招呼到家里。


    趁着今天的这个日子,一块吃顿全鱼宴。


    顺道商议解决了尼龙渔网的问题,如何以集体名义进城卖鱼。


    薅羊毛的精髓之一。


    便是不能紧着一只羊薅。


    东风林场是王川的老主顾,关系处得杠杠的。


    不过黄石毕竟不是林场的一把手。


    有些事情也不好做得太过分。


    源源不断收购王川送去的鱼货和兽肉,容易给他造成一种私相授受的印象。


    “二哥,这么晚了,嫂子怎么还没回来呢?”


    见王川一个人去外屋地收拾鱼,张二宝主动过去帮忙。


    “我媳妇啥都好,就是做事忒认真了,前任记分员留下的账目乱得一塌糊涂,秀云又是个办事仔细的人,忙着给人擦屁股。”


    王川喊来张抗美,让他去张二丫家里多弄点大酱。


    今年家里下的酱还没好。


    常有人说东北人做饭,从来都是铁锅炖一切。


    殊不知。


    整整炖一切的不是铁锅,而是大酱。


    但凡是炖菜,焖菜。


    统统离不开大酱。


    今天捞上来不少三花五罗。


    经过一个冬天的漫长消耗,江鱼肚子里的杂物基本消耗殆尽。


    无需特别处理。


    开膛破腹,掏出内脏即可。


    “二哥你主意多,能不能帮东山大队想个来钱道?”


    张二宝将处理好的江鱼丢进木盆,看似无意地提及东山大队的乡亲们,人都是好人,就是日子过得太难了。


    身为大队支书,老刘头家里的日子还不如张家屯大队的一名生产队长。


    一把手都是这样。


    更别说下面的队长,普通社员了。


    王川笑着打趣道:“别人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的水,一旦姑娘嫁了人,一颗心全都在了婆家,你小子可倒好,完全反着来。”


    “还没有娶人家的闺女,就已经将自己当成了东山大队的一员。”


    “二哥,其实这事对你没啥坏处,您想想看,东山大队那些干部,哪个不把你当恩人看待,你帮他们把日子过起来,有事的时候,他们全都是你的人。”


    张二宝一本正经地提及王川在东山大队的威望,都快赶上大队支书了。


    每次过去,必然能听到乡亲们夸赞王川的各种好听话。


    真假先不说。


    就说王川打猎的本事。


    只要东山大队一直受到山里野兽的骚扰,他们就绝对离不开王川的帮助。


    “二宝,我发现你还挺会举一反三。”


    王川笑了笑,说道:“东山大队的日子过得确实苦,不受公社待见,又毗邻大山脚下,全大队的可种耕地,也是全公社最少的,不过话说回来,你就没考虑过升米恩,斗米仇的可能吧?”


    说完,王川将处理好的江鱼拿起来过水清洗,顺道检查有没有没刮干净的鱼鳞。


    “不会吧……”


    张二宝一脸迟疑地望着王川。


    “二宝,天底下有两种东西不能正眼去看,第一种是日头,第二种是啥,你猜猜看?”


    “不能用正眼去看的东西除了太阳还有啥……”


    张二宝喃喃自语,随后摇头道:“二哥,我猜不出来。”


    “人心。”


    王川点了点自己的心窝,说道:“你可能一番好心,想着乡里乡亲,能帮一把是一把,可老话也说了,救急不救穷。”


    “帮人家一两次没啥,如果东山大队接下来又遇到苦日子,咱们是帮还不帮?”


    闻言,张二宝陷入深思。


    王川不是自扫门前雪的性格,但同样也不是有求必应的观音菩萨。


    无偿帮助张家屯的老百姓。


    那是因为王川一家人都住在这里。


    平常给乡亲们一些小恩小惠,可以让王家不受任何人欺负。


    农村这地方,帮你成事的人可能没几个。


    想让你干不成事的人,一抓一大把。


    不是王川不想帮东山大队。


    帮助的前提,必须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


    好比未来的那些大老板,企业家投资。


    想要引来金凤凰。


    你首先要有梧桐树。


    将这个问题抛给张二宝,王川专心致志地开始熬鱼。


    锅里放入一大勺荤油,又加入各类调味料。


    随着张抗美端来一大碗大酱,王川一点不剩全都放了进去。


    铁锅炖鱼,大酱才是灵魂。


    只能多,不能少。


    少了没那个味。


    不一会,徐秀云下班回来。


    看到家里来了这么多人,立刻想到家里没酒了。


    一大群老爷们聚在一起吃饭,岂能没有酒。


    再次去了哥嫂家。


    借来王川的上次送给爹娘的两瓶城里白酒。


    “张大叔,各位兄弟,都别客气了,赶紧开造吧,尝尝我的手艺咋样。”


    来的人不老少,地上和炕上一共摆了两桌。


    能喝酒的和不能喝酒的分开坐着。


    徐秀云带着囡囡坐在炕桌,身边围着四个不能喝酒的老张家年轻人。


    王川打开酒瓶,一一给众人斟了一杯。


    “都别夹着了,开吃吧,假模假样,不知道还以为你们这饭不好吃呢。”


    张铁山笑呵呵地端起酒杯和王川碰了一下。


    屋里屋外满是炖鱼的香气。


    不用吃都知道,王川的手艺差不了。


    “好饭陪好酒,秀云,你想得可真周到。”


    一杯酒下肚,张铁山立马品出这是好酒。


    徐秀云将一块剔掉鱼刺的鱼肉放在闺女碗里,笑道:“大家伙给我家阿川面子,一块过来吃饭,我咋地也得让大伙吃得尽兴。”


    “哈哈哈,大伙今天全都是沾了秀云的光,要不也喝不到这么好的酒。”


    张铁山又给自己倒了一杯。


    忍不住数落大小子,就是个不成器的瘪犊子。


    都说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这话真是一点没错。


    瞧瞧人家王川的媳妇,待人接物大大方方。


    再瞅瞅自家的儿媳妇。


    简直每个说。


    大儿子不成器,小儿子的媳妇更不着调。


    自己这辈子怎么就碰到这群不省心的玩意呢。


    “二哥,你不是说要和大伙研究研究,进城卖鱼的事情吗,要不现在就说吧。”


    张抗美可太了解他大爷了。


    喝上两杯酒,话匣子就关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