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唐七小公子

作品:《惨死重生后,和亲公主提刀斩全族

    葬风关。


    一大早,魏景焰便带着周正平与王海中出城采石伐树。


    众人正因无法攻破北昭而愁眉苦脸,听了魏景焰的筷子论,全都露出了喜色。


    跷跷板可以翘起百十来斤的人,若用相等之物,翘起千钧之物也不成问题。


    周正平忍不住说道:“殿下果然明察秋毫,算无遗策。”


    魏景焰轻笑道:“不必夸赞本王,这都是夫人想出的点子。”


    他敛住了眼中的得意,侧眸问道:“那些兵士们,昨夜睡得可好?”


    周正平笑着说道:“火炕一直都是暖的,别提多解乏了,士兵们全都感激不已,若不是下官拦着,今日一早,全都涌到王府去了。”


    魏景焰眼角挑起,笑纹又多了几分。


    “那便好,夫人蕙质兰心,所思所想也甚是周到,本王同样钦佩。”


    王海中也忍不住赞道:“不但如此,夫人还很有胆识,空城之计,足见胆色,换成别人如何能敢,当日我还误会了殿下与夫人,着实惭愧。”


    魏景焰双脚一夹马腹,大声道:“不知者不罪,本王知道此事,也同样吓了一跳,夫人能想出这种方法,着实很出人意料。”


    说话间,前方的兵士已经停下了。


    “殿下,这边有不少粗壮的树木。”


    魏景焰翻身下马,走到近前,抬手拍了拍。


    “可以。”


    此处离葬风关不算近,树木并没有被烧毁,经过霜雪的侵袭,树身更有韧性。


    兵士们立即拿出斧头,开始砍树。


    黄昏十分,众人已经砍断了十几颗树身,用绳索将树身套在马背上,一路拉回了葬风关。


    一直忙到深夜,魏景焰才返回府中。


    宋槐序已经睡了,听着匀称的呼吸声,魏景焰没敢点蜡,抖了抖身上的冷气,无声无息的躺到了一边。


    次日一早,又闻鸡而起,未免宋槐序恼自己,魏景焰特意留了一张赔罪的字条。


    “吾妻莫怪,待夫平定北昭,必夜夜相伴。”


    看着这几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宋槐序无声一笑,心中暖意横生。


    她又不是不识大体之人,如何能因此怪罪,不过,她依然十分高兴,至少,魏景焰把她放在了心头。


    思量间,忽见林松出门外走入。


    “夫人,有一封信应该是给您的。”


    林松双手高举,呈上一只长箭,见的顶端扎着一块白绢。


    宋槐序诧异的问:“信是从何而来?”


    林松恭敬的答道:“关外,应该是北昭人。”


    宋槐序已经打开了白绢,心里犹在诧异。


    这辈子的北昭人,如何会知道她。


    看到信的内容,宋槐序脸色慢慢冷下。


    “宋侍郎在北昭这么久,有通敌之嫌,不可信,这封信也不必理会。”


    “是,属下告退。”


    林松走后,宋槐序的脸色仍然紧绷。


    上辈子的遭遇历历在目,她的心中,已无有半点亲情。


    宋侍郎坏事做尽,不配为人父,便是死在北昭也是活该,她不可能去见宋侍郎。


    这等浅显的阴谋诡计,便是三岁小儿,都能识得,她好歹也是活了两辈子的人,又岂会相信。


    不论他是死是活,这一切,都是他的报应。


    宋槐序冷声一哼,不再理会。


    却听院中脚步再次响起,剑秋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夫人,我们家公主冷的不行了,请夫人开恩,给些炭火吧。”


    宋槐序冷声说道:“没有。”


    门外沉默了一瞬,又说道:“北昭寒冷,没有炭火难以活命,夫人既然没杀公主,留她必然有用,不论是何种利益,都请夫人给她一条活路。”


    宋槐序伸手拉开门。


    剑秋不由往后退了一步,脸上闪出了一丝惊恐。


    宋槐序冷眼扫过。


    “你到是个人物,可惜,跟错了主子。”


    剑秋单膝跪地。


    “出身高低,奴婢无法选择,既然为奴,便不得不听主子的吩咐。”


    宋槐序冷哼。


    “你到是挺有觉悟。”


    剑秋双手按在雪地上,恭敬的说道:“还请夫人赐碳。”


    宋槐序居高临下的看着她。


    “想要碳也不是不可以,你得先回答我一个问题,现在的北昭宫中,可有一个姓唐的小太医,现在的他,也就十几岁的样子。”


    剑秋思量了片刻,摇头道:“没有,宫中既没有姓唐的太医,也没有年龄那般小的,最年轻的也要二十八岁以上。”


    宋槐序又问:“那京中,可有姓唐的调香大家?”


    “这倒是有,京西唐家以调香而闻名,空中的香料,多半都有唐家调制,深得娘娘们的喜欢,这一代共有儿女七人,那位唐七公子到是与夫人所说的年岁差不多。”


    “哦?说说他长何模样?”


    剑秋不解宋槐序为何会知道唐家,又为何会对这位七公子颇有兴趣,却也知道说多错多,便恭敬地答道:“唐七公子生得眉目清秀,性情开朗,心性也颇为善良,若遇灾荒年,必会拿出自己的私房银子,救济百姓。”


    “他可有什么特征?”


    剑秋想了半天道:“唐七小公子的右眼边有一块小指大小的疤痕,若不仔细看,很难看出。”


    宋槐序顿时收拢五指,眼中的激动差点难以压制。


    的确是他,现在的他,果然没有进太医院。


    相信用不了多久,她就会看到这个亦弟亦师的少年了!


    未免自己太过忘形,宋槐序用力的压住嘴角。


    “来人,给她们拿些碳。”


    剑秋急忙磕头。


    “多谢夫人,多谢夫人。”


    “免了,回去告诉贺玉妍,这一盆碳是你赚来的,我看可不是她的面子。另外……”


    宋槐序停顿了一下,又说道:“良臣择木而栖,为奴者该明辨是非,而不是愚忠蠢孝。”


    剑秋身子微微一颤,叩头道:“奴婢告退。”


    宋槐序看着她步履蹒跚,消失在侧院之中,这才收回目光。


    瞧着远处白茫茫的天幕,心里忍不住在想,若真的大仇得报,以后又该如何?


    想到卑鄙无耻的皇上,宋槐序眼眸眯起。


    皇上不仁,合该取而代之,但他若现在死,未免不是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