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事故真相(一)
作品:《白月光带娃随军:靠美食风靡大院》 储备物资、加固堤坝、疏散演练,每一项工作都安排得滴水不漏。
按理说,这样的准备足以应对任何突发状况,可谁也没想到,最终会演变成这样惨烈的局面。
宋怀生出事那天,是抢险救灾的第八天。
连续多日的暴雨让整个远山岛都浸泡在水汽中,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海水混合的腥味。
他和战友们已经成功将沿岸低洼地带的居民全部转移到了临时安置点,那些被困在家中的老弱妇孺也都被一一救出。
所有人都疲惫不堪,但看着安然无恙的群众,心里还是涌起一股成就感。
“收队!”宋怀生抹了把脸上的雨水,正准备下令前往另一个救灾地。
就在这时,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踉踉跄跄地冲过来,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解放军同志,求求你们,救救我老伴!”
老人的手像枯树枝一样颤抖,浑浊的眼泪混着雨水往下淌。
原来她老伴舍不得大半辈子攒下的积蓄,竟然趁人不备,又偷偷从后山那边溜回了家中。
“后山那边地势高,能出啥事啊?”老人模仿着老伴的语气。
“这台风每年都来一回,要我说啊,咱们就算不走,跑到屋顶凑合两天那水也就退了,前几年不都这样吗?哪有他们说的屋子会被冲垮那么严重,就是吓唬人的,这钱不是他们自己的他们自然不心疼。”
更让人头疼的是,当时这番话竟然说服了不少村民,十几户人家跟着老人从后山返回。
“他娘的!”陈平安气得一脚踢飞了脚边的石子。
“咱们拼死拼活把人救出来,就为了那点破钱又跑回去送死?”
那老婆婆先前也是觉得出不了什么事儿的,要不是她腿脚不好,估计也跟着一块回去了。
是方才站在高处瞧见一股泥石流轰鸣着下来,瞬间将山脚下的那几座小屋夷成了平地,她这才生出害怕的心思来。
宋怀生的眉头拧成了一股。
后山地势虽高,但早年连续遭遇山火,植被破坏严重。
加上连日暴雨,极易引发泥石流。
他立刻决定。
“三班、四班留守安置点,一班、二班跟我去后山!动作要快!”
雨越下越大,豆大的雨点砸在脸上生疼。
战士们踩着泥泞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赶。
雨水顺着帽檐往下淌,迷得人睁不开眼。
宋怀生走在最前面,手中的强光手电刺破雨幕,在崎岖的山路上投下一道惨白的光柱。
“再快点!”他回头催促道,声音几乎要被风雨声淹没。
终于在半山腰处,他们追上了那群村民。
十几个男女老少正艰难地在泥水中跋涉,有人背着包袱,有人推着独轮车,上面堆满了锅碗瓢盆。
“站住!不能回去!”宋怀生一个箭步冲上前,张开双臂拦住去路,“后山随时可能发生泥石流,太危险了!”
领头的老人梗着脖子,满脸不以为然:“解放军同志,你们就别管了,我家在那儿住了几十年,啥台风没见过?”
“就是!”一个中年汉子附和道,“我那屋里还藏着两千块钱呢,要是被水泡了,你们赔啊?”
说着,他竟然从腰间抽出一把榔头,在手里掂了掂:“今天谁拦我,我跟谁急!”
其他村民也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嚷嚷着。
雨声中,争执越来越激烈。
就在这时,宋怀生突然抬起手,示意大家安静。
他的表情瞬间变得凝重。
远处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像是闷雷,又像是千军万马奔腾而来。
声音越来越近,脚下的土地开始微微震颤。
“是泥石流!快跑!”宋怀生大吼一声。
刚才还气势汹汹的村民顿时慌了神,哭喊着四散奔逃。
战士们立刻分成几组,架起老人,抱起孩子,拽着腿脚不便的村民往安全地带撤离。
“往右边跑!”宋怀生指挥着,自己却留在最后,确保没有人落下。
轰鸣声越来越近,借着闪电的亮光,可以看见山坡上翻滚而下的泥石流,像一头狰狞的巨兽,吞噬着沿途的一切。
树木被连根拔起,石块相互碰撞,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碎裂声。
“快!再快点!”宋怀生背着一个老人,旁边还拉着一个男子往前跑。
突然,男子脚下一滑,摔倒在泥水中。
宋怀生毫不犹豫地转身,一把将两人都扛在自己肩上。
泥石流已经近在咫尺,飞溅的泥浆打在脸上,火辣辣地疼。宋怀生咬紧牙关,拼尽最后一丝力气往前冲。
就在他们即将到达安全地带时,脚下的地面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不好!”陈平安在远处惊呼,“地下塌陷了!”
在雨水浸泡和上方泥石流的冲击下,脆弱的地层终于支撑不住,轰然塌陷。
宋怀生只觉得脚下一空,整个人瞬间失重。
在坠落的瞬间,他用尽全力将背上的老人和男子往前一推。
两人惊叫着扑倒在安全地带,而宋怀生和三名战士却随着塌陷的土石一起,坠入了深不见底的黑洞中。
“宋团!!”陈平安撕心裂肺的喊声被淹没在泥石流的轰鸣中。
塌陷处很快被泥石流填平,只留下一个狰狞的缺口,像一张血盆大口,吞噬了四条鲜活的生命。
劫后余生的村民们瘫软在地上,有的嚎啕大哭,有的呆若木鸡,完全没有了先前的嚣张气焰。
雨还在下,越来越大。
泥水混合着泪水,在每个人脸上肆意流淌。
陈平安跪在塌陷边缘,徒劳地用手扒拉着泥浆,直到十指鲜血淋漓也不肯停下。
“找救援!快去找救援!”他嘶哑着嗓子喊道。
但所有人都知道,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存的希望有多么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