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开启新篇章

作品:《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秋宝珠妈妈皱眉叹气,跟大家告别后,追上了门口的女儿。


    郭攸宁也想叹气,宿舍里有个这样的搅事精,往后只怕不得安宁。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一个小姑娘而已,还能让她拿捏了去?


    眼神转到正在帮她贴墙布的男人身上,已经全部弄妥了。


    祁哲成满意地下床,柔声道:“媳妇儿好啦,咱们去食堂跟秦海他们汇合吧。”


    郭攸宁将最后一双拖鞋摆放好,锁好属于自己的那一格柜子。


    眉眼弯弯地点头,“走吧。”


    跟剩下的两位室友挥挥手,离开了宿舍。


    两人并肩迈步在冰面开化的未名河畔,走过图书馆前的空地,越过静园前的草地。


    随处可见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其中偶尔夹杂着几位眼角有鱼尾纹的中青年,眼里全闪着求知欲渴的精光。


    处处散发着思想解放、知识重生、盈满希望的鲜活感。


    春风徐徐中郭攸宁笑问:“老公,你喜欢这里吗?”


    祁哲成拂去一缕撞向额头的柔软柳枝,嘴角上翘,“宁宁在的地方我都喜欢。”


    唉,让他看美景,感受历史的厚重,好似对牛弹琴。


    不过这回答也不赖。


    郭攸宁眉眼弯弯,“一切都合我心意,就那个宝珠舍友不咋地。”


    说到这,祁哲成摸了下后脑勺,缓缓开口:“媳妇儿,咱不惹事也不怕事,她若是欺到你头上,不客气地怼回去。当然若是需要动手的话,最好偷摸着干,能通知我更好,这方面我拿手。”


    郭攸宁瞟了下左右无人,握住他骨节分明的大手,打趣道:“这是一位正直军官能说出来的话吗?你正在教坏单纯的大学生,知不知道?”


    祁哲成裹住她的小手,“咱们这是自保,宁宁你生性善良,但任何时候都不能让人欺负了去。”


    有个不刻板、不迂腐的老公,感觉很不赖。


    郭攸宁挠了挠他手心,眉眼飞扬地应好。


    两人在校园里聊学习、聊孩子、谈论祁哲成明天报到的军事学院,溜达了一大圈,一个多小时后才去到食堂。


    王林已经候在大门口了,李婉柔夫妻则如他们一般,也才刚到。


    一起吃过饭后,祁哲成和秦海恋恋不舍地离开了京大。


    留下三位大学生,在此处开启人生新篇章。


    几人走在林间小道上,郭攸宁关切地开口,“林林,身上钱票够花吗?”


    王林手里悠闲地转动着一片侧柏叶子,微笑点头,“够,这几年柳湾村大队工分值钱,除了粮食,每年能有两百多入账,手里有不少盈余。再说咱们上大学有补贴吃喝不愁,好着呢。”


    李婉柔关心起另一个问题,“小林林,你回家了吗?若是那里让你不开心,节假日来我家过。”


    想起糟心的家人,再对比眼前两位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姐,要拿回一切的想法更加坚定了。


    他眺望着远方,眼神悠悠,声音轻缓,“回过,但那里已不是我的家了……”


    郭攸宁走到他身侧,轻拍他的肩膀,温声劝慰,“没事,你还有我们,我家大门永远为你敞开,需要帮忙随时吱声。”


    想了想,从挎包里掏出三个小瓶子,还有两个小纸包递给他,凑他耳边说,“收好,上面有使用说明,报仇防身必备佳品。”


    王林心瞬间笑开颜,小心翼翼地接过,收入书包。


    “谢谢姐,有你们真好!”


    三人又聊了几句就分开了,下午两点半他们得在班级集合。


    郭攸宁踏进经济系对外贸易班时,教室里已有不少同学了。


    她身着牛仔裤、黑色新款收腰棉袄,扎着蜈蚣辫,配上白皙娇俏的面容,是一道流动的风景线,吸引了不少目光。


    同寝室的王娟举手招呼,“郭同学,坐我们这里来。”


    跟爽快的熟人一起自是好事,她从善如流地坐到了她和汤同学的身边。


    前面一位带着眼镜,五官俊朗的少年转过身跟她主动攀谈。


    “郭同学好,我是本市人,名叫戚洪文,今年……”


    他还没介绍完,教室外面传来一阵喧哗声。


    一道粗哑的声音格外响亮,“阿卉,你给老子滚出来,唔好以为报了名,呢间大学你就上得成!”


    绝大部人没听懂是啥意思,但不妨碍大家冲出教室瞧热闹。


    郭攸宁能勉强听懂,他们班来自粤省,且叫“卉”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汤香卉。


    她眼神瞟了过去,发现她双拳紧握、眼睛含泪,浑身都在发抖。


    王娟也发现了她的异状,搂住她的肩膀,尽量放柔声音问,“香香,你怎么啦?外面闹事的人是来找你的吗?别怕,京大是个讲道理,纪律严明的地方。说说看到底怎么回事,这样我们才能帮到你。”


    “逃避躲藏没法解决问题,说出来吧,大家一起想办法。”郭攸宁附和。


    汤香卉抹了一把脸,流着泪说起了事情的原委。


    在她十三岁时,父母出海捕鱼,遭遇台风双亡殒命,被舅舅家收养。


    从此过上了饥一顿饱一顿,没学可上、天天干家务的悲惨生活。


    但她不甘心,她记忆力好,脑瓜子转得快,读书时一路跳级,十三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高中。


    于是她找朋友们借来高中课本,利用空暇时间自学,她以前的老师见她可怜,帮忙争取到了高中的毕业考试的机会,因为成绩优异,成为了一名高中毕业生。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去年恢复高考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她想去报名,但舅妈一家百般阻拦,甚至将她锁在屋里,还给她找了个四十岁的矮丑鳏夫。


    她寻死觅活的不同意,可能怕闹出人命,大发慈悲地放她去报名,并参加了考试。


    谁知通知书一到,就被他们扣走了,说是要让表妹代替她去上大学。


    胳膊拗不过大腿,她只能假装同意,徐徐图之。


    骗得他们信任后,于元宵节那天,将舅舅一家全迷晕了,


    找到通知书,收拾好行李,扒火车来了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