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感觉真好
作品:《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也不对呀,大半年前就说要举办交流会了,师公还是因为这事平反的。
不过当时没说是国际交流会。
难道是港城那边的人,得知大陆要举办医术盛会,就以CT机做筹码换取名医治病?
从而升级成了国际会议,所有才对这三位病患如此厚待?
唉,瞎琢磨啥呢,多思无益,还是将心思全花在治病上吧。
既能赚钱赚名声,还能为国做贡献,这病治得有意义!
想到这是在为国出力,赵国手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笑容,沉声道:“定不负所托!”
事情谈完,汪局长带着两人来到嗜睡症患者的病房。
在那位温奶奶的热情接待下,师徒俩仔细查看了过往病历,给正在睡觉的温少爷做了全面诊脉,还询问了一些细节。
但是对于这种基因缺陷形成的家族病,赵国手摇头,郭攸宁也倍感无力。
“仙露”能治病救人,能提高身体素质,甚至有轻微的洗筋伐髓功效,但改变基因只怕无能为力。
面对老人期盼的眼神,两人对视一眼,赵国手无奈地开口:“温女士,这病我们治不了,不好意思。”
郭攸宁瞟了眼床上沉睡的帅哥,和慈善的老奶奶,不忍心地从药箱里拿出一小瓶灵芝酒递给她。
礼貌地说:“这药酒能提神醒脑,增强免疫力,试试看,也许能让他清醒的时间延长一些。”
老人抹着泪接过,“小姑娘,温奶奶谢谢你,我还想求两粒奇药,对别人有效的,我家瑞儿服用后,说不定也能出现转机。
治不好没事,只要不恶化就行,瑞儿还那么年轻,没成家立业,没体会过世间的美好……”
郭攸宁刚才只考虑到了能否治愈的问题,若是只想保持现状,那补元丹应该还是有效的。
不过如果需要长时间服药,就算对方家大业大出得起钱,她也没有过多的补元丹提供,毕竟“仙露”是有限的。
治标不治本的事不好干呀,唉,一个头两个大。
奶奶见他们犹豫,立马从身边的手提包里掏出六张500面值的港币递给他们。
低声恳求,“两位神医,拜托啦!”
郭攸宁望了眼师公,只收下四张,从药箱里拿出一个小瓷瓶递给她。
绷着小脸,郑重道:“奶奶,这药丸极其珍稀,一般只用来救命,若用于日常保健,请恕我们没有能力提供。”
老人宝贝般接过,缓缓出声:“谢谢,我知道了,先试试再说。”
郭攸宁点头,此间事了,两人告辞离开。
郭攸宁抬腕看了眼手表,已是下午三点半。
师徒俩没打算去交流会凑热闹,先去看了501办公室,此处窗明几净,空间开阔,连办公桌都是全新的。
三位患者的病情记录,入院检查报告等都整齐地摆在桌面上。
赵国手是位负责的老医生,既然接手了,那病案就得认真看,治疗记录也不能马虎。
坐在办公桌前,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无聊的郭攸宁知会了一声,转去了502休息室。
这里房间不大,但桌子、衣柜、床齐全,床上还铺好了被褥。
午觉没睡好的她,立马有了躺上去的欲望。
不过还是空间的大床更有吸引力,门窗一关,闪了进去。
坐在柔软的大床上,惬意地清点起今日收获,两个大信封里全是五百元的港币,加起来共三万。
这两年汇率比较低,一百港币只能兑五十元左右,但过个三四年就能升到一百兑一百了。
这药丸一千一颗,比泡酒卖划算多了。
就算分一半给师公,这赚钱的速度也是杠杠的。
她美滋滋地将钱收好,心想等过几年改革开放了去港城玩,都不用兑钱就能出发。
又拿起两只金表欣赏、试戴了一番,金黄镶钻的小巧表盘,跟自己白皙的皓腕相得益彰。
可惜暂时不合适佩戴,再等个两年就能随便臭美了。
想着想着沉入了梦乡。
再次被敲门声惊醒时,已经五点多了,师公在门外喊她去吃饭。
走出房门,见到袁先生和冷议员全跟在师公身后。
郭攸宁微笑着跟他们打招呼。
在他们的感谢声中,询问起两位病患的情况。
袁先生率先开口:“我们家姬哥自一年前车祸至今,第一次睡得如此安稳,大费周章的来这边治病,真是来对了!再次谢谢两位大小神医!”
冷议员笑得如沐春风,“我家谨儿虽然失忆,但醒后状况不错,遵照少食多餐的原则,醒后已进食三次,能下床缓慢行动了。”
郭攸宁竖起大拇指,连声称好。
多叮嘱了几句注意事项,挥挥手跟师公离去。
两人经过温家病房时,温奶奶扶着她二十岁的孙子出现在门口。
大男孩笑得一脸纯真,“感谢两位名医给的药酒和药丸,让我连着清醒了两个多小时,能不间断的享受完一顿晚餐,可以一口气看完一本杂志的感觉真好。”
郭攸宁礼貌地微笑,“那就好,可以适当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
赵国手瞟了眼他豆芽菜般的身躯,赶紧补充了一句,“温和运动。”
路过护士站时,交代他们用心工作,才下楼离开。
去食堂的路上,郭攸宁凑到赵国手身边,说起了悄悄话,“师公,今天收获满满,钱财咱们二一添作五怎样?”
赵国手背着手,迈着八字步,斜睨了她一眼,低声说:“你全收着吧,我要那些没用,再说功效卓绝的药丸是你提供的,无功不受禄。”
郭攸宁也不跟他拉扯,嘴角上翘着说:“那我先帮您收着,差钱随时跟我说,那金表也先放我这,现在不适合带,说到这您还没手表呢,待会就帮您去买一块。”
赵国手乐呵着提出自己的要求,“买沪牌7120款,简约大方,我喜欢。”
“收到!”
聊着天到了小食堂,跟不少熟识的人打过招呼后,吃了顿饱饭。
刚走出友谊医院的大门,就见到了一个熟悉的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