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打铁还需自身硬

作品:《带着空间穿七零,救个兵王伴一生

    郭攸宁忙纠正,“安安、乐乐、陶陶,这是师祖。”


    接着又是一片萌哒哒的声音响起,“师祖好!祖祖好!……”


    曾经的宝贝徒弟……徒孙郭攸宁,立马被赵国手弃之一边。


    蹲下身子,这个抱抱那个摸摸,嘴里念叨着:“好好好!乖宝贝们,想死我啦!比照片上的还可爱一百倍!不过咱们不喊师祖,称呼曾爷爷就好。”


    郭攸宁关好院门,打断他们的亲热,嗔怪道:“师公你回京也不通知我们一声,这么大年纪一个人在火车上出事了怎么办?啥时候到的呀?”


    赵国手逗娃逗得开心,只分出半缕心神应答,“中医院的老鲁还算有良心,派人去接了。其实大可不必,我身子骨硬朗得很,火车上还救了位突发晕症的老人呢。”


    摸着乐乐的小脑袋夸了句:“有力气结实,曾爷爷喜欢!”


    才继续回答问题,“我昨天就到了,以前的小院也还回来了,收拾了一番,安顿好才过来。”


    郭攸宁心道,那鲁院长真是好人呀,不光帮忙平反,连房子都给解决了!


    顺口提道:“师公,咱得好好感谢鲁院长!”


    赵国手面露得意地摇头,“谢啥谢,没有鲁院长还有戚院长、常院长……为了这次大会,不少老伙计被请回来了,打铁还需自身硬,以你师公的本事,百家求呢,也就老鲁路子广,最先联系到我。”


    郭攸宁高兴,形势一片大好呀!相信王爷爷他们不久后也能重回沪市。


    她顺势教育三个宝贝,“安安乐乐陶陶,你们听到没有,咱们要做像师祖那样有本事人,是金子总会发光,哪怕隐在犄角旮旯里也掩去不他的光芒。”


    三小只再聪明也不到两岁,懵懂地点着脑袋。


    安安摸着后脑勺嘀咕了一句,“一家有女百家求,师祖哪里漂亮?”


    乐乐一脸认真,“胡子好看!”


    陶陶抱着赵国手腰上充满药香味的小葫芦不撒手,“我喜欢这个!”


    这真是断章取义的典范,郭攸宁无语地扫了几个娃一眼,将哈哈笑的赵国手请进了客厅。


    柳姨刚上好茶水点心,爷奶就从干休所分发完药酒回来了。


    在牛棚四年,他们互相帮助同甘共苦,有着深厚的革命友谊。


    立马就出现了老友重逢泪两行,执手相望话衷肠的感人场面。


    祁爷爷握着他赵老弟的手,激动得眼眶都红了,“老弟,恭喜平反!”


    李奶奶想起前些年受的苦,眼泪直掉,“回来就好!好日子在后头。”


    赵国手热情问好后叹气,“能有啥好日子呀,后天就得走马上任,开启看病抓药的生活,想多跟宝贝们处处,都腾不出时间。”


    见到乖乖坐在赵国手怀里玩葫芦的陶陶,祁爷爷的兴奋劲立马散去了一半。


    心中腹诽,这什么破老弟,唉,自家可爱的陶陶很快就要被抢走了!


    不过他要忙着工作,这倒是个好消息。


    他上班哪有时间带陶陶,过继又怎样,还是会生活在自己身边。


    想到这个,脸上露出笑容,劝慰道:“赵老弟,救死扶伤是你毕生的梦想,晚年还能发光发热,幸甚至哉!”


    李奶奶附和,“干自己喜欢的事,生活才充实。”


    赵国手捏捏陶陶的小脸蛋,连连摇头,“不不不,那是以前的想法,如今看到三个小宝贝,只想天天跟他们在一起。”


    郭攸宁呵呵笑,“师公,陶陶现在小,暂时还不需要您手把手教,您得趁现在将赵氏医术的名头再次打响。


    等陶陶大些,知道曾爷爷和赵氏传承的厉害,才能打心底的佩服您,认真学习钻研。”


    赵国手顿觉言之有理,一个没本事的糟老头子,哪有托举后辈的能力?


    他得趁身体康健,给孩子打下一片江山!


    瞬间挺直腰背,斗志满满起来,“宁宁说得对,十月份的国际中西医交流会,就是我们赵氏医术扬名之时!丫头,你也是赵氏传人,从明天起随我去中医院上班!”


    郭攸宁傻眼了,在医术上她只想鸡师公,将来鸡娃,没打算要鸡自己呀!


    怎么一不小心,事情落自家头上来了?


    还有之前只听说是交流会,怎么突然上升成国际级别啦?


    她支支吾吾地开口:“师公,三个小不点太小离不开妈妈,祁哲成又忙帮不上,爷奶照看不过来,家里缺不了我。赵氏医术有您在,发扬光大指日可待。”


    三个宝贝自然排在第一位,但赵国手不甘心天赋如此好的徒孙,因带娃而埋没了。


    想了想说:“暂时可以不去,但是九月底开始必须跟我身边,交流会你给我当助手。”


    唉,去就去吧,见识下这时代的医疗水平也挺好。


    万一有不开眼的人挑事,她还能搭把手震慑一下,毕竟“仙露”可不是吃素的。


    她叹着气点头答应。


    看来一月以后,得搬回城里住一阵子。


    他们刚谈好,祁哲成难得准点下班了。


    寒暄过后,柳姨端来了丰盛的饭菜。


    酒过三巡,祁爷爷主动说起了过继的事。


    爷爷不舍归不舍,但是个言出必行有担当的人。


    摸了摸坐在儿童椅上,低头啃排骨的陶陶,不舍地开口:“赵老弟,这孩子跟你有缘,找个时间把他户口迁去你户口本上,改姓但不改名,赵不绝是个不错的名字。”


    赵国手激动得热泪盈眶,赵家后继有人啦!还是个天赋奇佳的继承人!


    “不绝”这名字深得他心,行医之人,不绝病患希望,赵家不绝后,还跟兄弟们的名字一脉相承。


    他端着杯子起身,给祁爷爷李奶奶郑重地敬了一杯酒。


    沉声道:“谢谢大哥大嫂成全,这么好的名字哪有更改的道理!”


    爷奶心里多少有些不舍,小夫妻俩倒是没一点感觉。


    郭攸宁反而心中窃喜,三宝有厉害的曾爷爷铺路,在医学这条路上定能少走弯路,走稳走踏实。


    她温柔地帮陶陶擦去嘴上的油渍,捏着他的小脸蛋说:“以后改口喊曾爷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