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军,北征!

作品:《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

    可面对将士们的热血悍勇,身为的大帅的李勣却没有立刻回应。


    他缓缓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北疆舆图前。


    手指从朔方大营出发,划过广袤的草原,最终重重落在郁督军山,那是薛延陀的王庭所在。


    “薛延陀.....夷男。”李勣的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如同闷雷滚过帐顶,“恃其强盛,屡犯我边,掳我子民,掠我财货!”


    “更兼包藏祸心,欲效颉利故事!”


    “此獠不除,北疆永无宁日!”


    “大唐威严何存?!”他猛地转身,目光如电扫视帐中诸将:“陛下敕令已下,粮草军械齐备,三军将士用命!”


    “此乃天赐良机!”


    “本帅决意,三日后寅时三刻,大军开拔!”


    “众将听令!”英国公不待众人应声,便将手指迅速在舆图上划过,厉声道:“此战,本帅欲兵分三路!”


    “一路,由苏定方统率精骑两万并契苾何力部铁勒精骑一万为前锋,出白道川,直插碛口扫荡其外围部落!”


    “务必切断其耳目,造成主力假象,吸引夷男主力来援!”


    “诺!”苏定方与契苾何力二人抱拳领命!


    李勣点了点头,目光转向薛万彻,道:“二路便由薛万彻统率步骑三万,携攻城器械,出中受降城!”


    “定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清扫阴山以北至诺真水一线!”


    “沿途拔除其所有据点,为大军主力扫清侧翼!”


    “末将领命!”薛万彻轰然应命!


    “三路,本帅亲率中军主力步骑八万,并阿史那社尔等部蕃兵精锐三万,出胜州,绕道诺真水上游,秘密潜行!”


    “待苏定方吸引夷男主力于碛口鏖战之时。”


    “中军主力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扑其王庭郁督军山!”


    “捣其巢穴,焚其积聚,擒其酋首,毁其宗庙!”


    “如此......定能毕其功于一役!”


    “诺!”众将轰然应诺,声震屋瓦!


    所有人眼中燃烧着狂热的战意。


    李勣的方略,大胆而精准,却直指薛延陀心脏!


    “各部依令行事,即刻准备!”李勣最后下令,声音斩钉截铁,“此战,务求全歼!”


    “凡畏敌不前者,斩!”


    “凡贪功冒进者,斩!”


    “凡泄露军机者,斩!”


    “凡贻误战机者,斩!”


    “本帅,与诸君共立此功!”


    “凯旋之日,长安庆功,陛下亲赐御酒!”


    “誓灭薛延陀!扬大唐天威!”震耳欲聋的咆哮,如同平地惊雷,冲出中军大帐,席卷了整个朔方大营!


    战争的巨兽,彻底张开了獠牙,指向了广袤的北方草原!


    风自漠北吹来,带着沙砾的粗粝和血腥的预兆。


    北征大军即将开拔之际。


    长安城中那紧绷的神经却也似乎稍稍放松了一些。


    街道上,关于北征的议论和期盼渐渐多了起来。


    多少算是冲淡了侯君集那颗还高悬北衙人头带来的血腥。


    然而,对于核心层而言,挑战从未停止。


    一份来自兵部清查司的最终报告,被紧急送入东宫。


    报告详细列出了兵部武库历年亏空的骇人数字、贪墨链条以及涉案的中低层官吏名单。


    虽然首恶已诛,但这些盘根错节的蛀虫若不彻底清理,终将成为隐患,同时,户部也呈报了在严查兵部账目时,发现的一些与地方州府粮仓调拨相关的疑点线索。


    李承乾看着堆积如山的案卷和长长的名单,眉头紧锁。


    北征是头等大事,但后方的整肃同样刻不容缓。


    侯君集虽死,他留下的烂摊子需要彻底收拾干净。


    如何在保障北征后勤绝对顺畅的前提下,有条不紊、精准有力地推进这些清查和整饬,避免引起新的恐慌和动荡,这也是头等大事。


    但这些事,却也无疑考验着李承乾的政治手腕。


    “张素玄.....”想了想,李承乾沉声道。


    “兵部涉案官吏,依律严办!”


    “该抓的抓,该判的判,绝不姑息!”


    “但要注意分寸,避免株连过广,影响兵部正常运转。”


    “那些暂时没有确凿证据但有重大嫌疑的,一律调离关键岗位,降职留用,以观后效!”


    “同时,从东宫詹事府和六部抽调精干,背景清白的吏员,补充兵部空缺,务必要先确保北征期间兵部各项职能高效运转。”


    “不得有误!”


    “是,臣这就去安排!”张素玄领命而去。


    李承乾却又拿起另一份文书,眉头微微一皱,“户部发现的疑点线索......倒是稍微有些麻烦。”


    说着,他叫过李安期,将文书递给他后吩咐道:“这些都转交御史台,着他们秘密核查,务必拿到实据!”


    “但核查过程要隐秘,不得打草惊蛇。”


    “更不得干扰地方正常运转,尤其是粮秣转运通道!”


    “北征结束之前,这些地方上的蠹虫,只要还没把手伸到军粮上,就让他们再蹦跶几天!”


    “告诉御史台,一切以北征大局为重!”


    “臣遵旨!”李安期肃然领命。


    太子的指令清晰而务实。


    既要除恶务尽,更要稳字当头,一切服务于前线。


    处理完这些紧迫事务,李承乾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目光无意间扫过一份关于工部督造军械损耗情况的例行报告。


    这时,有个看似不起眼的数据引起了他的注意。


    近期新制箭簇的淬火废品率,比之前略有上升?


    虽然看似仍在可控范围内。


    但在这个一切追求极致的时刻,任何细微的变化都值得警惕。


    “传工部负责军械淬火的管事,”想了想,李承乾又冲底下人吩咐道,“孤要亲自问问,这废品率是怎么回事。”


    “是炭火不足,还是铁料不纯?”


    “还是匠人手艺懈怠了?”李承乾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经历了武库血案,已经没有人敢再把太子的关注当作小事,但这也让李承乾下令责问之前,会提前说明原因。


    因为他昨天刚传一个户部官员过来问话时,因为没有说清楚缘由,竟把那户部的郎官吓得当场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