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一枚勋章 一道考题

作品:《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当我们用黑色的浓烟遮蔽蓝天,用泄露的原油覆盖海面,用利益的短视堵死未来时……”


    “我们征服的,究竟是风浪,还是我们自己本该守护的家园?”


    此话一出,全场死寂。


    哈灵顿勋爵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铁青。他感觉周围所有的目光,都像探照灯一样打在了自己身上。


    孟远没有看他,继续说道。


    “黑色的石油,曾经是工业血液,驱动我们走得更远。但它也染黑了海鸟的羽毛,也让无数生命窒息。”


    “那种冒险,那种征服,代价太大了。”


    “所以,我认为,这个时代,海洋的灵魂需要被重新定义。”


    他举起胸前的奖章,声音清晰地传遍每个角落。


    “它不再是征服,而是守护。”


    “今天,我们人类所能做的,最伟大也最勇敢的冒险,不是去征服任何东西。”


    “而是,为我们这颗蓝色星球的未来,负起责任。”


    “谢谢大家。”


    演讲结束。


    先是短暂的寂静,随即,雷鸣般的掌声,从礼堂的每一个角落响起!经久不息!


    这一次,所有人都自发的起立!


    掌声中,一位《泰晤士报》的年轻记者,激动地对他身边的资深主编说:


    “上帝……他一枪未开,却赢了整场战争。”


    主编则死死盯着台上的孟远,喃喃自语:“不,他不是商人……他是一个时代的定义者。”


    而哈灵顿勋爵,早已在掌声响起的那一刻,面如死灰的,悄悄从侧门离场。


    灯光下,孟远平静地看着台下沸腾的人群。


    下一个战场,又在哪呢?


    演讲的余波,比孟远预想的还要猛烈。


    当晚,他下榻的酒店外,各国记者彻夜未散。


    第二天,《泰晤士报》的头版标题是——国王的演讲:一位来自东方的守护者。


    全球各大媒体都在疯狂转载他演讲的片段,那句“守护,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冒险”,迅速成为网络上的热门引语。


    孟远没有接受任何采访,他将后续事宜交给了团队,自己则在套房内,看着窗外的伦敦夜景。


    舆论的火,烧得越旺,账单来得越快。这份风光,一半是荣耀,一半是投名状。


    午夜时分,一部加密的卫星电话准时响起。


    “孟远同志。”


    电话那头的声音沉稳克制,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是我。”孟远平静地应道。


    “伦敦的演讲,很好。国家听到了,人民也听到了。”


    对方没有多余的寒暄,直入主题:


    “尽快回国,有一位领导想见你。”


    “好的,明白。”


    电话挂断后,房间内恢复了寂静。


    孟远走到酒柜前,倒了一杯清水。冰块在杯中碰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知道,那枚在伦敦赢得的“弗劳德奖章”,是世界的认可,更是一张通往国内真正核心牌局的入场券。


    看来,真正的“颁奖典礼”,现在才刚刚开始。


    三天后,京城。


    新闻联播的片头曲准时响起。


    轧钢厂退休车间主任王建国,坐在电视机前,就着一碟花生米,正准备咪口小酒。


    电视里,字正腔圆的女播音员开口了:


    “今日,我国着名企业家孟远先生结束对英国的访问,载誉归来。此前,孟远先生在伦敦荣获国际海事领域的最高荣誉‘威廉·弗劳德奖章’,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


    画面上,是孟远在机场被简短欢迎的镜头,他胸前的奖章在闪光灯下熠熠生辉。


    “啪嗒。”


    王建国手里的筷子,不由自主的掉在了桌上。


    是他,真的是那个当年在废品站里捣鼓破烂的小子!那个他曾经断言“这辈子都没出息”的混小子!


    老伴从厨房出来:“咋了老王?喝口酒,咋还一惊一乍的。”


    王建国死死盯着电视,嘴里发苦,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那收破烂的小子,居然……居然都上新闻联播了?


    首都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孟远刚走下舷梯,就看到了那个接他的人。


    寸头,黑夹克,身板笔直。


    对方在简单的欢迎仪式结束后,一言不发地领着他,绕开了所有人群,走向一辆早已等候的黑色红旗。


    车牌号很普通,但那辆车的气场,却比任何豪车都更压人。


    孟远坐了进去。


    “来了,正餐前的开胃小菜。”


    他心里吐槽一句,面上却平静如水。


    车子一路向西,越往前走越安静,最终,停在了一扇外表朴素的红门前。


    一间古朴的书房,空气里飘着淡淡墨香和茶香。没有会议室的严肃,倒像是长辈的书房。


    领导见他来了,亲自起身给他续上茶水,笑容温和。


    “孟远同志,欢迎回家。”


    “伦敦的演讲,我听了三遍。讲得很好嘛。”


    孟远连忙双手接过茶杯,微微欠身:“让领导见笑了,就是一点心里话。”


    领导摆摆手,眼神却锐利起来。


    “客套话不说了。小孟,你们搞的那个‘电驱技术’,的确很好。”


    “为国家开辟了新产业,功劳很大。”


    说完,话锋一转。


    “我就问一句,这颗‘中国心’,能不能上我们的‘大家伙’?”


    “大家伙”三个字,说得风轻云淡,却重如泰山。


    整个书房的空气,瞬间凝固。


    孟远知道,这才是今天这趟行程的真正目的。前面所有的荣誉,都是铺垫。


    这,是一道考题。


    他沉吟片刻,没有直接回答“能”或者“不能”。


    “领导,技术上,完全没问题。”


    “但,商业应用和军工标准是两回事。人、钱、政策,缺一不可。”


    他把皮球,不软不硬的,踢了回去。


    领导深深地看了他一眼,突然笑了,笑声很爽朗。


    “你这个小家伙,还是个人精!”


    他站起身,从一个丝绒木盒里,取出一枚勋章。赤金与珐琅打造,北斗七星环绕着一艘宝船。


    “这枚‘海洋事业卓越贡献勋章’,是给昨天的你。”


    他亲自将勋章佩戴在孟远胸前,与那枚弗劳德奖章并列。


    金光闪闪,分量惊人。


    然后,拍了拍孟远的肩膀,声音变得无比郑重。


    “至于你刚才说的,人、钱、政策……”


    他转身从书桌上,拿起一个牛皮纸袋,递了过来。


    纸袋上,没有任何字。


    “这些资料,是给明天的你。”


    “回去好好看看。”


    “国家和人民,等着你交出下一份完美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