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我当盟主?末日里的救世主

作品:《重生破烂王,干到世界500强

    整个会议室,落针可闻。


    大卫的脸涨成了猪肝色,嘴巴张了张,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接下这个活?


    意味着他们公司要立刻背上几十亿美元的巨亏和无尽的麻烦。


    不接?


    他刚才那番关于“责任”“担当”的豪言壮语,就成了一个响彻全球的笑话!


    他被自己的话,钉死在了耻辱柱上!


    “咳。”德国人施耐德清了清嗓子,打破了沉默。


    他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大卫,又看了一眼云淡风轻的孟远,


    “我认为,这个联盟的发起者,是远新集团。在处理废旧电池问题上,远新的技术和经验,也是全球最领先的。”


    “由远新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并主导秘书处的工作,是唯一合理,也是最负责任的选择。”


    “我们美国公司,表示赞同。”


    日本代表渡边,连忙捡起眼镜戴上,用力点头:“附议!我们完全相信孟先生的领导力!”


    墙头草们,瞬间完成了站队。


    孟远靠回椅背,脸上依然是那副温和的笑容,仿佛刚刚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但他心里,只剩下四个字:


    “一群蠢货。”


    想摘桃子?也不看看这桃子,是谁种的。


    会议结束,日内瓦的夜色已深。


    孟远拒绝了晚宴的邀请,独自坐在返回酒店的专车后座。


    战略副总裁张涛的视频电话第一时间接了进来,背景是总部会议室里一片欢腾的景象。


    “孟总!大获全胜!美国人的脸都被我们按在地上摩擦了!”


    “刚才消息传回国内,我们的股价在盘后交易里已经开始疯涨了!”


    孟远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街景,神色平静:


    “老张,德州那边,天气预报怎么说?”


    张涛一愣,兴奋的表情卡在脸上,话题的跳跃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啊?德州?气象部门预测,一股几十年不遇的极地寒流正在南下,未来48小时可能造成大面积降温和暴雪……”


    “很好。”孟远打断了他。


    “让德州那家我们收购的电力公司做好准备,启动电力离网预案。”


    “一年多前我们布下的棋子,是时候看看,它能不能在这场天灾里,变成我们插进北美能源心脏的一把尖刀了。”


    “另外,通知公关部,准备好迎接一场……史无前例的舆论风暴。”


    挂断电话,孟远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


    回收联盟的盟主之位,是“盾”。


    而德州的寒冬,将是他献给对手的,“矛”。


    第二天,果然如孟远所料。


    德州,开始哀嚎。


    记者汤姆·哈迪森觉得,自己快要冻死在这片,曾经号称“能源心脏”的土地上了。


    车窗外,世界是一片死寂的白。


    刺骨的寒风像是无数把小刀,刮过他租来的那辆早就熄火的福特皮卡。


    零下二十度。


    收音机里最后的播报员,用一种近乎绝望的语调宣布,德州电网——那个孤独的不与任何州相连的独立电网,已经“大面积崩溃”。


    天然气管道冻了。


    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被冻成了冰坨子,傻愣愣地立在荒野上,像一排排十字架。


    “废物!”


    汤姆低声咒骂着,把最后半块,冷得像石头一样的能量棒塞进嘴里。


    他来这里,本是想写一篇关于“绿色能源泡沫”的报道,


    嘲笑那些被加州吹上天的太阳能和储能,在真正的自然力面前是多么不堪一击。


    现在看来,他自己成了那个最大的笑话。


    黑暗吞噬了一切,手机电量只剩3%。这里,仿佛成了被现代文明遗弃的孤岛。


    就在他准备趴在方向盘上,等待那个未知结局的时候。


    远处,地平线的尽头,忽然亮起了一片微弱的光晕。


    不是零星的烛火,而是一整片社区的灯光!


    幻觉?


    人在冻死前,会看到天堂吗?


    汤姆用冻僵的手,本能地驱使自己下了车,深一脚浅一脚地朝着那片“海市蜃楼”走去。


    越走越近,他听到了模糊的笑声,闻到了食物的香气。


    当他踉跄着走到社区入口时,彻底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


    这里,简直是另一个世界!


    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温暖的黄光从窗户里透出来。


    一个男人甚至只穿着短袖,在门口的扫雪车旁悠闲地喝着热咖啡。


    一个孩子,正隔着玻璃对他做鬼脸。


    “嘿,伙计!你还好吗?”


    那个喝咖啡的男人发现了他,关切地问道。


    汤姆的嘴唇已经冻得发紫,他指了指亮着灯的房子,又指了指远处无边的黑暗,艰难地挤出几个字:


    “电……你们怎么会有电?”


    男人笑了,那是一种带着点骄傲和庆幸的笑容。


    他指了指自家的车库。


    “跟我来。”


    汤姆被男人扶进了温暖得的屋子,灌了一大杯热水后,才跟着他走进了车库。


    车库里,一个通体雪白、设计简洁的立柜,正安静地运行着,侧面的LOGO在LED指示灯下熠熠生辉。


    “Yuanxin-Powerwall。”


    男人拍了拍这个“白色冰箱”,像是在介绍自己最得意的收藏品。


    “一年前,我们社区参加了一个试点项目,统一安装了这套来自中国的黑科技。”


    “白天用太阳能,多余的电就存在里面。谁能想到,它今天成了我们所有人的诺亚方舟。”


    汤姆死死地盯着那个LOGO——“远新”。


    这个名字,像一道闪电劈进了他的脑海。


    这不就是他原本打算在报道里狠狠嘲讽的那个品牌吗?那个在全球疯狂推广“储能”概念的中国巨头?


    他以为那是泡沫。


    结果,人家是末日里的救世主。


    巨大的荒谬感和震撼感,让汤姆·哈迪森这位资深记者,第一次感到了词穷。


    与此同时,万里之外,远新集团总部。


    巨大的数据屏幕上,正实时播放着美国的突发新闻。


    一个金发记者,正站在一片灯火通明的社区前,用一种激动到颤抖的语气,向全世界讲述着一个“德州寒冬里的东方神迹”。


    “孟总!爆了!彻底爆了!”


    战略副总裁张涛在会议室里兴奋的脸都红了,


    “就是那个汤姆·哈迪森!《纽约时报》的王牌记者,最著名的‘中国怀疑论者’!”


    “他这篇现场报道一发,比我们砸十个亿广告都管用!华尔街已经疯了,我们的股价盘前暴涨30%!”


    会议室里一片欢腾。


    所有人都看着那个坐在首位,始终沉默不语的年轻人。


    孟远,远新集团的掌舵者。


    他只是平静地看着屏幕上那张激动的西方脸孔,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哒哒声,仿佛在为这场好戏配上伴奏。


    “老张,他们的能源部长,什么时候会给我们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