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隔岸观火
作品:《重生你弃我另娶,我改嫁你慌什么》 陈璐一直都是个挺有正义感的人,帮人也不知道帮过多少次。
这还是第一次被人这么酣畅淋漓的背刺。
都不带隔夜的。
当场背刺啊!
这一刻。
她不只觉得罗英贱,她觉得她自己都有点贱了。
罗英本来就有点埋怨陈璐非得把事儿闹大,把她架在火上烤,现在又被陈璐这么指着鼻子数落。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她是白眼狼,说她丧德行……她本来就够闹心的了,还在这儿当众踩她。
说帮她,没见起多大作用。
现在越帮越乱,反倒是让她在这知青院的处境更雪上加霜了。
她还没说陈璐啥呢。
陈璐在这儿叭叭叭的恨上她了。
不想再被陈璐牵扯着继续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演猴,罗英心里所有的埋怨一瞬间全都化作了火气。
她抽冷子来了一句——
“陈璐,你别把话说得太难听,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别人不知道我知道,你不就是和渺渺不对付,然后搁这儿拿我当你讨伐渺渺的由头呢吗?”
她一副我这双眼睛看透了太多,只是懒得拆穿的表情。
“你是想帮我出头吗?你是打着帮我出头的旗号,想利用大家伙儿帮你一起对付渺渺!”
既然都决定了得罪陈璐,罗英也不怕把陈璐给得罪死。
但她不能让陈璐继续煽动其余知青,让其余知青也以为她是白眼狼。
她不能让她本就雪上加霜的处境变成直接身处冰窟窿里。
所以缩小‘得罪’范围,很有必要。
大不了事后她再去找陈璐道歉,多和陈璐哭几场。
陈璐好人一个,总不会真就和她结死仇了。
不知道眼前人还惦记着日后要和自己缓和关系,当下的陈璐,已经是快被眼前人,也就是罗英给气疯了!
她活这么大,就没见过这么给脸不要脸还反过来扇恩人脸的。
“罗英,有本事你再说一次!”
“我再说几次这也是事实,你本来就一直看渺渺不顺眼,今天可算是让你找着理由了。”
“大家伙儿有眼睛都看得到,渺渺身体不好,没来得及做饭,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是你非得不依不饶,非得拉着所有人一块儿讨伐渺渺。”
“一开始不占多大理,后来听渺渺说让我做饭,可算是让你找到‘理’了。”
“那么多人拦你都没拦住,你非得给我出这个头,不知道的看你这架势以为你在帮我,只有我这个当事人心里门清。”
“你就是利用我呢!”
“你、你……你好心当成驴肝肺!”陈璐被气得大脑一片空白。
扬起手就想过去扇罗英。
罗英灵活的往不远处人高马大的男知青身后一躲,不等陈璐打着她,她眼泪先一步流了出来。
“你看,被我拆穿你就急了,你刚才说我是白眼狼,你凭啥那么说我?”
“大家今天帮我我心里都记着情,只是我不需要帮,我没说过渺渺欺负我,没找人求助过。”
“至始至终说渺渺欺负我的都是你,是你口口声声说我被欺负了,是你把事情闹大非得让大家给我做主。”
“现在我说一句都是误会,你还要反过来骂我是白眼狼,好像我多不领情一样。”
她嘤嘤嘤的哭,柔弱又可怜。
“话都是你说的,我能怎么办?我一直被你推着走,都来不及解释,然后我就成白眼狼了。”
“你告诉我我怎么才不算白眼狼?我给你磕头,我谢谢你替我‘出头’还不成吗?”
她特意在‘出头’上边加重了语气。
带着一种莫名的委屈和讽刺。
不仅没有让陈璐消火,反倒让陈璐死活要冲上去打她。
“罗英,我算是知道齐渺渺为啥一直欺负你了,你该的!你活该我告诉你!”
陈璐难得有一件事站齐渺渺,觉得齐渺渺做得对。
只可惜齐渺渺从来就不需要她的认同。
刚才陈璐还联合知青要给她扣大帽子呢,现在又理解上她了。
她要是一被‘理解’就和陈璐化干戈为玉帛,那她也是贱的。
人群里。
陈璐到底没被拦住打上了罗英的脸。
罗英也不是吃素的,哪怕还在装可怜,可光是听她反击的动静,那巴掌扇回去的清脆声音。
就知道她下手有多狠。
和当初给齐渺渺下药的时候一样的狠。
只不过那个时候,是她和齐渺渺之间的事。
现在。
是她和陈璐之间的矛盾。
齐渺渺跳出了战局,才算体会到温慕善说的‘隔岸观火’有多爽。
原来有些时候不需要她以身入局。
原来很多事根本不需要她亲自跳出去冒着受伤的危险,和仇人鱼死网破。
就能让仇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不好过,让自己边出气边看个爽。
就像现在,陈璐和罗英在她面前打得鸡飞狗跳,俩人身上脸上全都挂了彩。
而她。
轻轻松松,体体面面,看个乐呵之余还有闲心给自己倒杯小茶水喝。
那叫一个优哉游哉。
果然啊,看仇人不爽,自己就爽了。
视线里,罗英找到机会,又是一巴掌带着指甲的刮痕狠狠扇到陈璐脸上。
齐渺渺在心里叫了声好,她刚才就说,陈璐既然想当好人,那就别怪她让这大好人在今天彻底没脸。
看看。
这不就没脸了嘛。
脸皮都要被罗英给撕下来了。
齐渺渺幸灾乐祸,乐得脸都僵了。
这一架。
打的可谓是昏天暗地。
等俩人打完,天也彻底黑下来了。
这一战,算是让一直死气沉沉的知青院彻底热闹了起来。
连平时舍不得点的煤油灯都点上了。
没办法。
不仅是罗英和陈璐打架双方伤得重,就连围观拉架的都倒下去三个。
倒不是被误伤了,实在是低血糖犯了,撑不下去了。
一群人吵吵闹闹,加上尖叫。
不知情的村里人还以为知青院里闹出人命了。
过来看了一圈,在得知是因为一顿饭引发了血案后……
村里人表情古怪。
知青院里的知青算是一战成了名。
成名的代价有好有坏。
坏的,是在村里人的印象里,由体面文化人变成了穷凶极‘饿’大馋批。
好的。
则是从这之后,大队再没拖延过给知青院分粮。
生怕粮食到位晚了,这群馋娃子再闹出人命,传出去都不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