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她们不干,有的是人干

作品:《被啃老后,老太靠锦鲤崽崽暴富

    织云轩的生意这么好,错过这样的活计,可就找不到第二家了。


    她们不干,有的是人干。


    “宋大娘,你放心,我们不会这么做。”


    春华拉着郭氏站出来,先表了态。


    周月娥站在陈守仓身边,虽然没说话,但目光坚定。


    她是真心想跟陈守仓过日子的。


    宋金枝点头,说:“以后乔氏的活儿就分担给你们三个人,你们辛苦些,但钱也能多赚点。你们可愿意?”


    能多赚钱,她们肯定是愿意的。


    乔氏面如死灰,悔不当初。


    “老二媳妇儿,虽然这里没活儿给你干了,但满儿是我孙子,他依旧能跟着孔先生读书。”


    宋金枝看着她,语气稍顿。


    不过片刻,又紧接着开口。


    “不过你是满儿的娘,如果你不愿意,我也没意见。”


    乔氏摇头。


    能读书肯定是最好的。


    她已经没了赚钱的活儿,不能再让满儿跟着她过苦日。


    她不指望着头脑跟不上寻常孩子的满儿考取功名,她只希望满儿读书之后,能完整的说一句话。


    这就足够了。


    事情已经说定,宋金枝就让乔氏回去了。


    而织云轩的大门全部打开,开门营业。


    孔明士带着两个孩子转了一圈,每人手里都拿着一串糖葫芦。


    正要回去时,却见前头的学堂乱成一片。


    领着两个孩子,孔明士不敢太靠前,只能站在远处看。


    不多时,就见一个人被扔了出来。


    福泉镇只有一个学堂,学堂里只有一位夫子。


    听说这位夫子极其严厉,但手里的学生也颇有学识,很受人尊敬。


    可现在那位夫子却指着被扔出来的人,有辱斯文的,对其破口大骂。


    “我还说是谁敢来学堂闹事,原来是你这个活埋生母的不孝子!”


    “我要收谁做学生,还轮不到你来指手画脚!”


    读书人最忌讳“不孝”二字,还是由学堂夫子嘴里骂出来,那这闹事者就越发受人唾弃。


    孔明士摇头叹息。


    活埋生母,可真是个畜生。


    等等,活埋生母?


    孔明士突然想起宋金枝来,她似乎也说过,那个被他偏心一辈子的大儿子,也把她埋了。


    正想着,那边已经有人认出闹事者来。


    “我认得他,他就是麓山村里那个虐打老母亲的白眼狼。”


    “就是他啊?听说还考了个童生呢,怎么是这种德行的人。”


    “还童生呢?他这次上学堂来闹,你看他的童生还保不保得住了。”


    如果刚才孔明士还有些怀疑,那现在他已经认定,这个被扔出学堂的人,就是害他不能考试的陈守业!


    那边有几个学生冲出来,带头喝令:“他就是之前在镇上被雷劈了两次的书生。老天真是不长眼,这样的黑心鬼,怎么不直接劈死他?”


    “竟是那个人渣!大家还等什么?打他!”


    ……


    顿时,打骂声混着陈守业的哭嚎声,吵得孔明士不自觉的握紧了手心。、


    “疼!”


    满儿不高兴的挣了挣,连长安也不适的哼哼了两下,孔明士才想起自己牵着两个孩子。


    他松了力气,哄着两个孩子赶紧回了铺子。


    “宋大娘。”


    孔明士进门时,铺子里还有几个客人,宋金枝跟陈守仓正在招呼生意。


    他不好打扰,就先带着长安满儿去了后头。


    接着,一两句读书声就从后头传出来。


    其实大多都是长安的声音,可仔细听,满儿也会跟着喊几声。


    片刻后,陈守仓忙完了这边的生意,才赶着过去,跟两个侄儿一块儿学。


    周月娥正在缝着新衣,时不时的就往里头看一眼。


    春华跟郭氏都说她嫁的好,没准儿以后陈守仓也是个秀才老爷。


    “我们不想做秀才老爷。娘说,他有做生意的天赋,读书只是为了看懂账本而已。”


    听了这番话的宋金枝看了她一眼。


    周月娥以为自己说错了话,显得有些紧张。


    宋金枝却有些无奈,难道是她今天真的太严厉了?


    “春华,你陪我去韩家一趟。”


    春华应了一声,放下手里的活儿,跟着宋金枝出去了。


    走出一截,春华偷偷看了眼宋金枝的脸色,才敢开口。


    “满儿他娘确实是犯糊涂事儿了,该罚。”


    不过话音一转,她又说:“不过我也看得出来,大娘不是什么狠心肠的人,你只是想要饿她几天,让她长长记性,以后都不敢乱来是不是?”


    果真是在大户人家做过事儿的人,连劝人都说的格外好听些。


    宋金枝心里的火气已经消了大半,但面上还是装出愠怒。


    “什么饿她几天,我可从来没饿过她。”


    春华陪在她身边,像婆媳似的,挽着宋金枝的胳膊。


    “大娘知道我是什么意思。”


    前世宋金枝身份地位不低,身边全是伺候的丫鬟婆子。


    那时候,她也是这么被丫鬟搀扶着的。


    而春华,虽然拿了卖身契,成了自由身,但做了这么多年奴婢,有些习惯不是这么快能改掉的。


    两人竟丝毫不觉,一路聊着说着的到了韩家。


    赵氏这边的蚕已经有好些都结了茧,宋金枝粗略算了算,就现在这些蚕茧,约莫可以做十个扇面了。


    等养在陈守仓家里那些也结茧,还能再做上十几个。


    到时剩下的蚕丝,她有大用。


    宋金枝逗着韩家的小孙子,一边问起赵氏来。


    “怎么不见你家韩胜韩武?”


    赵氏指着那些蚕,长叹一声。


    “这么多蚕,光是每天喂食的桑叶就不少。我年纪大,走不动多少路,就留在家里照看孩子,桑叶都是他们兄弟俩去摘的。”


    赵氏有些担忧。


    “老姐姐你也懂养蚕,肯定知道桑叶也分品种。有些桑树一整年也只能采摘七八次而已,每次还得间隔十几二十天,等叶子长好了再说。可这么多蚕,镇子附近的桑叶肯定会供不上的。”


    这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宋金枝这次就是来说这个事儿的。


    “既然有专业的蚕市,肯定就有人种着桑树。等你两个儿子回来,你让他们去绥阳的蚕市那边看看。若是价钱合适,我可以租赁山头。”


    还要租赁山头?就只是为了喂蚕的桑叶?


    赵氏激动不已,宋金枝的生意要做这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