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难道老二真的战死了?

作品:《被啃老后,老太靠锦鲤崽崽暴富

    驿夫动作一顿,抬头看着面前的老妇。


    “从来没有?你家竟一次都没来问过?”


    宋金枝羞愧不已。


    陈守安跟乔氏感情极好。


    他走之前乔氏正大着肚子,他必定会挂念妻儿,就算大字不识一个,也肯定会叫人帮忙写信来报平安的。


    别说乔氏不知道驿站能有信件往来,就连宋金枝也不知道,才一直没来取过。


    所以,宋金枝觉得,陈守安一定寄过信的。


    “能不能替我找找,看看前几年有没有寄过信来?”


    驿夫不耐烦的摆摆手,“没看见我这边这么多活儿,哪儿能光顾你一个人啊。”


    宋金枝往桌上看了一眼,“我认字,我来帮你弄这些。”


    她正要动手,却被驿夫挡开。


    “去去去,这些哪儿是你能动的?要是丢了少了的,上头要怪罪下来的。”


    对方说的还是客气了,要是直白些的,大概会指着宋金枝的鼻子,骂她偷东西。


    宋金枝也不走,就在旁边等着。


    她眼看着大家欢欢喜喜的取信,又欢欢喜喜的离开。


    直到桌上那一堆信件都被人取走,一封不剩。


    宋金枝已经在旁边干等了一天,连口水都没喝过。


    驿夫看着她可怜,把她喊进来。


    “你说,你儿子叫什么?”


    “陈守安。守卫的守,安全的安。”


    驿夫又问了陈守安投军的时间,听说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情了,连声叹气。


    “要是没找到,你该知道是什么原因吧?”


    宋金枝点头,“我懂。”


    驿夫转身给她找信。


    驿站里倒是还有一些无人认领的信,但年份太久,这些信放在一起,有些已经发霉糟烂,有些被老鼠啃噬,就算是真寄来的,能不能找到还得两说。


    宋金枝又等了大半天,心里那点期待随着暗下来的天色,住进沉入谷底。


    难道老二真的战死了?


    哎,原主真是造孽啊。


    心灰意冷的宋金枝正打算离开,却听见驿夫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这!”


    宋金枝跑过来,拿着那几封已经快要糟烂的信,双手颤抖的厉害。


    “只有这三封,剩下的都不是你儿子的。”


    年份已经有些久远了,又一直被压在下面,这三封信发黄糟烂,宋金枝都不敢太用力,就怕碎在自己手里。


    谢过了驿夫,宋金枝赶紧找了个地方,小心的把信打开。


    这些信果真已经黏在了一起。


    她每一寸力气都用的格外小心,生怕弄坏了。


    “娘!”


    陈守仓声音响起来的一瞬间,吓得宋金枝双手一抖,差点撕了手里的信。


    “你怎么在这?”


    陈守仓赶过来时,宋金枝赶紧把信收好。


    “你不在铺子守着,跑过来干什么?”


    陈守仓满脸焦急,抬手往她额前试了试,反被宋金枝挡开。


    “干什么啊?”


    陈守仓急得大喊:“娘,你糊涂了?你看看现在都是什么时候了?”


    宋金枝抬头一看,天早已全黑。


    已经是晚上了。


    “什么时辰了?”


    “这马上就要到亥时了!”


    陈守仓扶着她往外走,“二嫂跟月娥,还有韩大哥他们已经找你半天了。”


    宋金枝心下一沉,“那长安跟满儿呢?”


    “赵大娘看着呢。”


    宋金枝刚刚松了口气,又听陈守仓问:“娘,你拿着什么啊?”


    她忙把信小心的收起来。


    “没什么。”


    陈守仓先把宋金枝送到铺子里等着,这才赶着去接两个孩子过来。


    乔氏跟周月娥那边也已经说好了,若是铺子没亮灯,那就直接回家去。


    若是亮着灯开着门,就是宋金枝已经找着了。


    没多会儿,乔氏跟周月娥先回赶过来,看见宋金枝,才松了一口气。


    “娘,你跑哪儿去了?”


    乔氏语气抱怨,可仔细听,她声音里还带着些颤抖,想来确实是担心宋金枝。


    周月娥还算是能沉得住气,还知道赶紧给宋金枝倒了杯水来。


    “去办了点事儿。”


    乔氏心放下来,说:“你大清早就走了,一整天都没回来。我实在放心不下,就只能告诉四弟了。”


    “我这么大的人了,又不会丢了。”


    一杯水下肚,宋金枝才觉得自己又饿又渴。


    周月娥立马又给她倒了一杯水,“娘,你饿了吧?咱们是回家吃,还是出去垫一口?”


    “回家吃吧,我们几个都还没吃饭呢。”


    陈守仓领着两个孩子回来,长安立马扑进宋金枝怀里。


    “奶奶,你去哪里了?”


    见她眼睛都肿了,明摆着是哭过。


    宋金枝心疼的摸了摸她的小脸儿,“怎么还哭鼻子了?”


    听了这一句,长安才哇的哭出声来,小手紧紧的抓着宋金枝的衣服。


    奶奶一天都没回来,她以为奶奶不要她了。


    陈守仓这一路赶的急,一左一右的抱着两个孩子回来的。


    这会儿连着喝了两杯水,才终于少喘了些。


    “长安这丫头,在韩家愣是一声都没哭,就刚才看见你才哭出声的。赵大娘给他们添了一碗饭,但只有满儿吃了几口,长安愣是一口都没吃。”


    说罢,陈守仓喊着周月娥熄灯。


    “媳妇儿,回家随便做点东西,今天先对付一口吧。”


    宋金枝摆摆手,“这么晚,就别折腾了,刚才我看面馆还开着门,老四,拿点钱,我们去吃面。”


    陈守仓看了自己媳妇儿一眼,这才应了一声,去拿钱。


    到了面馆,陈守仓给每人点了一碗素面。


    “这哪儿行,你们都累了一天了,难道连口肉也吃不得?”


    说罢,宋金枝又要了二两酱牛肉。


    现在老陈家的日子比起以前好过不少了,虽然不至于顿顿肉蛋,但还能抓鱼吃,也算是不错了。


    可这酱牛肉还是太奢侈了些。


    酱牛肉上桌,谁都不敢先夹,都低头吃着自己的面。


    宋金枝先给长安一块,又给满儿一块,最后才轮到自己。


    见她先动筷子,剩下这三个人才一人夹了一块酱牛肉。


    “别省着,不就是一块酱牛肉,以后咱们家的生意好起来,好吃的还多着呢。”


    几个人这才放宽了心,细细的品起从没舍得买过的酱牛肉。


    尝着酱牛肉的香味,陈守仓满足不已。


    可看向宋金枝,他还是又问起来:“娘,你今天办什么事儿去了?那几封信是谁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