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徐掌柜的铺子,她要定了

作品:《被啃老后,老太靠锦鲤崽崽暴富

    周月娥立马站起来,手里的针掉在地上,找不着了。


    这是宋金枝借给她的,她可不能弄丢了。


    她蹲着身子找,知道陈守仓在看着自己,心里越是慌乱,越是看不见针掉在了哪里。


    正急得团团转时,一只手伸过来,捡起那根她找不着的针,递过来。


    周月娥接到手里,低着头,小声的说了些谢谢。


    她把针收起来,看了眼满头大汗的陈守仓。


    “你饿了吧,我去给你做饭。”


    陈守仓点点头,把货担放在宋金枝的大门门口,又去洗了把冷水脸,这才凉快了些。


    “我娘呢?”


    “宋大娘跟乔嫂子去你家染布去了。”


    陈守仓刚要抬脚过去,又停下脚步。


    他走到大灶房门口,看着正在里头忙活的周月娥。


    他突然就体会到了陈二虎炫耀自己娶媳妇儿的感觉了。


    家里有个女人,真好。


    察觉到他的目光,周月娥转头去看,陈守仓却慌张的躲开。


    片刻后,又挪着脚步重新来到门外。


    “以前的帕子我每张卖最少三文钱,这次我卖,最少都是四文。到时候除了染布的钱,工钱都是你的。”


    周月娥轻轻应了一声。


    之后,就再没别的话了。


    陈守仓挠了挠后脑勺,最后憋红了脸,只憋出一句:“我先去看看我娘。”


    听着他走出大门,周月娥唇角才扬起笑来。


    到了自己家里,见宋金枝他们又要染布,不过都是几尺几尺的散布。


    “娘,又有人要买散布吗?”


    宋金枝摇头,“是我们自己做衣裳。”


    话音一转,宋金枝又问了起担货郎的生意。


    “帕子都卖出去了,最低四文钱。那一匹胭脂雪,被隔壁镇子的一家老板收走了,卖的跟赵掌柜那边一个价钱。不过那家掌柜没跟我订货,只是问了问来路。”


    宋金枝点头,“那就行了。你在家休息两天,又接着跑。”


    陈守仓应了一声,现在就想先把钱算了。


    宋金枝知道他想快点给周月娥结钱,就跟着他进了屋。


    陈守仓拿着算盘,一笔笔的说出数目,手指一边拨算,最后把数目告诉他。


    宋金枝数着那些钱,分文不多,分文不少。


    “娘,料子和染布的工钱我不会算,还是你来吧。”


    宋金枝按照以往的惯例,先把自己的布料钱算出来,这才把剩下的钱平分了,每个人分得二十多文钱。


    赚了几回大钱,陈守仓跟乔氏都不觉得什么,倒是周月娥,拿着那些钱,有些不敢置信。


    “这些真是我的?”


    宋金枝扫了她一眼,“怎么,嫌少?”


    周月娥连连摇头。


    “不少不少,还多了呢。”


    她一文一文的数着那些钱,来回的数了好几遍。


    “以前我帮人缝缝补补,也才赚几文钱。上次跟你家买的那几尺料子,是我攒了好几个月的钱。本想着能做两身衣服拿出去卖,谁知……”


    谁知那些布料被她的亲娘转手卖出去,连带着她手里藏着的那几文钱,一并拿去贴补大哥去了。


    陈守仓傻笑着,“你安心留在这里,以后只有赚不完的钱。”


    宋金枝也扫了他一眼,陈守仓才闭了嘴。


    布染好之后,乔氏跟周月娥就一直赶着做衣服,而那些蚕,大部分都结茧了。


    陈守仓几乎每天都要数上好几遍。


    宋金枝看他实在是没事儿干了,又喊着他去买了两匹白棉布来放着,染布的事情,她自己来。


    第五天正午以前,乔氏跟周月娥终于那把四件衣服做出来了。


    念着乔氏跟周月娥辛苦,这回去镇上,宋金枝只带了长安。


    到了地方,冯招娣已经在那等了一会儿了。


    她身后,等着一辆马车。


    “大娘,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不想卖了呢。”


    “跟冯老板你说好的,哪儿能说不卖就不卖了。”


    宋金枝把带着的那几身衣服拿出来,交到冯招娣手中。


    冯招娣迫不及待的打开,一件一件的看着。


    四件新衣,还有上回长安跟满儿穿着的那两身,三件女娃,三件男童,款式各不相同,却一件比一件好看。


    长安扬起小脑袋,嘴甜得很。


    “姨姨这么好看,你穿这个衣服肯定也好看。”


    冯招娣笑得合不拢嘴。


    这些衣服虽然倒是小孩的,但只要做成成衣,一样好看。


    冯招娣爱不释手,就连她家赶车的车夫也喜欢的紧。


    八十两,她简直赚翻了。


    “大娘,你什么时候再做新衣啊?”


    宋金枝笑道:“这些就够冯老板你卖几个月的了。若是你以后还想买,再来找我就是。”


    冯招娣问了她家的地址,之后爽快的给了银子,整整八十两!


    宋金枝揣好银子,没着急回家,而是带着长安去了徐家布庄。


    徐家布庄已经关门了,听说要把铺子转出去。


    而价钱,正是八十两银子。


    宋金枝打听过了,这条街的铺子顶多也就六十两银子,徐掌柜却要价八十两,真是临走了还不忘大吃一口。


    因为要价太高,所以铺子现在都还没转手出去。


    也正好,让宋金枝给轮上了。


    她早说了,徐掌柜的铺子,她要定了。


    她带着长安去找了韩胜,让韩胜帮忙去把铺子讲下来,预算六十两,多一文钱都不行。


    “糖葫芦,吃好的糖葫芦。”


    小贩吆喝着从她们身边经过,宋金枝低头看,见长安馋得含着手指,却一声不吭。


    宋金枝喊住小贩,买了两串糖葫芦。


    路过卖糖糕的地方,又停下来,花了四文钱买了两块糖糕。


    满儿正因为宋金枝带着长安出去,不带自己而生气,可在看见那串糖葫芦后,又立马高兴起来。


    见周月娥不在,宋金枝就把糖糕递给了乔氏。


    “她人呢?”


    “刚才拿着锄头出去了,满儿发脾气,我就留在家里,没跟着去。”


    宋金枝点头,指了指糖糕。


    “吃吧。”


    她独自去了地里,见自家的地上不只有周月娥,还有陈守仓。


    而陈守仓脚上穿着的那双鞋,是周月娥刚拿了工钱就去镇上买布,特地给他做的新鞋。


    两个人在地头忙碌着,时不时的相互帮忙一阵。


    明明才相识几天,见面的次数也是屈指可数,可站在一起,竟真的像是两口子般默契。


    宋金枝想,确实该把他们的婚事提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