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拿下庐州

作品:《穿越神雕:杨过逆天改命

    沿江而下的水师部队一路上倒是遇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抵抗,不过倒也在情理之中。长江防线事关南宋安危,再加上军情部成立时日不长,自然还未完成对南宋的全方位渗透。


    但总体上来说无伤大雅,如今西至武昌、东至建康的这段长江水道的控制权已经落入杨过的水师部队手中了。南宋朝廷的水师大都撤到鄱阳湖和赣江,保船避战了。


    目前水师部队正在所控制的长江水域巡航,以阻断江南西路和江南东路与淮南西路之间的联系。


    如今,杨过的大军已经拿下了淮南西路大部区域,顺带着又收编了近三万兵力,现在只剩东北角的庐州府尚在朝廷手中,此地乃淮南西路行政中心。


    留下一定数量的军队维持占领区的统治秩序。在日落前,杨过便率领三万大军包围了庐州城。


    城头上,淮南西路枢密使夏贵在副将李庭芝和姜才二人的陪同下,在城头上查看敌情。


    望着城外严阵以待,杀气腾腾的军队,夏贵不由得震撼不已。只听他有些吃惊的说道:“看来这位前金余孽杨过还真是与众不同,难怪他能将南下的蒙古大军打得近乎全军覆没,还一举夺回了南阳!”


    当然,这些军队大部分都是杨过刚刚完成整编的降军,战斗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听到夏贵这话,李庭芝却觉得此话有些片面,于是连忙纠正起来:“夏枢密使,末将觉得此话有失偏颇,杨过此人,末将已了解了他的生平。他父亲杨康自幼出生于金国王府,的确是大金六王爷完颜洪烈的养子,可杨过本人却是在大宋出生长大,与那所谓的大金余孽根本沾不上边。那些蒙古人打不过杨过,便勾结我大宋朝中的奸臣挑拨离间,挑起战端,使我大宋陷入内乱,可谓是用心险恶!”


    李庭芝说完此话,姜才也附和道:“李将军言之有理,可悲的是我等领军之人不能与蒙古人决战疆扬,却要同胞之间刀兵相向,真是令人痛心啊!”


    见自己手下的两员大将都不赞同打这扬仗,夏贵也一脸为难。


    尽管如此,他还是耐着性子问道:“两位将军,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如今淮南西路只剩庐州城还在坚守,城内尚有守军两万有余。可城外围城的大军至少有三万,眼下该如何是好?”


    “这……?”


    听了夏贵的话,李庭芝和姜才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因为他们实在是说不出口,就在前天,有一位名叫杨成闯的年轻人找到了他二人,与他们长谈了许久。核心内容就是让他俩率部投诚,不要给腐朽的南宋朝廷卖命了。


    二人被杨成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话语所折服,心里也有此意。同时也知道了他的身份是军情部东南局总管,是杨过的手下,至于军情部则是杨过设立的秘密组织。


    可他们还想争取一下主将夏贵的支持,若是这样再好不过。可夏贵今天的态度让他们看出,此人不会与他们一同行动的。


    唉!夏贵有些忍不住的叹了口气。此时,天色也差不多快黑了,于是便下令:“传令下去,全军戒备,谨防敌军夜袭!”


    说罢,便头也不回的走下了城头。


    李庭芝与姜才二人满眼无奈的对视了一眼后,也跟着走下城头。


    二人刚回到城内的府邸,就见杨成闯迎面而来,他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一见面,杨成闯便开门见山道:“怎么样,两位将军,夏枢密使可愿率部投诚?”


    李庭芝和姜才二人皆是摇头苦笑。


    见二人如此模样,杨成闯便知夏贵不可能投诚了。


    于是他再次说道:“既然如此,还请两位将军早做决断,战事每拖延一天,对我汉家民族越是不利。”


    李庭芝和姜才二人也被杨成闯此话震撼到,从头至尾,他的话语里都是透露着汉家民族的利益,在格局上都高了一筹。


    最终,李庭芝首先表态:“杨总管,还请您传信与杨将军,本将军愿意投诚。待到明日清早,本将军会下令所有城门大开,全军出城列阵接受杨将军整编。”


    接着,姜才也表态:“本将军也愿率部投诚,一会便与李将军一同行动。”


    见搞定了二人,杨成闯露出欣慰的笑容,他一脸高兴道:“两位将军高义,本总管会在主公面前替两位将军表功的。”


    如此便多谢杨总管了,二人也连忙言谢。


    客套完,李庭芝再次言道:“杨总管,可否饶夏枢密使一命,他曾经也与蒙古人打过仗。”


    姜才也一脸期望的看着杨成闯,希望他能答应这个条件。


    杨成闯连忙拍着胸膛回道:“两位将军放心,一会我会让人暂时控制住夏枢密使,不会伤他性命。”


    得到杨成闯的保证,李庭芝和姜才悬着的心也放下了。


    “那我们就分头行动吧!本总管先给城外的大军传递消息,而后再去控制夏枢密使。”


    说罢,与二人告退后便朝门外走去。


    同一时刻,杨过也在打量着近在咫尺的庐州城。他在昨天便接到了军情部东南局总管杨成闯的密信,信中言道:目前已策反李庭芝和姜才两位将领,可里应外合拿下庐州城。


    当然这一切都是杨过授意的,他在出征时,便对朝廷的领军将领进行了调查,凡是忠义之士,一定要策反和拉拢过来。不为别的,因为一人之力是有限的,手底下的忠义之士越多,这样也能在对抗蒙古的时候多一丝胜算。


    对于李庭芝和姜才两人,他们在原本的那个时空的历史里,参与了救援襄阳的战斗,在襄阳城失守后,先后领军转战扬州、泰州等地,同蒙元大军战斗到了最后一刻,最后兵败阵亡,对于这样的人,无论如何也要拉拢过来。


    至于夏贵,此人对蒙作战也有战功。可到最后还是投降了蒙元,可谓是晚节不保,这样的人杨过打算先考察后再任用。


    就在他盘算着这些打算时,完颜萍走来递给了他一张纸条,并交待是从城内的飞鸽送来的。


    杨过接过纸条打开后,只见里面的内容是:李姜二将率部投诚,明日清晨,庐州城城门大开,我军可择机入城。


    哈哈哈!


    看着纸条的内容,杨过内心狂喜。如今第二阶段的作战计划已经结束,大军再次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淮南西路。等搞定了蜀地的朝廷军队后,就可以腾出手来收拾那些搞事的蒙古人了。


    随即杨过便下令:“明日一早、全军列阵,呈战斗队形,伺机入城。”


    在杨过下达指令的时候,庐州城内,杨成闯带着十几名特工轻功翻墙进入庐州城的帅府,用迷药迷翻了守卫府邸的几十名卫兵,轻而易举的便控制了枢密使夏贵。


    翌日清晨,庐州城四周的城门大开,守卫城池的守军井然有序的全部出城列阵整齐。


    李庭芝和姜才并列前行,来到了杨过面前,二人俯首作揖:“末将李庭芝,末将姜才,率部向杨将军投诚!”


    杨过赶紧上前一步拉起二人:“两位将军客气了,我杨过不才,愿与两位将军一起平定北方胡虏,再造强汉盛世!”


    一番豪言壮语,顿时让二人热血沸腾。


    随后,杨过便下令让沈青刚派一万人入城,庐州城原有的的军队与余下的军队混编后,在城外驻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