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异门师兄弟见面
作品:《悍【夫】:穿越之彪悍男妻发家记》 在当下,老帝师只要活着,永明帝在文官中的压力就会小许多。所以当初老帝师提出想去国子监任祭酒时,永明帝二话不说就同意了,并言明老帝师无事可不上朝。
翁老帝师每日巳时会去国子监溜达一圈,无事他最多一个时辰就会回府,若有事这回府的时间就不好说了。从儿子嘴里知道翁老的这一习惯,岑老赶在巳时前登门。
岑老和岑夫人到的时候翁老刚吃完早饭没多久。倒不是翁老赖床起晚了,而是翁老习惯早起之后先打一套健身之术,再诵读一遍名家佳作后才吃早饭。
翁老帝师的早饭也素来简单,清粥小菜配馍馍。不过最近老帝师的早饭多了几道爽口的泡菜,还时不时有美味的点心送过来。
自蒋康辰和义子康宁给他送阿胶膏后,翁老帝师觉得自己的胃口好了许多,这夜里的梦也少了,常常是一觉到天亮。
翁老帝师现在也习惯了每日早起后先空腹吃一勺阿胶膏,再泡一杯菊花茶水。只不过最近的菊花茶有点断顿。这铺子里卖的菊花茶总不如宫里给他的味道好。
可宫里的菊花茶是那邵云安亲自做的,眼瞅着宫里也断顿了,秀水村那边还没送过来,连带着老帝师和代老将军暂时都没得菊花茶喝。
没有菊花茶喝,又没有龙井新茶饮,老帝师总觉得每日少了些什么滋味儿。邵云安自己做的菊花茶微苦中有一股很令人回味的甘甜。老帝师就喜欢纯泡,不加枸杞、甘草等其他东西。
老帝师馋“茶”,又不好意思写信给蒋康宁去要。他怎么也是长辈嘛,都能做邵云安的爷爷了。哪有做爷爷地开口跟孙子要东西的,还是为了口腹之欲。
翁老帝师已经换了衣裳准备一会儿出门了,管家匆匆来报,说岑月白携夫人登门拜访。
翁老帝师的第一反应是——“岑师弟怎么突然进京了”!
翁老帝师的第二反应是——双眼放光,满含期待。岑师弟来京,有没有给他带点什么“土特产”!
“快!快请!派人去国子监说一声,老夫今日不过去了。把岑师弟和弟妹带去前厅,去喊夫人来前院!”
翁老也不耽搁,立刻去前厅。等了不一会儿,翁老看到了与夫人一道过来的岑月白。
站在原地把面前那个头发花白的男子与记忆中原本是乌发的师弟比较了一番,翁老帝师眼眶略有些湿润,笑容充满了见到故人的喜悦。
翁老帝师抬脚,快步上前扶住要对他作揖行礼的人,握紧对方的胳膊:“你呀你,这么多年,你终于肯回来了。我以为你都忘了你在京城还有一位翁师兄了。”
岑老也显得极其激动,眼眶泛红:“十多年没见,翁师兄的头发白了不少啊。”
翁老帝师笑着说:“岑师弟也不遑多让,这眼角的纹路都多了。”
异门师兄弟相视而笑。
岑夫人这时候才出声行礼喊人,翁老帝师招呼道:“弟妹与岑师弟何时来的?怎的没有提前写信给我,我也好派人去接你们。”
岑夫人回道:“昨晚城门快关的时候到的。今早月白早早就起了,要来拜见师兄您。偏巧女儿女婿一家过来,耽搁了一会儿。”
岑老接话:“这一路都有人安排好。写信给师兄您免不得劳您惦记。就是决渊我都没告诉他。这路上吃的好,睡得好,还有人护送,这赏着景就到了。”
翁老帝师却有些不大高兴:“你呀就是跟我生分了。”
岑老喊冤:“真不是!我这不是认了两个义子在身边,这儿子要孝顺,我也不能拂了儿子的孝心。”
翁老帝师挑了挑眉,他自然知道岑月白认了两个人为义子,更知道其中一人的本事。翁老帝师忍不住酸溜溜地说:“你倒是好命,下手快。”
岑老哈哈笑,道:“师兄不也有位好义子吗?若不是康宁,师弟与那两个孩子却是要错过了。”
想到自己的儿子,翁老帝师倒也不酸了。反正算起来,他也是那两个孩子的正经长辈呢。
翁夫人这时候过来了,翁老帝师便没再说什么。翁夫人见到岑老和岑夫人也是特别的高兴。
翁夫人拉着岑夫人也说:“你们呀可是来了。写信催了你们多少回,你们就是不肯来。这次来京城可要多住些日子。”
翁老帝师附和:“对,你们难得上京,先不忙回去。”
岑老笑呵呵地说:“不回去怎么能行。我还是永修县的‘学府夫子’,这院试、乡试都离不得。”
翁老帝师不满:“不是还有康瑞吗?”
岑老:“康瑞也随我一同来了。”
翁老帝师马上道:“那就让他回去,你可得在京城多待些时日。你也别住在决渊那儿了,就住我府上!”
翁老帝师与夫人子嗣艰难,育有几个孩子只活下来一个女儿,如今也嫁在京城。帝师府上的主子就只有翁老帝师和夫人两人。
岑老还想说什么,就见翁老帝师大手一挥,强硬道:“反正我不松口你不许走。”
都说老小孩儿,老小孩儿,翁老帝师现在还真有这个倾向。
岑老也不跟翁老帝师犟了,其实他来的时候就想到可能不会那么快能回去。反倒是康瑞可能在京城待不了多久。
管家带着人把岑老带来的土仪拿了过来,其中最扎眼的是那个带了锁的藤箱。但翁老帝师的第一眼却是放在了那几个瓶瓶罐罐坛坛上。
翁老帝师带着希望问:“这些都是什么啊?”
岑老道:“安哥儿新酿的‘醉花间’,和新制的‘龙井’,那四个陶罐里是泡菜。”
翁老帝师大喜:“‘醉花间’和‘龙井’!”
岑老忙道:“现在还不能饮。”
羊奶子酒和龙井都还没到开封的时间,只是岑老上京,邵云安让他先带一些送人,但还是要放够了时间才能品用。
一听“醉花间”和龙井茶还不能喝,翁老帝师急得是抓心挠肝。好在还有“金丝皇菊”可以慰藉他干枯了许久的心。
翁老帝师和翁夫人每天都要吃阿胶膏,也快吃完了,这正好岑老又带了来。邵云安给翁夫人也准备了两个富贵典雅的手拿包,还有两只帝王绿品级的翡翠手镯。
这送镯子不能送一只,要送就送一对。
岑夫人的那一对她也带上京城了,今日来拜访翁老帝师,她戴了一支。别说,翁夫人见到岑夫人的第一眼就看到了她手腕的那枚绿翠翠的镯子。
翁夫人只当是青玉镯子,还纳闷儿岑夫人的这只青玉镯子是从哪弄来的,怎的这成色如此的清透。
结果等岑夫人把邵云安送给翁夫人的那一对帝王绿镯子拿出来,翁夫人才知这哪是什么青玉,这是极其稀罕的翡翠玉石。
这帝王绿的翡翠石那是绿得娇艳欲滴,都不用问也能猜出这一对镯子得多值钱。翁夫人不要,让岑夫人收回去。岑夫人直接拉过翁夫人的手给她戴上了。
岑夫人道:“康宁是云安和石井的兄长。嫂嫂您和翁师兄那也是云安和石井的长辈。孩子特意找人打磨的这两支镯子,嫂嫂您给两个孩子退回去叫他二人怎么想。”
翁老帝师开口了:“既然是孩子孝敬你的你就收着吧。回头你问问弟妹那两个孩子需要些什么,你去库房收整收整,等康瑞回去的时候叫康瑞给他们带回去。”
夫君都开口了,翁夫人欣然收下,感慨地说:“这两个孩子我虽没还见过,可一定是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
每回有人从他们那儿回来,他们都要给我们捎些土仪。你二人呀真是有福气,得了这么两个好孩子。”
岑夫人带着身为母亲的幸福说:“是啊,两个孩子都是顶好的孩子。”
翁夫人只有一个女儿养大成人,还嫁出去了。康宁是义子,却远在永修县,也不知何时能回京。自己与夫君两人住在这大宅子里,享受不到儿孙环绕膝下,翁夫人不由有些伤感。
翁夫人暗道她还是得去信给康宁催催他。他老大不小的了,再不赶紧成亲,日后身边的人都做爷爷了他还是孤家寡人呢。
翁老与岑老见面肯定不会只话家常,翁夫人便说她与岑夫人去后院说话。翁老则请岑老去他的书房,岑老没忘了他那一箱子宝贵的书。
两人来到翁老的书房,岑老让下人把藤箱放到翁老的书桌上就让下人退出去了。书房内只有他二人,岑老从脖子里掏出一根拴着绳子的钥匙,打开铜锁。
翁老帝师的脸色顿时严肃了不少。
打开藤箱,里面却是“一件件”用绸布包着的东西,翁老抬眼。岑老做了个让翁老打开的动作,翁老拿起最上方的一件,摸着手感绸布里包着的像是书。
翁老心里一动,打开绸布,果然是一本书!而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孟子”二字。翁老马上意识到这一箱子用绸布包着的是什么了!
之前岑月白就派人给他送了一些新奇的书籍,那些书籍涵盖了医术、匠术,甚至还有佛道经书。再想到岑月白手抄的那些文章诗词,翁老放下这本“孟子”,拿起第二本,小心取掉绸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