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炸

作品:《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西安府,是黑袍军割据西北、进而图谋天下的关键一步,也是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此行便是来摸清这硬骨头的虚实。


    两人混入熙熙攘攘的入城人流,凭借着伪造的路引,顺利通过盘查。


    一入城,扑面而来的并非洛阳的井然有序,而是一种压抑的繁华与潜藏的混乱。


    街道宽阔,商铺林立,行人如织。


    但细看之下,乞丐流民蜷缩在街角,眼神麻木。巡逻的官兵趾高气扬,不时呵斥推搡路人。


    粮店门口排着长队,粮价高得吓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焦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死气。


    阎赴如同一个真正的商人,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一切。


    “流民......城门口、粥棚附近,至少数百......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粮价粟米一斗八百文?比河南府贵了三倍有余。”


    “官兵军纪涣散,眼神贪婪,巡逻如同走过场......”


    “商铺多有闭门歇业者门上贴着转让红纸......”


    “秦王府......朱门高墙.,.戒备森严,门前车马稀少,透着股衰败气......”


    他拿出随身携带的炭笔和小本,快速记录着所见所闻。


    物价、流民数量、驻军状态、市井氛围...事无巨细,如同一个最精明的商人,在评估一笔惊天动地的买卖。


    张居正跟在阎赴身边,看着他专注记录的身影,心中充满了震撼和敬佩。


    一个手握数万雄兵、坐拥三府之地的反贼首领,竟能如此沉下心来,像一个最底层的探子一样,潜伏敌境,观察市井,记录民生,这份务实,这份隐忍,这份对细节的执着,古今罕见。


    他仿佛看到了未来攻破这座雄城的一线曙光。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了解民间,知道西安府未来如何。


    穿过几条繁华却萧索的街道,阎赴带着张居正拐进一条僻静的暗巷。


    巷尾,一处不起眼的门脸,挂着顺风牙行的破旧招牌。


    这里便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人牙子的据点。


    一个獐头鼠目、裹着厚皮袄的中年男子迎了出来,此人名叫刘二,如今正眼神精明地打量着二人。


    “二位爷面生啊?想找什么货?”


    阎赴压低声音,开门见山。


    “要能造火铳的,会配火药的,手艺要精。”


    刘二眼皮一跳,嘿嘿一笑。


    “哟,这可是紧俏货,价钱可不便宜。”


    “钱不是问题。”


    阎赴语气平淡。


    “有多少要多少。”


    刘二眼中精光爆射,上下打量着阎赴,试探着问。


    “爷......您这气派,莫不是河套那边来的贵人?听说......那边......最近可不太平啊。”


    阎赴心中骤然冷下来,想不到鞑虏那边也在暗中做这些小动作?


    只是如今他面上却不动声色。


    “不该问的别问,有货就拿出来。”


    “明白,明白。”


    刘二连忙点头哈腰。


    “爷您稍候,小的这就去张罗。”


    两天后,还是那条暗巷。


    刘二带着一群人出现在阎赴面前。


    这些人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麻木。有头发花白的老匠人,也有眼神躲闪的中年汉子,还有几个看起来机灵些的少年。


    “爷,您验验货。”


    刘二谄笑着。


    “老孙头,祖传的造铳手艺,能打三眼铳,甚至朝廷几年前得的最好的鲁密铳制造也参与过,手艺没得说。”


    “这几个,火药局的,配药,做烟花,都是一把好手。”


    “还有这些学徒,手脚麻利,学东西快。”


    阎赴目光锐利地扫过这群人。


    他们瑟缩着,不敢抬头,仿佛待宰的羔羊。


    “都带走。”


    阎赴沉声道,示意张居正付银子。


    离开西安府,阎赴带着这五十多名惶恐不安的工匠,踏上归途。


    一路上,气氛压抑。


    工匠们低着头,沉默不语,眼中充满了对未知命运的恐惧。


    他们不知道是去做苦力?挖矿?还是被卖给鞑子?


    他们不敢想。


    毕竟他们只是一群被人牙子便能随意支配命运的物品。


    阎赴看着,目光平静。


    这个时代的大明,往前推几年前,这样的事都不在少数。


    直到......踏入河南府地界,看到那整洁的街道,有序的巡逻,百姓脸上不再是麻木,而是带着希望的笑容,工匠们眼中才闪过一丝惊疑。


    更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是,抵达洛阳城外一处新建的、规模宏大的黑袍军火器工坊时。


    阎赴站在众人面前,声音洪亮,掷地有声。


    “诸位师傅,一路辛苦。”


    “从今日起,你们不再是奴隶,不再是流民,你们是我黑袍军请来的匠师。”


    “按我黑袍军承天新政,凡有技艺者,皆受尊重,凡有贡献者,必有厚报。”


    “工钱,按手艺等级,日结,管三餐饱饭。”


    “干得好,积攒国气点,可换永业田,可让子女免费入学,可升任官吏,光宗耀祖!”


    “现在,我交给你们第一个任务。”


    阎赴目光如炬,扫过一张张因震惊而呆滞的脸。


    “打能连发的五眼铳,要打得远,可以打得不那么准,但一定要击发快速,不易炸膛。”


    “造威力巨大的火药包,要能炸塌城墙。”


    “研相比大明乃至红毛番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


    “材料管够,人手管够,你们只管放手去干,黑袍军绝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短暂的死寂后,人群顷刻间炸开了锅。


    技术最好的老匠人老孙头第一个颤抖着站出来,神情恍惚。


    “谢......谢阎大人,再造之恩,老朽,老朽必当肝脑涂地,以报大恩!”


    若是没有阎大人,他们算什么东西?


    就算有一身技艺,谁会用他们?不把他们当作杀良冒功的贼首便是幸事。


    “谢阎大人。”


    “谢青天大老爷。”


    工匠们如梦初醒,纷纷跪倒,哭喊声响成一片。


    这些不再是恐惧的泪,而是重获新生,重拾尊严,看到希望的狂喜。


    火器工坊内,炉火熊熊,铁锤叮当,工匠们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他们不再是任人买卖的工具,他们是被尊重的匠师,是在为一个许诺他们尊严和未来的新世道,打造锋利的爪牙!


    阎赴站在工坊门口,看着这热火朝天的景象,听着那充满干劲的号子声,满意的笑着。


    西安府巍峨的城墙在他眼中,似乎已不再那么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