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开路

作品:《打进大明,比考进大明容易

    嘉靖二十七年初冬,陕北从县,小庄。


    寒风卷着黄沙掠过操练场,刮在脸上像刀割一般。


    阎赴骑在一匹枣红马上,衣衫在风中猎猎作响。


    他本就生得身形魁梧,比寻常陕北汉子还要高出半头,浓眉下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正注视着场中操练的黑袍军。


    这是他的根基,他的希望,两百四十名黑袍农民军和两百名黑袍陕北军。


    人数不多,但已经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操练,看起来倒似比县衙的巡检司兵马还要阵列森严。


    许多将士如今站的笔挺,让阎赴不自觉想到昔日刚刚组建队伍的时候。


    这些农户,佃户家的汉子还没经过操练,一个个站的东倒西歪的模样。


    如今他们都尽力挺起胸膛,期待又忐忑的看着阎大人。


    是阎大人给了他们一口饭吃,是阎大人给了他们全家上下一条生路。


    他们得证明,他们不是白吃阎大人的粮食。


    “停!”


    阎赴突然抬手,策马奔向队列边缘。


    那里站着三个穿着破旧单衣的年轻士兵,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仍紧握着手中的长矛。


    阎赴甚至能看到面前那个十六七岁的少年草鞋下面已经化脓的脚趾,被粗糙的草鞋勒的陷入肉里,绷紧的足弓。


    阎赴翻身下马,动作利落得不像个文官。


    他径直走到三人面前,二话不说开始脱掉自己的布鞋,尽管也很老旧,至少柔软,不会继续摩开伤口。


    “穿我的。”


    阎赴将鞋子递过去,就那样光着脚站在一群陕北军和农民军面前,提着鞋子,声音温和。


    “大人!”


    那少年涨红了脸,有些手足无措的后退,更自卑的将自己的脚趾头不自觉的往后面退了一点。


    身边的几名陕北军汉子也呆呆地看着这一幕。


    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什么人?


    面见过皇帝的同进士读书人!


    从县的县尊老爷!


    在场有一个算一个,一家家全家老小的救命恩人!


    没有阎赴,他们都得死在这个冬天。


    而就是这样一个人,光着脚踩在黄泥大雪中,提起自己的鞋子,温和告诉他们。


    他说。


    穿我的。


    穿着草鞋的少年已经红了眼眶,咬着牙不让自己显得软弱。


    阎赴将鞋一把揣在少年怀里,已经脱下外袍,露出里面同样黑色的劲装。


    因为站在少年身边的,是个佃户,阎赴记得他,叫罗三,昔日送羊的贫困百姓,如今衣服上甚至打不起补丁,都是破洞。


    他将棉袍塞到罗三手中。


    “穿上,冻坏了拿什么为乡亲们效力?”


    他声音有些严厉,罗三捧着还带着体温的棉袍,手直发抖。


    阎赴又解下自己的披风,给另一个黑袍农民军的将士裹上。


    最后他干脆连里衣的棉马甲也脱了下来。


    “大人,莫要染上风寒!”


    阎天急忙上前,要将自己的衣衫给阎赴。


    罗三和身边的少年眼泪刷的流下来了。


    他们都是参与过厮杀的汉子,日子过的再苦也没哭过,如今却哽咽的攥着旧衣裳泣不成声。


    “大人,咱不值的......”


    “值得。”


    阎赴只穿着一件单薄的黑衫站在寒风里,却挺直腰板像棵青松。


    他目光扫过面前每一个身影,那种眼神这些百姓从没在其他任何官老爷眼睛里看到过,就连一个秀才看着他们,都是高高在上的。


    惟独阎赴,这位知县老爷,看着他们,像看着自家兄弟叔伯。


    “我在京城赶考时,住的客栈比这冷多了,那时候可没人给我添衣裳。”


    将士们闻言都复杂的看着只穿着单薄衣裳,光着脚的大人。


    罗三他们三个得到衣物的年轻人红着眼眶,将阎赴的衣服小心翼翼地穿上。


    其中年纪最小的那个突然跪下,额头重重磕在冻土上。


    “阎大人,我李狗儿这条命,从今往后就是你的了!”


    阎赴连忙扶起他,拍了拍少年单薄的肩膀。


    “你的命是你自己的,你们也是!咱们黑袍军要做的,就是让每个人的命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这一刻的阎赴眼神亮晶晶的,像是璀璨的火。


    “以后不准说这种话。”


    “每一个人的命,都是自己的!


    他转向全体士兵,声音洪亮。


    “还有谁家里缺衣少食的?站出来!咱黑袍军虽不是富户,但绝不会让兄弟们挨饿受冻!”


    队列中的将士们都低着头,不肯说话。


    阎赴看着这群汉子,心底有些发酸。


    他知道这些将士们都在想什么。


    他们觉得跟着自己每天能吃饱饭,还能吃肉,家里人也都能吃上饱饭,所以都不肯再朝自己要什么,就这样,就够买他们的命了。


    这样淳朴的一群人,被嘉靖,被大明的缙绅,被这个吃人的世道逼成什么了!


    阎赴觉得自己呼吸有些压抑,终于笑着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在队伍前来回踱步。


    “现在,说说你们家里人过得怎样了?分了田的怎么样了?”


    昔日跟着王三狗一起的老卒站出来。


    “回大人,咱家分了五亩地,是以前孙家的上等田!那地好着呢,去年收了八石麦子,这下老娘和娃终于能吃上饱饭了!”


    “好!”


    阎赴大笑。


    “孙家那些地,本来就是他巧取豪夺来的。现在物归原主,天经地义!”


    罗三也激动地开口。


    “大人,我娘说自从您把马家家的水渠划给村里公用,浇地再也不愁了!”


    阎赴点头,听着罗三的话,让他生出一个念头。


    现在两支队伍都能上战场了,但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开始转变。


    必须要让他们都意识到,究竟是谁让他们的日子如此艰难,哪些东西他们有才算公平。


    这个破烂的世道,他们得自发的跟着自己一起去为自己争一个公平,而不是为他阎赴。


    “水是老天爷给的,就该大家一起用,那些缙绅把持水源,逼着百姓花钱买水,才是真正的强盗!”


    他一个个问过去,听着这些曾经食不果腹的农民如今有了自己的田地,老人能看病抓药,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深。


    这就是他想要的,在这腐朽的世道里,为寒农开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