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吴三桂:想要增援,做梦

作品:《大明亡国还剩三天:我,朱慈烺,反了

    李自成有二十万人。


    不过他还要腾出手提防吴三桂和蕲州的高第,不敢将全部兵马压上来,所以双方打成了相持状态。


    但袁宗第带着五万精锐来了之后,李自成以部分兵力继续围攻通州的刘文耀,主力开始向戚家军发起进攻。


    袁宗第率领五万生力军,绕过通州,攻击方正化侧翼。


    朱慈烺派人赶往山海关,向吴三桂求援。


    而吴三桂刚刚和多尔衮鏖战了将近一个月。


    多尔衮见无法攻破山海关,在洪承畴的建议下,暂时退回宁远休整,一部分主力退到了松山,锦州一带。


    山海关的攻防战总算平息了下来。


    这一天中午,吴三桂吃完饭后睡了一会儿,准备去巡视城防。


    刚从官厅出来,就看到吴国贵朝这边来了。


    “叔父,朝廷传旨的又人来了,李自成集中全部兵力攻打通州,是来让咱出兵增援的。”


    朝廷已经是第二次派人来催了。


    吴三桂:“出兵增援?哼!上回将高第和黎大人他们调走,连个招呼都不打,现在倒是想起山海关来了。”


    “不去!!”


    说起这件事,他气不打一处出来。


    朱慈烺也太不将他放在眼里了。


    从宁远撤回山海关后,吴三桂就将山海关的兵马视为自己的人,你倒好,趁着我还在外面跟闯贼打仗,直接将人给调走了。


    现在决战想起我来了?


    笑话!!


    吴国贵想了想:“叔父,这可是皇上下的圣旨,说是要跟闯贼决战了。”


    “我们的人还打听到一个消息,刘泽清被抓了。他的兵马已被李化鲸掌控,现在黄得功和高杰、李化鲸全都带着兵马北渡黄河了。”


    “什么?刘泽清被抓了?有没有刘良佐的消息?”吴三桂神色微变。


    刘泽清、刘良左等人全都是拥兵自重。


    抓了刘泽清可以认为是巧合,但如果同时抓了刘良佐,那就释放了一个信号。


    危险的信号。


    “刘良佐据说依然驻守泸州,没有动。”吴国贵说。


    吴三桂冷冷一笑:“不去!!”


    “你告诉传旨的人,就说,本世子病倒了,需要休息,而且多尔衮的大军还在宁远,随时可能回来。”


    他突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朱慈烺如果真敢对他动手,那就投多尔衮。


    手上掌握四万关宁军,走到哪里都是香饽饽,天下,又不止你朱慈烺一家。


    “成,只是叔父,到时候朝廷那边我们怎么交代?”吴国贵还是有些担心。


    “等!如果黄得功真的来了,那就等他们快要分出胜负再说。”吴三桂拿出一盒烟,发了一根给吴国贵。


    “不得不说啊,朱慈烺的做的这个烟还真是得劲,抽上一根,浑身舒畅。”


    吴国贵对此也举双手赞同:“是,侄儿也觉得,这烟不错,抽一口都能酥到骨头了,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出来的,我托人去京城买回来的就是没这个味。”


    “叔父,您能不能再赏侄儿两盒。”


    “两盒,你小子心儿贼大,我这也不多了。”


    “一盒,最多一盒。”


    吴国贵拿了一盒烟前脚赶走,孙文焕又来了。


    也是来要烟的。


    吴三桂有些无语:“你们一个个的,怎么就盯上我这点东西啊,快没了,最后一盒,不许再来了。”


    孙文焕:“哎呀,将军,这说来也奇怪,咱自己买来的烟就是不够味,还是御用烟好抽。”


    “真不知道他们用了什么秘方。”


    “将军,要不咱派人去京城打听打听,看能不能再让皇上赏点。”


    吴三桂摆了摆手,运筹帷幄:“不可,现在朱慈烺还指着咱出兵呢,切不能为了几盒烟,误了大事,迟早他会主动派人来求咱们的。”


    “成,将军,那属下告退了。”


    孙文焕离开后,吴三桂拿出一根烟,坐下来,点上,猛吸一口,那享受的样子,跟清末抽福寿糕一模一样。


    没错,朱慈烺当时就在想,吴三桂已牢牢掌控了关宁军,想要拿他的兵权比登天还难。


    人家连城都不进。


    想要兵不血刃夺了吴三桂,唯有让他来求自己。


    不过上次在宫里发现了罂、粟后,给吴三桂的御用香烟,都是经过特殊处理的。


    非常时期,只能用非常之法。


    现在包括吴三桂在内、孙文焕、郭云龙、吴国贵几个主要将领,全都染上了烟瘾。


    虽然狠了一点,但为了大明,为了亿万百姓免遭践踏,朱慈烺豁出去了。


    罂粟这东西,本是治病救人的良药。


    朱慈烺看似阴毒,行的却是大善,实乃大明之幸。


    不然等辫子入关,两百年后举国吸食,后果不堪设想。


    抽完烟,吴三桂伸了个懒腰:“舒畅啊,国贵说的没错,是应该派人去打听打听,看能不能多弄些回来。”


    吴三桂拒绝出兵本就在意料之中。


    朱慈烺估计,等刘文耀和李化鲸、高杰会和的消息传到李自成大营,他们自己也该撤兵了。


    湖广;


    张献忠和汪兆龄等人,听了高勇的建议后,将攻打石柱宣慰司的兵马全部撤回了施恩。


    张献忠自己也带着主力返回了武昌。


    高勇自然也带着随从跟着来到武昌,结果一住就是两个月。


    这段时间,高勇和张献忠谈妥了,只要答应归顺朝廷,并且北上攻打李自成,朝廷就封张献忠为襄阳王,并且拨给十万银元作为军饷。


    但张献忠万万没有想到,高勇只是假装派人回京,过了三十多天,才带着‘皇帝同意”册封的消息回来。


    册封使臣携带十万银元,从京城出发了。


    张献忠精神大振,幻想着册封之后,就能名正言顺的得到湖广北部四州的地盘,当他的土皇帝。


    打了十几年仗,封王之后,是时候该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


    汪兆龄、严锡命、孙可望等人全都露出了期盼之色,希望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终于到了两个月后,朝廷的册封使者到了。


    张献忠携数十文武以及高勇的随从来到襄阳城外迎接册封使团时,得到了坏消息。


    “大王,高公公,册封使团出事了,呜呜呜……”一个披头散发、衣衫褴褛的太监骑着一匹伤马,滚落下来。


    哭的撕心裂肺。


    “刘公公,出什么事了。”高勇假装大吃一惊,上前询问。


    张献忠、孙可望等人,全都睁大眼睛,一脸的惊悚。


    “册封使团,在汝阳遭到闯军截杀,随行一百二十多人,只有咱家一人逃出来,皇上给襄阳王的十万饷银也被劫了,册封书在此。”


    这个太监名叫刘学曾,是高勇派去京城报讯了,实际上完全是他俩自导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