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朱棣:政儿,很快我们父子就相认

作品:《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

    一听这。


    朱正都有些懵了。


    “皇上。”


    “这事,臣倒是不急。”


    “如今有玉儿也足够了。”朱正笑着回道。


    “别说了。”


    “这件事,朕与皇后都已经商量好了,也给你做主了,等过一段时间再给你许一桩婚事,保管你满意。”朱棣笑了笑,根本不给朱正拒绝的机会。


    听着朱棣这话,显然是根本不给朱正拒绝的机会。


    朱正正待开口再说些什么,但朱棣则是立刻换了一个话题。


    “你说。”


    “这应天,适不适合作为我大明的都城啊?”朱棣忽然问道,神情严肃。


    “看来皇上是有意迁都了?”朱正也是反问道。


    “迁都之事,实则在当初先皇还活着时就已经在做了,大哥之所以会病故,也正是因为在巡视天下择选都城的路上。”


    “也正是这一件事后,迁都之事就被搁置了。”


    “但应天处于南边,虽处于腹地,十分安全,但也不利于我大明真正强盛之局,无法行扩张之势。”


    “这是与前朝而言,可于朕而言,想要彻底改写建文余孽带来的影响,那就必须迁都,唯有如此,靖难的事才能逐步的压下,遗忘在历史。”朱棣严肃的说道。


    显然。


    哪怕是如今朱棣坐在了皇位了,明面上似乎是真的不在乎靖难造反,但在他心底实则是非常在乎的。


    不是【顺位继承】这四个字会永远纠缠着他。


    史书工笔之上,他也注定不会顺位继承的。


    而且。


    也正如同朱棣所言,如若彻底定都在应天,那些建文余孽在这应天范围根深蒂固,虽然如今是归顺了,但难保他们背地之中会不会作妖。


    只有迁都了。


    将他们全部都带到新都,他们能够作妖的能力就会大幅度下降。


    于新朝自然是极为有利的。


    “皇上。”


    “自古以来成王败寇。”


    “史书也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至于未来究竟是如何记载皇上的,皇上大可不必去管。”


    “用臣的话来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人死了,那些身后名又有何用呢?”


    “只要皇上未来为天下百姓做实事,恩泽万民,万民自然会记得皇上的好,哪怕是造反夺位,万民也不会在乎,对于天下万民而言,只有对他们好的皇帝才会是他们敬重珍惜的,而不是一个无能昏庸的皇帝。”


    对于朱棣,朱正还是尽可能的安慰着。


    或许朱正不在乎这种身后名,但朱棣毕竟是这个时代的人,非常在乎史书工笔的。


    不过。


    朱正的话也是惊到了朱棣。


    “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这句话听起来的确是有些过,但不失为一番道理。”朱棣笑了笑,赞同道。


    “只不过。”


    “终究是朕执念太深吧。”朱棣叹了一口气。


    “皇上想要将新都选定何处?”朱正也不再废话什么,而是看着朱棣问道。


    既然话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了,选都之事,自然也是要上日程了。


    “在朕年轻时,曾经就想着北伐,想着开疆拓土,壮大明国力之强盛。”


    “而现在也不例外。”


    “如若将都城置于南方,于朕开疆拓土而不利,所以,新都必须选择北方。”


    “攻可进,朝堂便是大营。”朱棣沉声说道。


    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看来皇上已经有所选择了。”


    “北平。”朱正笑了笑,吐出了这个城池的名字。


    在历史上。


    朱棣就是选择定都了北平,开启了永乐盛世。


    以北平为都,数次北伐,杀得北边元人溃不成军,壮大明国力。


    之所以选择北平。


    自然是因为北边是朱棣原本的势力范围,尽在掌控。


    其二,自然也是因为朱棣想要开疆拓土。


    “北平可是朕封给你的封地,你为何觉得朕会选择北平作为都城?”朱棣笑着反问道。


    “或许,这就是皇上将北平作为城封地的一个原因吧,想要找机会让城去督建北平。”朱正笑了笑。


    闻言!


    朱棣一笑:“都城关系到了大明未来的国运,督造都城,而且还是北边,自然是需要重臣方可,再而,等确定后,你也可以去北边好好梳理一番防务,彻底杜绝北境元人之祸。”


    “不过……”


    朱棣话音一顿,十分认真的看着朱正:“赐予你封地为北平,并非是此番目的。”


    “难道皇上还有其他深意不成?”朱正好奇问道。


    “等以后你就明白了。”朱棣笑了笑,没有细说。


    不过脸上的关切,还有那带着深意的样子,朱正自然是能够看得到的。


    “不知皇上准备何时对北平开启都城改造?”朱正问道。


    “今年还有三个多月时间,待得明年再说,此事你心里有个底就好,等需要你去了,你再去。”朱棣说道。


    “臣明白了。”朱正点了点头,也不再多问。


    “如若此间无事,那臣就先行告退了。”朱正抱拳说道,躬身一拜。


    “去吧。”


    “如今大事基本上已定,余下的只是一些小事了,能休息就休息,无需什么事都亲力亲为。”朱棣十分关切的交代道。


    对于朱棣这已经超过对臣子的关心,朱正心底虽然意外,但也只是暗想着,明面上还是道谢一声:“多谢皇上关心。”


    说着。


    朱正也是转过身,缓缓向着殿外走去。


    可当走到了殿中心后。


    “朱正。”


    “不要忘记朕给你说的,过不久,给你指一门婚事。”朱棣又提醒了一句。


    “臣明白。”朱正大声回道。


    索性也懒得去说什么了。


    反正指婚,无非是联姻罢了,说不定还有可能是皇族公主,反正朱正是不吃亏的。


    待得朱正离开后。


    朱棣坐在龙椅上,脸上也是挂着一抹温情,心底暗暗想到:“政儿!很快,很快就到了爹与你相认的时候了,你的身份自然是要所有人见证的,不然爹怎么能够让你堂堂正正的归来。”


    “等年节之时,爹会让百官,让你的叔叔们,亲眼见证。”


    “爹要让天下人知道,我朱棣的长子,还活着!”


    ……